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晓峰
4月12日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共享单车的春风一直在温暖着这个行业,摩拜单车估值已达20亿美元、ofo也已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目前8轮融资近6.5亿美元。其他如优拜单车、小蓝单车、骑点、hellobike等,据估计已孕育了超过25个共享单车品牌。
而且这场春风还毫不吝啬地把温暖也送到了邻近的行业中,比如接订单接到手软的自行车制造厂,被焕发了第二春的自行车修理工人……而这其中汲取到最多的营养的则属老牌自行车租赁企业永安行了——借着这场春风它成功登录A股了。
尽管共享单车行业现在还处于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而且目前最“风光”的几家共享单车似乎还在政策和盈利模式等诸多问题上比较模糊,使得业内始终存在着对共享单车的质疑,但永安行成功上市的消息让人们看到了目前单车领域最接近“成功”的玩法。
深耕多年 从容入局
永安行在中国公共自行车领域有6年的运营经历,与现在最流行的无桩自行车不同,它主要以政府付费投资的有桩公共自行车为主要业务,以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运营为核心业务,与当地政府的合作比较密切。截止16年底,系统已覆盖全国210多个城市。
而在无桩共享单车激战正酣的16年,永安行像一只被惊醒的狮子,意识到单车租赁原来还可以这么玩。2016年11月24日,永安行宣布在成都推出无桩共享单车,正式加入共享单车的战局。
没有像摩拜、ofo等后起之秀那样跟不花钱似的疯狂投放自行车,自然也没有像它们那样享受到媒体的追捧,但凭借自己深耕自行车租赁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永安行在无桩自行车领域走得很从容。
首开免押金租车先河
“真正的共享单车就不该收押金,收押金的共享单车都是伪共享经济!”永安行创始人孙继胜是这样理解共享单车的,在他看来,先收押金再提供服务的模式,本质上不能叫共享,而属于租赁。
而它也首开免租金租车先河,在今年年初率先与芝麻信用合作推出“免押金扫码租车”服务,芝麻信用评分600以上可以通过支付宝扫码免押金扫码骑行,在这之后,ofo、优拜、骑呗等纷纷加入免租金骑行阵营。
通过审核即将上市
毕竟已经在自行车租赁行业摸爬滚打6年之久了,在类似的领域发力使得永安行有极大的先天优势,在整个行业都处于资本热捧的时期,它的入局也迅速引来资本的重点关注。
今年3月1日,8家投资机构与永安行签订了投资协议,向其子公司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增资,获得少许股权,蚂蚁金服领投。但是在IPO前夕,这一合作协议终止,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永安行自身实力足够,暂不需要其他投资方的标志。
3月24日,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证监会审核,将在A股上市,“共享单车第一股”也由此诞生。
要知道我国A股市场和美国股市不同,不单要求拟上市公司盈利而且主板上市要求“连续3年3000万以上盈利”。这么说,不同于处于盈利方式尚不明晰的摩拜、ofo等竞争对手,永安行已经很好的盈利了?
根据永安行递交的IPO招股说明书显示,永安行确实是盈利的,2014、2015、2016年三年,永安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830万元、9336万元和1.16亿元。期末总资产从2014年的7.5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3.08亿元。在目前共享单车公布的数据中,永安行是唯一盈利的共享单车公司。
商业逻辑值得业内挖掘
目前永安行虽然已经发力无桩单车,争取不在风头正劲的共享单车行业掉队,但较大的精力仍放了传统的有桩单车上,并且表示出了对“共享单车”的一些担忧:由于无桩共享单车这一新兴模式出现时间尚很短,行业中多为创业企业,目前多处于早期投资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因此未来的持续性和发展方向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倘若因经营模式探索不成功、商业环境变化、投资环境变化等,不排除出现无桩共享单车业务发展停滞等情况。
从目前的业务结构上来看,永安行的主要营收还是来自传统的有桩单车,并且借着“共享单车”的春风,运营及盈利情况已足以达到登陆A股市场的标准,在众多共享单车混战不休、盈利不明的当下,隐藏在其中的商业逻辑值得他们挖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