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电子银行网 张祯波
2月21日讯,2017年1月,中信银行和百度联合发起的百信银行正式获得监管层批复,获准在北京筹建,从此国内直销银行迎来新的发展路径,未来肯定会涌现一批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在此之前,以腾讯发起的前海微众银行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网商银行等为代表的多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已经正式开业,后续力量也不断加入。至此,国内商业银行业出现了三种发展模式:传统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系统等)、互联网民营银行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银行业竞争将更加充分。三种银行基础差异明细,市场机会也有所不同,差异化经营是未来趋势。
一、传统商业银行优势依旧,更倾向于中高端用户,但在用户运营方面有所欠缺,面临用户增量困境。
传统商业银行的存量和增量用户仍将以中高端用户为主,并在市场中占据显著优势。受限于物理网点铺设和运营的高人力、物力成本, 传统银行的分支机构更多分布于人口、商业密集的地区,也更倾向于服务贡献度较高的人群,于是出现了“二八定律”。当前,对存量客户的挖掘是摆在传统银行面前的主要课题。
然而,传统商业银行用户经营体系围绕分销体系建立,优势在线下维系客户,而短期之内线上仍是辅助,且缺乏互联网流量支持,造成了新兴用户群增长乏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民营银行掌控了绝大部分的流量和场景,对新生用户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可忽视,但在合规、安全、稳健经营意识上有所不足。
互联网实现人们生活的“线上化”,而移动互联网将人们带入“场景化”时代,银行已不再是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也将不仅仅被禁锢于网点、独立的应用,而是随时可得的金融服务。因此,银行业务需要嵌入场景,围绕客户生活和金融需求,提供一揽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互联网平台通过选择更贴近用户日常生活的服务领域,在获取基础用户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且,国内互联网巨头通过数十年的运营,已经垄断了国内绝大部分的互联网流量和场景,奠定了雄厚的用户和数据基础。同时,由于布局较早,它们已经与新兴客户群建立高频的联系,优势明显,未来在这些客户争夺上已经领先传统商业银行。
前海微众银行、杭州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脱胎于互联网平台,更崇尚“自由、平等”的互联网文化,在合规、安全、稳健经营意识时与其他两种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面临双重竞争,未来的机会在边缘领域。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脱胎于传统商业银行,在成本和效率上相对于传统银行优势明显,而在合规、安全、风控方面于民营银行更优,但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同时面临双重竞争。通常有以下两种发展途径可选:
1.深挖母银行存量用户中的特定群体,作为母银行业务板块的补充。
这是当前多数以部门或事业部模式运营的直销银行采取的定位,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影响。这是因为,直销银行客户群体应以具有互联网习惯的中低收入客户为主,这部分群体其实已被BAT等互联网巨头占有,多数传统银行在市场占有率上处于劣势。所以,多数直销银行在这一方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多取决于母银行的积累。
2.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依托边缘场景实现突破。
针对目前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在互联网生态中的布局情况,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应该采取单点、边缘突破策略,在场景选择中避开互联网巨头的优势领域。当前阶段,对追求轻资产化的直销银行而言,以一己之力建立一种场景很难在短时间低成本实现,与掌握特有场景的第三方机构合作是可取之道。
综合以上,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未来的生存空间主要在边缘领域。
四、总结
银行业的核心业务是存贷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改变和改进的是服务输出方式、生产方式等,对安全、风控等方面的坚守仍不可动摇。新兴技术对金融业的升级最终还是将体现在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改善用户体验层面。传统银行、互联网民营银行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将会在很多方面趋同,比如业务品种、渠道建设、金融科技运用等,主要差异体现在中后台支撑模式和客户群细分。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