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中国银联于11月12日发出《关于进一步明确违规整改相关要求的通知》,意图规范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直连情况,将绕过银联的业务逐步迁移至银联平台。
而10月2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会议要求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此决议破除了银联在中国十年来的垄断地位。此时发出“整改通知”,把银联、央行、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博弈推向了白热化。
中国银联要求成员机构准确报备绕银联转接交易迁移信息,并且明确要求截至12月24日,至少要完成迁移所有绕银联转接交易量的90%,12月31日完成所有迁移工作。
该通知还明确提出各阶段第三方支付绕银联业务的迁移进度指标,要求11月30日至少要完成所有绕银联转接交易量50%的迁移工作,12月10日不低于65%,12月17日不低于80%,12月31日完成所有迁移工作。
在过去几年里,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甚至央行各方围绕"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是否必须通过银联"的问题不断争论,期间口水官司无数,银联也不断挥舞大棒,敲打一些不听话的"破坏者"。
此次“整改通知”的发出并不是银联第一次试图切断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直连。自从2012年以来,银联多次发出类似通知与管理条例,但并未收到明显效果。
最为著名的事件是2013年8月,上海银行曝因私自借收单机构号给支付宝用,被银联通报批评并处大额罚款。银联称这些交易损害了发卡行利益,也违反了国家发改委的相应费率规定。
上海银行随即中断了与支付宝的合作;而支付宝也马上称"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宣布停止线下收单POS机业务,引起一片哗然。
今年9月,央行向国务院上报了一个关于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规则的方案初稿,内容包括跨行交易清算规则、发卡标准、账户管理标准,以及申请成立清算机构的门槛等。随后,国务院公布上述决定,银联的独家垄断地位被打破。
在过去十年中,银联由于独特的政策地位,成长为行业巨头,尼尔森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银联卡占全球流通的所有银行卡的50.6%。银联对商户收取的费用远远低于西方的银行卡企业。银联收取的刷卡手续费低至0.04%,远低于欧美同行。这使得万事达、Visa等外资结算机构即使获得政策许可也难以进入中国市场。
而银联面临最强劲的对手是支付宝。支付宝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占据了近乎半壁江山,已与180多家银行进行直联,并且在进行转接清算相关的业务;其还曾经投资5亿元做线下POS业务,用来实现电商货到付款。有分析认为,支付宝最有可能挑战中国银联在线下支付市场的主导地位。
随着民营银行和支付机构专营的开放,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深入金融业,并且开始试水线下支付业务。互联网公司掌握大量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强,敢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将不再满足于扮演第三方支付机构,对银联的结算业务构成一定的威胁。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