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讯,固收产品是业内为应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推出的,期限多在5年,客户收益的实现方式与高现价产品类似
■本报记者 刘敬元
1月份保费数据公布后,此前以万能险为主要业务的险企数据变化让人惊叹。多家险企维持总保费稳定增长,但其中的万能险保费同比骤然减少八成甚至九成以上,而原保费实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通过采访保险业内、走访银行网点了解到,这些险企1月份的主打产品仍以理财型为主,而保费结构的“优化”或仅是“换汤不换药”,原保费实现大幅增长靠的是“固收”类产品,也就是依靠在一定年份以后退保获得的保单现金价值高于所交保费、实现固定收益的产品,而与之相似的产品此前为人熟知——高现价产品。
一位产品精算人士对记者称,简单地说,固收产品和高现价产品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期限,固收产品是应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而生,因此期限多在5年,而此前的高现价产品多为3年以内。不过,记者看到一款热销的固收产品为2年期,该人士分析,可能是银行和险企协议,对不同期限的产品“搭配”着卖,而5年期以下的产品额度会非常有限。
尽管通过大力销售固收产品,部分险企的原保费快速增长,原保费占比优化,但由于在银行热销的产品多为5年期以下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因此中短期业务占比或仍面临压力。
1月份行业全貌:原保费占比大提升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1月份保费数据,寿险公司实现总保费8514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原保费7517亿元,同比增长39%,以万能险保费为主的保户投资款971亿元,同比减少52%,其余为投连险25亿元。行业保费中,原保费占比达到88%,万能险占比仅为11%,而此前行业万能险占比约三分之一。
行业整体保费结构的变化,源自险企个体的变化。
以总保费排名行业第三的安邦人寿为例,该公司1月份总保费为861.8亿元,同比实现161%的增长,远高于行业整体增速(12.7%),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保费结构:原保险保费收入85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55%,原保费居行业第三,而以万能险保费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9.3亿元,同比减少96.6%。安邦人寿1月份的总保费中,原保费占比约99%。
此外,多家万能险占比较高的险企也出现类似变化,原保费和万能险保费一增一减,原保费占比猛增、万能险占比骤降。以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华夏保险为例,3家险企1月份的原保费增速分别为131%、1839%、591.8%,保户投资款则分别下降99.78%、22%、80%。
从保费结构看,3家险企的原保费占比都在六成以上,前海、恒大、华夏原保费占比分别为99.7%、64.7%、67.9%,万能险占比约0.3%、35%、32%;而在此前,以上各家险企的半数以上业务来自万能险。
典型险企:推两年期、收益率4.3%产品
各家险企何以在1月份实现保费结构调整?保费结构变化是否意味着险企主打产品的实质变化?《证券日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在某股份制银行在京的一家网点,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首推的是一款趸交、两年期、年化收益率4.3%的保险理财产品,并称“有3.5%保底利率”。而与之前银保产品明显不同的是,该热销产品的门槛提升到5万元。
这款产品名为长寿稳赢,被问及有无产品的文字介绍材料时,理财经理说没有,但他对记者表示“不用担心收益,都是写在保单上的。”
理财经理提醒记者,“这个产品额度不多,而且4月1日前就停售,要买的话抓紧。”他表示,产品购买途径有两种,一是在银行网点直接购买,另一种是通过该银行电子渠道购买,但后者只在每天上午9点开放购买,需要抢购,不一定能买到。
记者拿到的“保险产品简要说明”显示,长寿稳赢保险计划为组合险,主险为一款传统型两全保险,附加险亦为两全保险,还有一个附加险为长寿添利终身寿险(万能型),险种类型一栏标示为“主险:两全保险,附加险:两全保险”。产品要求的投保年龄为出生满28日至70周岁,保险期间5年,交费方式为趸交,即保费一次性交清。主险的保险责任为满期保险金、身故保险金、意外身故保险金(2倍基本保额,不超过200万元)和公共交通意外身故保险金(3倍基本保额,不超过200万元)。
据银行理财经理称,长寿稳赢的收益率已经有所下滑,此前是两年后有4.7%的年化收益率,到5年的收益率为5.8%,如今持有5年也只有5%。
从产品介绍看,不同于万能险,这一产品的“收益率”的实现靠的是保单年度末现金价值较所交保费的增长。以最初4.7%收益率的长寿稳赢为例。根据产品利益演示表,若客户一次性交纳100000元保费,则第二个保单年度末的现金价值为109416.65元,也就是客户两年后退保时可拿到的钱,由此计算的两年年化收益为4.71%。
据记者了解,在银行力推长寿稳赢的险企此前制定的2017年开门红销售计划中,主打产品共有3款,除了长寿稳赢外,其余两款均为万能险,分别为2年期和3年期,有一款预期收益率达到5.1%。不过,随着保险监管政策的转变,尤其是保监会去年12月30日下发的113号文,将中短期业务规模和原保费在全部业务中的占比划了线,加之万能险被“妖魔化”,该险企料改变了计划。
热推“固收”产品 应对中短期业务监管紧箍咒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的信息,长寿稳赢这类产品,在业内被称为“固收”产品,因其通过一定年限后的现金价值高于所交保费的设计,可以使得客户在对应年限退保获得确定的收益。“保险合同上都会列出来每个保单年度的现金价值,这实际上就是合规的对收益水平的书面承诺。”一位寿险产品精算人士称。
据记者了解,主要险企最初制定的2017年开门红主打产品计划中,万能险和固收产品各占半壁江山。比如,上述某险企计划在开门红期间主打一款固收产品和一款万能险产品,期限分别为2年、3年,收益率分别为4.1%、5.3%。另一家险企计划主推的4款产品中,除了2款万能险外,还有2款固收产品,分别为1年期、2年期,年化收益率为3.5%、4.1%。
上述产品精算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称,固收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为4.025%,能够给客户的收益也大多在此附近。而从产品设计看,固收产品与此前的高现价产品类似,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期限。因为固收产品可以说是业内为应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政策而推的,因此产品期限大多为5年,而高现价产品多为3年期以下。而与高现价产品一样,固收产品保费也计入原保费。
高现价产品兴起于2013年8月份普通型人身险产品费改后,因彼时产品2.5%的预定利率放开,给了传统险一个收益率超过银行定存进而获得市场的可能。数据显示,普通型寿险此后大幅增长。8月份改革启动后,当年普通型人身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520%,增速创13年来新高,而2014年前10个月,普通寿险同比增长3.3倍,业务占比上升24个百分点。这被认为很大程度上是传统险中高现价产品的热销所致。
不过,对于将高现价产品保费计入传统寿险,以传统寿险业务占比衡量寿险业务结构和质量,业内此前也存在颇多争议,因高现价产品更偏重理财功能、保障性能较弱。后保监会于2016年3月份出台新规,将监管重点指向不满5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淡化高现价产品的提法。(文/证券日报)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