从Fintech到Techfin 互联网金融如何取舍

当Fintech(金融科技)尚在持续发酵,Techfin(科技金融)已应运而生。

前段时间,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先驱和领军——蚂蚁金服高调宣布定位于Techfin,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助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高调举措,引发了热议,或是树大招风下的暂时规避,或是审时度势的从容取舍。从金融科技到科技金融,貌似玩了把文字游戏,但细加品味、仔细琢磨,尤其是透过近年来风起云涌的金融行业,也能悟出些许个中奥妙。

近年来,政策导向的变化,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科技驱动和变革能力的提升,都在降低着金融行业的壁垒,使金融市场不断涌入新的竞争者,打破了原有的竞争格局。异军突起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依靠其强大的科技手段,占据了金融市场一席之地,分得了金融利益一杯羹。初尝甜头的欣喜,更大利益的诱惑,往往使得信心暴涨,难免会在前进的路上跌跟头。

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所带来的困境和问题。企业的战略是方向,定位是取舍,有时候,舍弃比选择更需要智慧与魄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诺基亚舍弃了旗下众多产业,只保留了手机业务,从此缔造了之后十几年的辉煌成绩。

与其去邻家种地,不如耕耘好自家三亩地,蚂蚁金服更加清晰明确了把科技作为业务的战略定位,看似舍弃了这块金融业务的巨大蛋糕,却使自己的科技优势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酒香不怕巷子深,蚂蚁金服有这样的自信,用心、专注于酿造“科技平台”这一坛好酒,以开放、共享的姿态,为金融机构提供帮助与服务。事实上,我们已经闻着酒香朝之而去,就如我们已经习惯了扫着二维码支付、刷着支付宝购物,而银行卡、网银等传统支付方式正在渐行渐远。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都在谋创新、图发展,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到普惠金融、金融科技,再到科技金融,多数金融机构疲于触碰着热潮的余温,却似乎缺少了审时度势的主动,似乎把握不住自我的方向与定位。

所谓“行者必先近而后远”,立足当下方能把握未来,筑牢根基才能行稳致远。当我们热衷于筹谋“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何不换位思考,何不做强、做优自己的优势,筹划“金融+”的创新模式。“互联网”是科技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同样金融也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把“金融+”作为必加因子,加的可以是电力、农业、教育,也可以自行车、农产品,还可以是互联网、手机、微信……创新视野为之豁然开朗,金融的舞台为之宽广通达。加的是可变的方式方法和对象,不变的是做好金融服务的初心,即通过不断丰富金融服务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坚持做好金融服务的初心,不应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也不应徒陈空文、等待观望,而应与时俱进的主动创新发展。金融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建立了有效的经营思路,形成了丰富的服务手段,拥有了固定的客户群体和盈利模式,这些都是优势。

但是事物有两面性,优势不转型、不发展,却可能变成包袱或累赘。敢于舍弃其它产业的诺基亚,却不甘心放弃塞班系统,最后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金融+”或“+金融”,加法有门道、讲功夫,不是生搬硬套、全盘照收的加法运算,而应是知进退、懂取舍的发展之道。

科技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这些都将可能带给金融质的改变。区域特色银行、社区银行、创新实验室、金融科技等,这些都是发展的方向。缺乏的不是创新的因子,而是取舍的智慧和魄力,既要敢于舍弃旧的观念和技术,主动拥抱这些时代新元素,在合作中、融合中创新发展;又要在审时度势中主动取舍,专注于金融的某些领域,做强、做优、做精,不断形成、强化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5-12
从Fintech到Techfin 互联网金融如何取舍
前段时间,蚂蚁金服高调宣布定位于Techfin,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助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从金融科技到科技金融,貌似玩了把文字游戏,但细加品味、仔细琢磨,尤其是透过近年来风起云涌的金融行业,也能悟出些许个中奥妙。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