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讯,摘要:随着监管层“保险姓保”的声音不断加强,曾经风靡银保渠道的万能险产品在4月纷纷下架,而不少替代性产品还在路上,银保渠道陷“青黄不接”的窘境。
随着监管层“保险姓保”的声音不断加强,曾经风靡银保渠道的万能险产品在4月纷纷下架,而不少替代性产品还在路上,银保渠道陷“青黄不接”的窘境。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银保“产品荒”、开门未见“红”以及各大寿险公司的转型压力看,2017年寿险保费的增长可能难以延续前5年的快速涨势。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如今,养老险、健康险、意外险虽有所增长,但最终能否像万能险那样逐步挑起大梁,是决定今后寿险保费规模能否快速增长的关键。
银保“产品荒”
去年,保监会连续发文要求限制保险公司中短存续产品的业务规模,还要求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季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季总规模保费收入比例要低于50%,或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占当季规模保费收入比例高于30%,不符合规定的将在一年内被暂停分支机构批设。
政策效果立竿见影。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沪上多家银行了解到,此前银保渠道销售的2年期万能险产品已全部停售,取而代之的是3年、5年甚至更长期限的产品,收益在4%至4.2%。产品大升级、强调保障水平、利率水平下降、新产品集中审批等因素让银保渠道出现了“产品荒”。
记者注意到,一些上市险企已经着手渠道转型。2016年年报显示,上市险企全力推动银保期缴产品,降低趸交保费,银保保费增速趋缓。2016年,中国人寿(24.43 -0.33%,买入)、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保险(41.95 -0.62%,买入)、太保寿险的银保保费增速分别为2.1%、4.5%、0.8%、47%、-23.7%、-57.7%。
具体来看,新华保险趸缴保费第一次出现大幅缩水,由2015年的310.24亿元减少35.6%至2016年的199.76亿元;去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获得的趸交业务保费也有所回落,从2015年的872.22亿元降至2016年的858.82亿元;而中国太保(26.53 -0.79%,买入)最激进,寿险银保业务从2010年的54.9%下降至2016年的5.3%,业务规模从482亿元下降84.85%至73亿元。
今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从2017年1至2月人身险企业银保销售规模保费前20家大户看,负增长20%至30%的不在少数,一些险企甚至负增长50%至70%,例如华夏人寿负增长55.7%、前海人寿负增长63.6%、上海人寿负增长58.7%。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监管层的指引下,一些大型险企正在加速向个险渠道转型,近期百万保险代理人被争夺的现象也是转型需求下的必然结果。银保渠道要想继续发挥优势,就必须重新设计一套适合当下保障要求的制度,抛弃此前‘只要规模、不要价值’的旧发展理念,设计好渠道销售产品的内含价值和保障功能,才能推动其重新增长。”
开门未见红
在业内人士看来,寿险是否给力取决于第一大渠道银保的表现,而银保渠道的景气程度则由占比九成以上的趸缴保费决定。
按照惯例,第一季度银保趸缴完成情况基本可以代表全年寿险增长的风向。然而,数据显示,在2017年1至2月银保趸缴保费负增长超过16%,银保渠道市场份额下滑8%,“2017开门红”成绩并不乐观。
在这种背景下,今年前两个月寿险公司规模保费同比增速仅为0.46%。开门未红,也引发了保险业界对今年寿险能否持续高增速的担忧。
在万能险的高速驱动下,过去几年,寿险吸金速度有目共睹。2015年、2016年1至2月寿险公司规模保费收入增速分别高达22.95%、96.85%,而今年几近为负数。
“总体来看,寿险今年的保费增速能否与去年持平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庹国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能险在一系列紧缩政策下,其吸金的速度和规模已经大不如前。如今,养老险、健康险、意外险虽然有所增长,但最终能否像万能险那样逐步挑起大梁,是决定今后寿险保费规模能否快速增长的关键。就目前看,以上普通寿险的增长速度和规模相对常规,对今年寿险全年增速贡献有限。”
生存险挑大梁
在整个行业回归保险保障主业的过程中,部分寿险公司可能会因万能险逐步被削弱而面临流动性危机。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期表示,保险业正处于退保和满期给付高峰期,将持续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出压力,少数经营激进的公司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而个别公司治理失效、管控无力,极易成为风险爆发点。保监会近日也发出警示:当前保险业存在偿付能力不足风险、流动性风险、公司管控不到位风险和外部传递风险等四大突出风险。
但庹国柱认为,虽然万能险“刹车”了,但从长远需求看,寿险的持续增长趋势是毫无疑问的。“寿险是一种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包括生存保险、死亡保险和两全保险。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看,生存寿险吸金量快也是一个发展方向。因为仅靠国家补贴的养老金明显远远不够,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养儿能防老将不再靠谱,生存保险将是一个必需品。从这一需求看,寿险在我国有着持续增长的空间”。
比如,年金保险就属于生存保险,是一种保证向被保险人或年金领取人在特定的年龄发放年金的保险产品,非常适合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和为子女提供教育金。
实际上,在万能险没落之际,今年“开门红”的主力军就是年金保险。3月份之前,一些之前较为激进的保险公司还主推了“两年期”年金产品或两全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到4.5%之间。
健康险的需求也在增长。根据前两个月的数据,在寿险业务中,健康险业务原保费收入1069.51亿元,同比增长42.30%;意外险业务原保费收入130.07亿元,同比增长16.67%。
庹国柱分析称,意外险凭借其价格便宜的优势出现了高增长,而健康险增速虽然快,盈利模式还有待探索。
“虽然今年的增速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寿险未来的增长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行业需要时间进行调整。”庹国柱指出,如今,银保渠道降温,个人营销员渠道正在成为大多数险企增强中长期竞争力的发力点。(文/国际金融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