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网 第一消费金融
3月3日讯,据不完全统计,截止3月1日,国内ABS已经发行了1035单,累计发行额20799.57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类ABS已经发行了77单,发行总额1409.9亿元。
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靠息差、获得单位资产的效率、风险管控能力和杠杆率赚钱。由于ABS能带来大批量低成本资金,使得消费金融公司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息差,引来各大巨头争相发行ABS。
ABS春天要来了
ABS,中译资产证券化,全称Asset-backed Securities,是指以基础资产未来可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撑,通过标准化产品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活动。
举个例子,假如A有一笔定期存款在银行,要下个月才到期,但明天iPhone8就开售了急需现金。这时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今天就把定期存款取出来,但只能从这笔定期存款得到活期存款的收益;第二种做法则是将自己的存折给朋友看并向他借钱,告诉他偿还的资金来源就是下个月到期的定期存款。第二种办法原理上类似ABS,其中下个月到期的定期存款就是未来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资产。
理论上,任何能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权利都可以成为ABS的基础资产——债权(信用卡贷款、房贷)、未来收益权(未来某个项目产生的收益,如未来一段时间某条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租金(房租、地租等各种租赁费用),等等。
摇滚歌手大卫·鲍伊曾经在1997年将他在1990年之前录制的25张唱片作为基础资产,然后以这25张唱片未来产生的销售和使用版权费、许可使用费收入进行还本付息,发行了平均偿付期为10年,收益率为7.9%的ABS,成功融资5500万美元。
根据中债官网的数据,企业发行的ABS(资产支持证券)占比还比较小,与地方政府债和地方企业债相比差距很大。
美国ABS占债权市场比重为四分之一,而我国只有1%到2%。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第一名美国在ABS上的巨大差距,昭示ABS春天必然到来。
为什么ABS一定会火
时间回到2005年8月26日,“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发行完毕,标志着中国第一单ABS诞生。
截止2017年3月1日,ABS已经发行了1035单,累计发行额20799.57亿元。
据第一消费金融分析,ABS火起来的原因有四点:
ABS响应了国家政策,面临较低政策风险。尽管可能有技术操作层面的合规风险,ABS暂时没有宏观政策方面风险。消费金融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是错位竞争,前者的服务对象是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或者尚未服务到的人群,践行了监管层金融要服务实体的理念。
降低融资成本,盘活存量资产。有利于资金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匹配到符合其风险和收益偏好的优质资产。
证券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认为,尽管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但产能过剩行业集聚了大量风险,信用风险事件不断暴露,未来会加快下调部分行业的级别。在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下,相对于生产经营性资产而言,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信贷资产更为优质。比如,平安银行作为原始权益人的“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总额为263085.5239万元,原始借款人为93021人,算下来人均借款仅8282.38元,体现了小额分散的优势。
很少有人提的是,发行ABS的企业实际上可以获得较高的品牌溢价。在国内,ABS是新事物,所以能成功通过ABS融资的企业,会获得媒体、行业和“吃瓜群众”的广泛关注。这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次零风险零成本的大规模公关品牌宣传。一流的公司通过发行ABS、IPO上市、高管入选总理座上宾来做公关宣传扩大影响力;低端的公司才会上街发传单吸引关注。
优点太多,缺点太少,ABS自然赢得各路人马追捧。互联网巨头阿里、京东、百度先后入场布局。作为电商企业,阿里、京东的ABS一般对接应收账款(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和小额贷款(蚂蚁借呗),一开始就是消费金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互联网巨头发行ABS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阿里。
2013年7月29日,“东证资管-阿里巴巴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功发行,标志着阿里在ABS发行上迈开第一步。由于该计划的基础资产中的“订单贷款”是卖家根据订单申请的贷款,相当于消费贷款。因此,该计划的落地可以被认定为互联网消费金融ABS第一单。
根据“中金-蚂蚁微贷2015年第一期小额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专项计划基础资产的小额贷款资产可分为信用贷款和订单贷款。其中,“信用贷款”系指通传统银行的无抵押信用贷款产品,包含针对阿里、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卖家进行授信并由该卖家发起支用的纯信用贷款;“订单贷款”系指当买家拍下商品后,卖家根据订单申请的贷款,该贷款来自于阿里、淘宝、天猫平台并基于真实交易。
截止2017年3月1日,阿里共发行58单ABS,累计已发行额972.8亿元。其中,11单ABS已经到期,其余ABS尚在存续期。阿里的成功无疑为其它互联网企业发行ABS做了很好的示范。
“后生”京东与百度
2015年9月15日,“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标志着京东在通过ABS融资的路上迈出第一步。
截止2017年3月1日,京东共发行15次ABS,基本上是京东白条的应收账款,加上最近的ABN累计发行额176.57亿元。京东的发行额相当于阿里发行额的18%,近五分之一。阿里和京东累计发行1149.37亿元。
2月24日,我国银行间市场首单消费金融类ABN(资产支持票据)产品发行。该产品为“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一期京东白条信托资产支持票据”,由兴业银行主承销。
ABN(资产支持票据)是一种债务融资工具,该票据由特定资产所产生的可预测现金流作为还款支持,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京东白条ABN的基础资产为“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投资人将获得“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带来的相关受益作为其收益来源。ABN与ABS实质上非常类似。
据报道,京东白条ABN发行规模15亿元,优先A级证券发行利率为4.8%,优先B级发行利率5.5%,而认购倍数则达到3.9倍,可见市场对消费金融类资产的需求旺盛。
虽然一直没有突出成绩,百度没放弃在金融领域的努力。2月24日,百度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公布。财报显示,百度金融场外ABS创设规模超50亿元。场外ABS发行渠道,包括金融资产交易所、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P2P等。
由于金融资产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P2P现阶段均面临较大合规风险,百度金融场外ABS业务或遭遇较大震荡。
不允许“牛栏里关猫”
ABS的原罪,在于曾经是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火种之一。正因为有这方面的担忧,2005年刚刚与中国资本市场牵手步入婚姻殿堂的ABS很快被监管层叫停——ABS与中国资本市场不欢而散,沦为“弃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就在于发行的ABS的基础资产是垃圾债券——次级房贷。
这里分享一个国内的类似案例。
“世联小贷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原始权益人为深圳市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该计划管理人为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设立日为2015年11月18日,发行规模4.21亿元,优先A档利率5.8%。在该专项计划的原始人权益人简介中,世联小贷介绍了其主营业务为后来被监管层严厉打击的首付贷。
3月2日,银监会召开发布会。银监会第三任主席郭树清着重强调要坚决治理各种金融乱象。郭树清说,“部分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层层嵌套,底层资产看不清楚,最终流向无人知晓。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监管制度的确实,就是所谓‘牛栏里关猫’,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银行业经营必然引发严重的风险暴露。”郭树清被认为是推动一行三会协同作战,在目前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架构下治理资管乱象的人。这位新银监会主席接下来的政策,对场内银行间的ABS发行应该会带来较大约束,甚至会联合证监会对场外ABS发行出重拳治理。
据第一消费金融观察,国内新锐科技金融公司量化派、现金巴士、什马金融和同牛科技等都没有发行ABS的计划。发行ABS目前的合规风险可能是这些新锐公司的主要考量。如何突破阿里这样的巨头的合围,在中国巨大的金融市场体量间隙求得生机,从金融技术创新、风控管理以及灵活多样的应对策略着眼,是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突破壁垒的重要战法。
如果政府监管这只“有形的手”没有在该出手的时候出手,国内持牌金融机构因为所谓的创新冲动和业务扩张冲动而将垃圾债券打包形成ABS发行,引发灾难也不是没有可能。
刚刚履新的郭树清主席在发布会明确提出,要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会全面梳理和更新监管规则,填补法规空白,废除不合时宜的监管制度。这对于促进场内场外ABS的稳健发展,是重大利好消息。
结语:谁能更低?
2016年10月11日,“捷赢2016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发行规模超13亿元,其优先A档利率最低到了2.5%。捷信消费金融的这个ABS融资利率低到没朋友,甩了阿里、京东几条街。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成功发行ABS不是目的,拿到尽可能低的大批量资金才是核心诉求。但是,在当下ABS相关法律和监管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成功发行ABS并尽可能压低融资成本,依然靠的是平台的综合实力,而非仅仅是拥有优质资产。市场有需求,唯有期待监管层出手改善现状,让中小平台也可以通过优质资产发行ABS,降低融资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3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类ABS已经发行了77单,发行总额1409.9亿元。
附:部分消费金融贷款ABS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