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21世纪经济报道 杨晓宴
4月19日讯,尽管资管业务在金融业内是“香饽饽”,但资管人跳槽之风却有越刮越猛之势。
截至2016年末,大资管全口径规模突破百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规模近30万亿。如果除去通道业务,保守估计大资管超60万亿,银行理财占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
银行资管虽说是市场上的“金主”,但在银行体系内却未必有在金融同业中的地位。银行资管部门难以摆脱“放款中心”的角色,一些银行资管部中高层人士也因此萌生退意。
另外,主要承担通道角色的资管从业者,特别是基金子公司从业人士,则因为受监管“去通道”的政策影响,不得不考虑新的方向。
相对而言,券商和公募基金业的跳槽更多是被具体的因素驱动,如去年市场上银行委外火爆,带动非银管理人和投顾的一波行情。但今年以来,委外业务骤冷,新的机构准入门槛隐形提高。
“最坏的打算就是委外做不了,但券商还可以回归到自营。”某券商资管固收部中层人士表示。
银行资管:想说爱你不容易
“今年对资管机构来说,怎么样活下去可能才是一个重点。”某城商行金融市场部高管人士坦言。
对于供职于某城商行资管部的王丰来说,离开银行体制的冲动越来越强烈。“有很多非银的机会找过来。银行理财和真正的资管还是有很大差距,甚至有渐行渐远的趋势。”
在王丰看来,今年骤冷的委外业务,相比银行的非标投资,其实更接近于资管本源。“不管你的底层资产是什么,要有一个透明的价格。代客理财的关键,就在于充分的信息披露,这是让投资人自担投资风险的前提条件。”
目前,市场上所谓委外投资,主要投资标的是股票和债券,基本上都是公开市场发行的标准化资产。
“现在资管部在银行里,还是很难脱离‘放款中心’的角色。母行有一个资产丢过来,必须要接。包括银行现在因为MPA广义信贷的考核要剁资产,也可能要求资管部这边做表外的配合。”王丰说。
在债券方面,银行资管部接手自家银行承销债券,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依托于母行的资源,也受制于母行,是银行资管的真实处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丰对于非银机构抛出的橄榄枝有些心动。
“出去就是建立自己的团队,要么在券商,要么成立私募。但是反过来找银行要资金也很难,我自己在银行太清楚了,银行的合作准入门槛很生硬,谁也不想‘节外生枝’地承担责任,所以小机构在准入上存在很大的劣势。”王丰说。
在他看来,今天跳槽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大监管下的行业性业务收缩,这无疑需要更多的运气和勇气。
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走不通
监管从去年开始推动“去通道”和“去嵌套”,一直到今年,没有丝毫减弱趋势。特别是通道业务见长的基金子公司尤为明显。
2014年初,吴宇赶上了基金子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2014年和2015年,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规模增速分别为285%和129%,尽管通道费随着市场充分竞争越来越低,但由于整体规模大,通道费收入十分可观。
2016年,证监会针对基金子公司制定了净资本约束办法和风险占用具体办法,基金子公司给银行非标做通道,以及给资管产品做通道的空间受到明显挤压。2016年,基金子公司资管规模增速从上一年的三位数,骤降至23%。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团队就一直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虽然也提出了ABS和私募股权投资的转型方向,但这并不是我们的优势。今年监管风口更加趋紧,手上的业务基本上都停掉了。”吴宇说。
等待他的,是一个上市公司的PE投资机会。
“大领导在考虑,如果走的话可能会一起。还是看重产业投资的一些机会,所谓产融结合,也是我比较熟悉的行业领域,相比基金子公司会有更大的空间。”吴宇说。
另有基金子公司固收部人士表现出对“失业”的担忧。“本身母公司不会再给我们注资,业务转型也没有明确方向,主动管理只能靠挖人,但现在几乎不可能。”
除了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金融租赁和私募方面的通道业务也都受到了较大冲击。“今年初刚跳槽到一家新的私募,想先做点通道业务把规模做起来,就遇到了这么严厉的同业业务整治,是很大的挑战。”某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文中王丰、吴宇为化名)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