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讯,3月以来,险资进军港股的迹象越发明显。
一方面上市险企业绩说明会密集召开,港股成为上市险企资金配置的一个关键词;另一方面,3月中部分大型险企连发多则投资港股产品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信息公告,其中太保财险连发12则透露其购买港股基金产品的公告,投资金额共计2.2亿元。据兴业证券分析,今年至少2500亿元人民币险资增量资金将投资港股。
这似乎透露出一个迹象,港股或正在成为险资涌动的新风口。
上市险企透露资金布局动向,低估值高股息率港股成投资新标的
恰逢上市险企年报密集披露,大型上市保险公司也透露了在资产配置方面的意向。
中国太保方面表示,由于经济回暖,集团将审慎积极地参与权益投资,将更关注价值股及港股市场。中国平安方面也指出,随着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逐步深入,集团对于港股市场的投入也在加大。中国再保险亦认为,香港市场的估值合理,港股通开通后的红利将会逐步显现,对香港市场充满信心,将增加香港市场投资资产配置。
新华保险方面同样表示,公司今年的投资策略会集中于稳健的权益类投资产品,并加大对港股的投资,包括投资大型蓝筹股、医疗及新科技股份。新华保险同时透露“今年港股开局不错,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港股目前处于估值的洼地,会加大港股的投资。”
对于险资看好港股的原因,盛德金融控股董事合伙人汪屹对蓝鲸保险表示,一方面,港股估值在全球相对较低,且在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下逐渐回暖,另一方面,部分港股具有较高股息率。数据显示,港股股息率水平普遍高于内地股票,2016年底恒生综指股息率3.40%,超过沪深300指数2.25%的水平。此外,港股市场拥有很多高成长内地新兴龙头企业,例如腾讯,而A股市场是没有这个标的,可以形成互补。
汪屹同时指出,随着多元化的全球资产配置逐渐成为主流,且港币挂钩美元,而美元长期处于相对走强趋势,也是险资逐步投资港股的重要原因之一。
资金涌动,险资兵分三路进军港股
上市险企对于险企的青睐绝非光说不练,据蓝鲸保险发现,除了新华保险坦言已经对港股进行配置以外,中国太保也已悄然行动。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3月以来太保财险已披露12则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信息公告,共计斥资2.77亿元买入港股基金产品。太保人寿3月也披露了斥资0.1亿元购买华宝兴业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的公告。
同期,华安财险也在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信息公告中透露斥资0.2亿元购买华安资产-安赢1号港股通集合资产管理产品;泰康养老3月中则斥资0.22亿元购买泰康沪港深精选混合(爱基,净值,资讯)型证券投资基金。
借道资管产品进行投资以外,港股通也是险资进军港股的另一路径。据公开数据显示,内地资金进军港股规模在不断增加,3月中港股通(沪)连续15日录得净流入,而港股通(深)则创下自去年12月14日以来连续净流入。而在此前,据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指出,2月以来港股通日均净买入27亿元,较1月份增加约90%。
此外,也有保险公司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军港股,例如中国再保险集团增持光大银行(4.08 -0.73%,买入)(601818,股吧)和新世纪医疗。
对于险资在港股市场的布局,盛德金融控股副总裁杨燕表示,此前险资投资港股渠道较窄,虽有QDII配额,但额度紧张,收费高,而随着港股通的开通,险资投资港股渠道扩宽,因而保险资金对港股进行配置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其看来,险资权益类投资的主要标的仍然聚焦A股,投资港股的资金量仍然相对较小。
不过这种情况有望很快得到改善。
一方面来看,去年保监会已经允许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险资进军港股正在形成规模,根据港交所权益披露来看,近一年在港股市场布局的险资公司包括前海人寿、中国再保险集团、安邦人寿、平安保险集团等10多家。另一方面,深港通的开通也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利好险资投资港股。
据媒体报道,保监会已经允许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但对于是否可以参与深港通,目前态度尚不明朗。而不少分析人士对蓝鲸保险表示,经济下行,“资产荒”背景下,深港通或为保险资金开辟战场提供新渠道,未来,保险资将深度参与深港通。有保险机构表示,一旦明确险资可以参与深港通,后续还会进一步加大参与港股通的投资力度,并从资产配置层面加大投资香港股票市场。
不过,在深港通开通对于险资投资影响的话题上,杨燕则对蓝鲸保险表示,深港通列入了一些中小盘股,对于青睐大盘蓝筹(爱基,净值,资讯)的险资影响不大。但其同时指出,深港通对于国内私募和个人投资中小盘有重要意义,可以带动港股成交,从而利好港股市场氛围。
据兴业证券发布研报显示,中资是港股的真主力,其中险资买港股是其中最强的力量。去年9月,保监会容许保险公司透过港股通渠道买港股,险资去年11月起开始对港股进行规模性配置,至今年初,部分存款及投资项目到期,险资遂重新配置资金,安全性兼高回报的港股成为险资的主要目的地。目前恒生指数平均市净率(PB)仅1倍,远低于过去10年平均值。保守估计2017年将有3%的保险资金配置港股,即至少2500亿增量资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