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火拼PB业务 背后“卖铲人”有盼头

文丨证券时报 李小平

3月13日讯,过去一年,如果你身处机构行业,一定对PB业务(主经纪商业务)不会陌生。进入2017年,券商耕耘PB业务的步伐越迈越大。近日,记者从多家券商了解到,为了抢占机构客户资源,对PB业务的建设,正成为越来越多券商的一项战略业务。

从原本的前瞻性业务,到如今券商的业务蓝海,PB业务可谓魅力十足。机构客户青睐它,他们需要一站式的服务,需要技术平台和资金,而这些,PB系统皆能做到;券商器重它,PB能为他们带来十分可观收入,各家券商都为其倾尽心力。

券商PB业务发展,需要金融软件商提供技术支持。券商在PB领域的激烈角逐,为PB系统供应商,也就是“卖铲人”带来了想象空间。

券商重视前所未有

PB业务在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最早的概念是做清算。目前,业界对PB的定义是指向私募、机构、高净值客户等高端客户提供集托管清算、后台运营、研究支持、杠杆融资、证券拆借、资金募集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方晓明,恒生电子资管事业部总经理,其所在的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站在金融机构身后的技术龙头,为金融机构PB业务提供全套的技术支持。“我们从2013年开始讲PB,当时大家还不知道PB什么意思,现在,PB已经成了各主经纪商的业务战略要点。特别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PB变成一项基础业务,几乎所有券商都开始了系统建设。”方晓明称。

为何最近两年才讲PB业务呢?这得益于我国私募市场的近两年来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1月底,私募基金规模已达10.98万亿元,超过公募2.62万亿元。而在2015年1月,私募基金规模为2.63万亿元,彼时公募为4.54万亿元。大量私募的崛起,需要托管和外包服务。

与此同时,券商PB业务还得得到了政策外力的刺激。一是规范场外配资,监管层要求第三方外部投资系统禁止对接券商交易柜台;二、私募登记新规出台,大量私募涌向券商寻求“保壳”。私募新规的发布,刺激了私募服务市场。

私募服务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得券商对PB业务重视程度不断提高,PB业务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据第三机构初步估计,截至2016年年底,券商在PB业务上的托管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券商自建的PB投资系统中资产规模已经突破1.5万亿,而这个数字在一年前只有目前的1/5左右。可以说,PB业务已从原来少数大券商的前瞻性业务,到目前已经逐渐发展成各家经纪商的标准性业务。

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张凯慧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银河证券的PB业务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自从2015年公司把PB业务定位为重点战略业务以来,从公司领导到各个部门都很重视。去年我们在部门内建立了专门的PB业务团队来做这块事情,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公司在恒生PB系统上已经服务着数百个机构客户,数百只产品同时在线交易,PB系统运行的资产也达到了数百亿规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从2016年开始,中信建投的PB业务发展一直比较好,目前PB业务的产品规模已达到400~500只,差不多每个月都有10个产品进来。现在,PB业务也是我们公司最重视的一块业务。”中信建投证券PB负责人姜海宁对证券时报记者称。

发展势头迅猛的私募机构,使得PB业务已成券商乐于耕耘的蓝海。对于券商PB业务的前景,兴业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董智兴充满信心。他对记者称,“随着本轮资管市场的发展及其券商投行战略的落实,PB业务将在现有交易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投融资领域,一级市场、产业并购和资产证券化等内容的延伸,赋予了PB业务新的发展空间。”

纷纷打造揽客利器

虽说券商主经纪商业务一直是机构内部业务框架的组成部分,但此前由于业务收入较少,难以获得券商重视。不过,随着近年来我国私募规模的迅速扩大,券商看到了这块市场的潜力,纷纷发力私募PB业务的市场。

将高净值客户转化为PB业务,是券商发力PB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模式包括,转化为私募基金经理、聘用为投资顾问、产品定制服务。刚刚完成搬迁的兴业证券上海总部,在办公地设立了“私募中心”,从而实现私募机构“拎包入住”。

董智兴对记者称,2016年,兴业证券进一步整合了内部机构业务,搭建机构服务“大平台”。下一步,将立足公司在机构销售服务的传统优势,以提升客服效率与体验感为目标,全力推进PB业务。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充实服务内容,落实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二是加大IT投入,进一步完善管理人服务平台、投资人服务平台、产品生命周期平台,实现电子化交互,提升服务效率;三是全力打造私募中心,与“成长级”私募共发展。

据了解,较规模庞大的公募基金而言,私募实力有限,需要控制成本,同时也不愿耗费过多精力放在投研以外的事情上。以行政服务为例,后台服务需要估值系统、CRM系统、清算系统、TA系统等,这些系统有的费用超过百万,私募若采取自建中后台管理体系的方式,负担较重,将该项服务外包是私募行业的普遍做法。因此,为了让私募成为自己的客户,拥有相应资格认定的券商,纷纷搭建机构服务平台,力求为私募提供除投研以外的“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券商投行战略的落实,托管、外包只是PB业务链条中基础的业务内容,投资服务越来越受关注。根据记者从多家券商了解,交易算法、UFT(内存交易)、直连报盘等技术之间的比拼,已经成为各大券商招揽私募机构的利器。以中信建投为例,该公司的算法交易,在业界有一定的口碑,也是该公司招揽私募机构的一大卖点。

中信建投姜海宁对记者称,算法交易是公司给机构客户提供的一项增值服务,从上线两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机构的需求也很强烈。出现这样情况,主要是公司的算法交易,解决了客户的多方面需求。比方说,全自动的交易执行,基本上可以让客户不需要关注交易细节,也避免了人工下单时造成的低价误差,同时,更为私募机构腾出时间将精力聚焦投研本身。

券商在PB业务的竞争,难免会带来同质化问题。因此,推出具有个性化的PB系统,进一步满足私募客户的差异化策略需求,成为银河证券揽客的招数。

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张凯慧称:“今后几年,银河证券会加快量化PB系统和个性化PB系统的引进上线,整合资源进一步扩展PB服务的内容,将PB业务由目前相对与行业大券商同质化的服务向风控外包、个性化PB、基金设立咨询、备案咨询、资本引介、私募孵化、数据分析等全方位服务扩展延伸。”

国信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叶萍对记者称:“在PB业务上,现在各家券商都在努力尝试。从自己及同行成长历程可以看出,现在各家提供的投研服务、融资融券、绩效评估、风险控制、个性化交易,都非常重视,也给予了很多的人力财力方面的支持。虽说现在没有做得特别好的,但总算是有起步了。我们相信,在未来3-5年,PB业务应该能见到成效。”

系统供应商有“钱”途

金融软件开发商,是站在券商身后的技术供应商,为券商PB业务提供技术支持,犹如“伐木工”、“卖铲人”。在券商火拼PB业务的时候,金融软件开发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据了解,PB业务客户有两大核心的需求,一是资金需求,二是交易需求。资金需求是指更强的产品销售能力和更低的资金成本。而交易方面的需求,指的是更专业、更个性化的交易通道。

“在PB业务的建设上,国信证券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在走,这就迫使我们在系统建设上不断升级和完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PB系统设计者,对证券市场有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在PB系统建设方面,国信证券经常与系统合作方沟通需求,开发一些有前瞻性的功能模块。”国信证券叶萍称。

以百亿级规模的机构为例,他们非常看重券商在IT支持服务方面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对行情、交易、报盘等细节。在这种背景下,券商提供更高速、更个性化的交易系统和PB系统变成一项很重要的竞争手段,这也倒逼券商加强PB系统建设、加强运维成本投入、加强技术服务能力。

“券商愿意花重金建设PB系统,首先是出于战略考虑,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另一方面,相对于机构客户给券商带来的综合收入,券商建设PB系统花费并不大。因此,为了PB业务发展,券商往往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终端功能。”一家东部券商对记者称。

目前,可以为券商提供PB业务系统的金融软件企业,包括恒生电子、金证股份和同花顺等,其中恒生电子的竞争力最为突出。采访过程中,多家券商向记者提及了恒生电子开发的恒投系统。据了解,恒投系统是恒生电子打造的一套直连交易所的“机构柜台”方案,可以对接不同的终端,来平衡统一管理和满足不同私募客户的个性化功能要求。

进入3月,基金业协会又出台了《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份站在合规的视角,去保证私募业务健康开展的文件。也就是说,今后对私募市场的监管会更加有序有条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就是预示着对私募的风控管理条件的加强。同样的,在主经纪商业务里,对一家服务于多家私募客户的券商来说,能够为之提供一套具有全面完整风控体系的PB系统,才是把机构经纪业务做大做强的王道。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3-13
券商火拼PB业务 背后“卖铲人”有盼头
券商PB业务发展,需要金融软件商提供技术支持。券商在PB领域的激烈角逐,为PB系统供应商,也就是“卖铲人”带来了想象空间。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