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私募工厂
3月10日讯,又一家私募公司获批转为公募了!恭喜陈继武拿下心心念念的公募牌照!鹏扬基金和凯石基金先后拿下证监会批文,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秘诀呢?
先行者:鹏扬基金开创“全面私转公”模式
在历经15个月的等待之后,由曾经的债券私募大佬杨爱斌控股的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鹏扬基金”)于2016年7月14日成功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复,成为业内首家私募转公募的机构。
据业内人士揣测,鹏扬基金从众多候审的私募机构中脱颖而出率先获批,很可能与其采用的“全面私转公”模式有关。这种模式是指私募机构在发起成立公募基金时,彻底放弃私募业务,清理掉所有原先的私募产品。这种模式完全消除了利益冲突的隐患,打消了监管层对利益输送的担忧。厂长猜测,监管层率先通过了鹏扬的申请,是否是以这种方式向市场释放信号、隐晦地加以引导呢?
那么,已经转公半年多的鹏扬基金,目前发展情况如何呢?
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杨爱斌曾表示,要继续发扬私募“绝对回报”的理念,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债券投资为主,兼顾基于宏观大类的资产配置,打造一家擅长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公司。目前鹏扬基金已经拥有了一只高学历的投研团队,团队人数超过25人,包括投资经理、宏观策略分析师、信用分析师、基金研究员、国债期货研究员、交易员等。在私转公之前,鹏扬投资经过5年的励精图治,管理规模曾高达400亿元。希望已经变身为公募的鹏扬基金可以延续过去的辉煌,为公募投资者带来长期而稳定的收益。
壮士断腕:陈继武放弃私募业务,一举拿获公募牌照
3月3日,证券会发文批准了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凯石基金”)的设立,自此,第二家私募基金完成了向公募基金的华丽转身。但在令其他排队者艳羡的同时,凯石也付出了不少代价。从最初申请到获得批复,凯石中间经历了长达17个月的等待,并且也做出了一些不亚于壮士断腕的取舍。
凯石基金早在2015年9月底就完成了申请报会,但直到3月3日才拿到证监会的批文。据媒体报道,之前凯石老总陈继武还曾表示,不打算全部清掉私募业务。但现实是左手公募右手私募的梦想并不那么容易实现。厂长(smgc8888)猜测最终凯石选择了和鹏扬一样的“全面私转公”模式,可能也是不得已之举。毕竟如果仍然保留私募业务,监管层的审核过程将更加困难,可能会延长下发批文的时间,甚至于降低获批的几率。
除了全面放弃私募业务之外,对FOF的重视很可能也是凯石的优势之一。近些年监管层大力推行FOF,而陈继武精准地跟上了这一潮流。
成功转身之后,根据证监会的批文,凯石基金可以进行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继承者们已经在路上了
鹏扬基金和凯石基金的成功经验对于仍在排队的私募大佬们来说,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尽管已经有了两个成功案例,但私募进军公募的前路仍然十分艰难。据证监会最新信息显示,目前有45家新基金公司发起设立,其中不乏重阳、博道、朱雀等私募巨头。
厂长预计,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私募选择全面私转公的模式,如果再有几家彻底放弃私募业务的机构拿到公募牌照,这将是一个非常强力的信号,也将进一步打消那些抱着“鱼与熊掌兼得”的想法、一面排队申请公募一面继续经营私募业务的公司的美好愿望。除非监管层发文调整相关审批细则,对市场做出公开引导。
未来是否会出现一家私募与公募业务并存的机构,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监管与私募的良性互动
这股私募转公募的浪潮,并不是私募机构的一厢情愿,而是在监管层与私募机构的双向作用下被掀起的。证监会致力于公募基金行业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手续,将基金公司的设立批准程序由原先的申请人先组建公司再申请证监会审批设立,改为由证监会先批准设立,对申请人进行现场检查后再组建设立。
审批程序的调整和简化降低了设立基金公司的成本,激发了私募进军公募的热情。而随着将来越来越多“私募系”公募基金的出现,也必将推动公募行业进一步良性发展,为投资者带来更多优秀的基金产品,促进金融市场更加稳健有序地运行。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