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银监局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进程,积极对标国际,牢牢抓住“人”和“产品”两个关键点,通过八项举措打造“上海模式”,探索实践“全流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提升银行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在组织架构方面。上海银监局统筹职责,进一步强化了辖内机构消保组织架构方面的监管要求,包括:设置专职部门,统筹本机构消保工作各项职责;加强人员配置,确保工作专业性、独立性和稳定性;理顺流程制度,形成覆盖产品及服务全流程的消保管控机制等。截至2016年末,辖内共有9家法人及分支机构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专职部门,其他机构也都指定了承担消保职能的部门,机构专职从事消保工作的人数合计超过260人,有力保障了消保及投诉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在绩效考核方面。针对“跑马圈地”、“鞭打快牛”的经营行为,上海银监局以年度消保工作考评为指挥棒,积极引导辖内机构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评结果纳入机构内部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促使机构形成内生动力。截至2016年末,辖内已有30余家机构在绩效考核指标中体现了消保工作的相关内容,考核体系进一步合理化和客观化。
第三,在评估机制方面。上海银监局前置关口,尝试将消保工作要求向产品研发端延伸。在前期理财产品准入和“自贸区银行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实践基础上,要求机构对于所有面向个人销售的产品,在研发设计环节必须对消费者权益可能产生影响的产品政策、制度或业务规则进行评估。2016年辖内各机构共对110余个新产品的结构设计、宣传材料、业务规则、营销制度等开展消保自评估,有效避免了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第四,在规范销售过程方面。上海银监局在全国率先开展“双录”工作基础上,持续规范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风险提示的“双录”工作,并已形成了“专区、双录、三公示”的完整制度体系。“专区”,即理财及代销产品专区销售,高风险产品专区销售;“双录”,即销售过程的录音录像;“三公示”,即产品信息公示、销售人员资质公示、离职人员公示。目前,上海市3700余个银行网点已基本落实执行,为创建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实施“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行业准则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提供了技术支持。2016年,上海银监局收到理财、代销类投诉举报事项同比减少55%,消费者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第五,在强化基层网点和员工行为管控方面。上海银监局注重加强基层网点和员工行为管理,督促机构“看好自己的门”和“管好自己的人”。2015年,首次开展银行员工异常行为联动排查,查处涉及私售行为等违规人员45人,2016年再次查处23人,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提前排雷作用。同时,建立“上海银行业从业人员监管信息系统”,整合从业人员流动、处罚、合规测试、理财资质等信息,实现辖内各机构从业人员履职信息的共建共享,有效防止从业人员“带病”流动。截至2016年末,系统已收录从业人员处罚信息5900余条、流动信息11万余条、理财资质信息3万余条,为上海正在试点的金融综合监管提供信息支持。
第六,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方面。上海银监局率先提出并执行“信访、举报、投诉”依法分类处置的工作机制,针对银行业消费纠纷,形成以行业机构、专业组织为主体,司法部门、行政机关为补充的“2+2”多元化解决体系,确保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一是于2016年推动成立了国内首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组织—“上海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中心全年共受理上海银行业纠纷调解事项252起,调解202起,成功调解173起,成功率为85%,调解的数量及成功率均取得历史性突破。二是推进“诉调对接”、“仲调对接”,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签署了《关于建立银行业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合作备忘录》,共同指导调解中心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目前诉调对接工作已在虹口、浦东成功落地。三是探索行政机关听证制度。研究信访听证制度,通过集合当事人、监管方、银行业机构三方共同交流的方式,提高解决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的成效。
第七,在完善行政救济保障体系方面。上海银监局切实履行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一方面规范内部履职制度流程。制订包括《上海银监局银行业举报和投诉处理操作规程(试行)》、《举报投诉事项清分审核要点》、《接访工作手册》等一系列内部制度,细化履职工作要求,确保监管履职有据可依。另一方面认真开展履职核查。通过前端的准确清分,做到“可疑线索不遗漏,当查事项及时查”。2016年,上海银监局核查消费者反映的机构违规事项共达391件,并针对46件举报核查事项中存在违规情形的机构,分别采取了责令整改、监管约谈、暂停业务、行政处罚等监管措施,有力地整肃了银行业经营风气。
第八,在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方面。上海银监局积极将银行基层营业网点打造为金融知识普及的主阵地。一是持续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组织辖内2500余家银行网点参与,投入人员4万余人次,各类媒体报道1000余次。二是指导协调银行派员入驻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督促辖内机构积极做好网点柜面转账时的宣传提示和劝阻。2016年共成功堵截电信网络诈骗444起,挽回群众资金损失4712万元。三是持续推动“万名进城务工者金融教育”、“老年人金融知识普及”、“社区青少年金融教育公益行动”、“中学生金融教育校园行”等多个特色宣传教育项目,普及各类消费群体金融知识。四是连续3年对外发布《上海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报告》,总结、提炼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良好做法及创新举措,扩大社会宣传。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