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话题“无现金支付”的真正挑战

今年的中国“两会”上,推动“无现金社会”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当下,无现金化的世界性趋势正在加速。根据凯捷咨询公司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联合发布的《2015年全球支付报告》,2014年非现金支付交易量增速达到8.9%,高于2013年的7.6%,创下3897亿美元的交易量新高。而据TrendForce的预测数据显示,2017年年底全球移动支付市场将达到7800亿美元,将会比2016年增长25.8%。

与移动互联网一样,在这个领域,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优势首先来源于先发优势。得益于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和较好的经济增长趋势,网络支付企业大力拓展线上线下渠道,中国的移动支付近年发展迅猛。点外卖、洗衣服、修车、买电影票,一切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加油站、便利店、饭店、甚至一家简陋的水果店,都支持移动支付。虽然今天的中国人觉得这一切稀疏平常,但即使在今天的技术下,也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那是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只有中美两国成功地建立起了由风险资金驱动创业、进而驱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模式。正是这个模式,促使了电子支付场景的多样化。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还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相对于国外的信用卡体系,中国信用卡发展时间不长,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普及程度仍然不足。而正是这个不足,使得电子支付没有旧利益体系的阻碍,能够更好地发展。对比网约车的艰难发展,不难明白这个后发优势对中国电子支付迅猛发展的贡献。

这两个优势促成了中国目前在无现金化方面的优势。据艾瑞咨询估计,全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了38万亿人民币。这远远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是美国的近50倍。毕马威发布的《全球消费与融合调查报告》中的调研数据显示,66%的全球受访者表示愿意使用移动钱包业务,而中国的比率更高达84%。

从目前的趋势看,这一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在中国市场上,微信、支付宝、银联、三星、苹果、华为、小米在支付领域激烈竞争。

无现金的电子支付的好处,首先当然就是方便。只需扫码,滴的一声,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支付过程。如果说这个过程与刷卡支付差异不大的话,那么,相对于刷卡,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支付更方便的地方是,由于对于支付双方的信息更加明确,这就为免密支付开辟了道路。例如,在使用打车软件的时候,乘客只需下车,无需支付动作。有趣的是,这似乎完成了表面上的共产主义。而且,基于中国电子支付的普及程度,电子支付的场景更加草根,例如,有时候忘记带钱包了,也可以通过直接电子支付给老板;还可把周围的人变为提款机,找周边的人借现金,再使用电子支付的方式偿还。

电子化的支付还可以最大化地实现数据的价值。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一切行为都可以数据化、提供数据,然后挖掘其中的价值。人诸多的行为之中,如果说社交具有最大的情感价值,消费和支付则具有最大的商业价值,你决定了你消费什么,而你消费了什么也反过来塑造你。在现金支付中,在很多场景中,这一信息无法被低成本的收集,而在无现金化的过程中,每一笔支付都会被记录在案。这些信息对商业、金融业,乃至宏观层面的经济调控都有巨大的价值。在商业上,更多的消费者行为信息可以支撑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甚至促成柔性生产;在金融上,无现金化减少了运输现金的风险,银行清点过程中可能出现错漏的可能也变小;消费行为数据可以使得金融体系覆盖范围变大,很多原本无法进入信用卡体系的人,也可以得到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从而实现了金融的普惠化;在宏观经济管理上,为更精准的经济政策提供了更广泛、更精确的数据支撑。

无现金化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抑制犯罪。小额的偷盗抢劫会变得无利可图,而政府对大资金的监管也会因无现金化的趋势而加强。2016年底,为了打击贪污腐败和黑钱交易,印度突然宣布,废除目前市面上流通的500卢比(约合7.5美元)与1000卢比(约合15美元)两款旧版高面值货币。比印度稍早,为了打击欺诈、遏制腐败、对抗恐怖分子等犯罪活动,欧洲央行也考虑废除500欧元面值纸币。一般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大额支付完全可以刷卡或网络支付的形式进行代替,一般人真正能够使用大量大面额纸币的机会非常少。

但正如硬币有两面一样,无现金化的电子支付,也有其弊端。

虽然电子支付方式,减小了偷、抢、意外丢失现金的风险,但同时也使得手机变得极端重要。不过,来自技术的风险相对容易解决。比如,现在已经有蓝牙Ukey,手机支付要链接到蓝牙Ukey后才能进行,如果把蓝牙Ukey做成手环、或者项链的形式,同时丢掉手环与手机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小。

所以,无现金支付真正的挑战来自于个人隐私方面的考虑。

此次欧盟废除大额欧元之所以从废除变为2018年停止发行,继续无限期进行兑换。就是这一提议在传统上更愿意使用现金,而且注重个人隐私的德国遭到了强烈抵制。一些德国人认为,淘汰大面额纸币就意味着以后将一步步淘汰现金,这会对自由与隐私形成巨大的挑战。

安全与自由,在本质上是一对矛盾的需求,更好的打击犯罪,获得更安全的环境的同时,也意味着公民交出了更多的自由。

现金交易,在交易发生的时候,交易只涉及两个人,政府权威已经凝固在纸币上,无需真正到场。但电子化支付,那怕只是发一分钱的红包,牵动的服务器、信号可能横跨中国甚至环绕地球,这里面涉及无数公司的协同合作,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当我们的每一次资金活动都被清晰记录下来之后,是不是等同于自身的隐私被别人牢牢抓在手中呢?而最终,通过细细的光纤与空气中的电磁场,政府的权威是“实时在场”的。显然,公民为了便利与安全,必然付出更多的自由。

目前,中国的无现金化还有较长的道路要走。比如,以及不同年龄群体的接受程度等等。市场能完成渠道问题,解决工具问题,但城乡覆盖、相关立法、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建设,既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支持,创造环境,更需要中央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相关的创新,采取“沙盒监管”政策,包容监管。可以预见的是,基于微妙的原因,中国政府会大力度的支持。当然,无现金化还隐喻给出了另一条道路。无现金化趋势形成对消费者的教育,必然会使得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那就是区块链。事情总是这样,新技术总是在任何方面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3-13
热议话题“无现金支付”的真正挑战
今年的中国“两会”上,推动“无现金社会”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