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经济新闻 蒋光祥
2月23日讯,定增这台抽水机终于被拧紧了阀门——上周,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进行规范。从一定意义上说,市价发行、20%的股本限制、18个月周期,这三条监管措施可谓直捏再融资乱象的“七寸”,此举也可以算得上是A股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A股创下“史上第一融资年”的纪录,其中再融资规模接近首发融资的10倍。众所周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业务以“获配对象少、门槛高、有折价、有暗保”为特色,近年来令局内人窃喜,局外人艳羡。
定增业务发展迄今,光鲜又神秘的同时也弊端丛生,首当其冲的便是摆脱不了利益输送的嫌疑,一些定增项目已经有异化为黑色产业链条之势。
正因为如此,实际上在此次整顿之前,监管层早已通过窗口指导查漏补缺,例如鼓励将发行期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日,规定三年期定增价格只能调高不能调低,对定增相关保荐机构、保代、内核负责人专项问核等,这也是去年底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终止定增公告的主要原因之一。
回顾过往数据,从2014年开始,定向增发如洪水猛兽般迅速增长,很快达到每年万亿元规模。从2006年到2016年,定增规模11年增长了29倍之巨。这也造成每年定增解禁这一块的规模居高不下,说是A股的抽水机并不过分,就以弱市里远超同期IPO募资额而论,说是抽血都有合理的成分。市场上更是出现了一批以定增服务为特色的机构。
定增为何发展这么迅猛,除了上市公司数量在这十余年间有了较大增长、国家政策层面简政放权的扶持之外,显然还有别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我们注意到,各种所谓市值管理手法基本都在配套定增使用。围绕定增方案的公布、实施、解禁前后这几个关键时间点前后,定增主导方往往是在上市公司大股东的“配合”之下,对股价的操作手法越来越纯熟,往往在一年期或三年期后获利丰厚,吸引私募、公募、银行、第三方的资金都借道参与进来。
但普通投资者若想从中分一杯羹,当然不会那么容易。就好比在大股东动向、机构参与度、股价异动等多条激光射线当中闪转腾挪,一不留神就有被电成炮灰,成为接盘侠的危险。
应当说,一级半定增市场是享受到了政府苦心孤诣扶持实体的政策红利,但越来越多的定增资金却最终与实体经济并无直接相关性,全靠二级市场扑腾,甚至去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定增已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提款机,谁不定增就是傻,就是异类。尤为令人生厌的是某些主业经营起来都吃力的上市公司,往往热衷通过再融资来进行跨行业转型,动辄定增若干轮,通过募资开展一本糊涂账的热门项目,股价往往经历一飞冲天到一地鸡毛的过程,之后又来新一轮的如法炮制。相关参与者每次操作一番,便可凭空从二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天下哪里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意?
在市价发行、20%的股本限制、18个月周期这几个关键点上做文章,明显是捏住了定增的七寸,也意味监管开始朝市场资源配置扭曲、利益输送这些孑孓暗生的老套路动刀。同时,要让真正优秀的上市公司走到前台,通过优先股、可转债来募资做实事。倘若乱象频出的定增不整顿,优先股、可转债的收益对比之下异常微薄,显然更加无人问津。
对定增乱象进行整顿的终极意义,在于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从资本市场建设的宏观需求来看,相关监管宜早宜快,好在整顿措施虽然晚到,但终未缺席。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