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8互联网金融
2月20日讯,小编戏言:今日翻到新闻,在2016年度的支付报告中,海尔快捷通凭借自身资金规模与技术力量闯进行业50强。但是,就在今年2月6日,在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发布的处罚信息公示表上,快捷通赫然在列。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快捷通因“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未按规定公开披露相关事项;违反业务管理规定、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的行为”,被罚款7万元人民币。这是快捷通收到的首张罚单,也是央行杭州支行2017年的首次行政处罚决定。
从公开资料来看,快捷通成立于2012年7月11日,并于2013年7月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2014年3月被浙江海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收购,隶属海尔集团。去年下半年曾一度出现支付牌照并购潮,一批像海尔一样的大企业相继收购支付牌照,那么这些公司的现状如何,小编来为大家扒一扒。
2016年10月,美团斥10亿元全资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料想不到的是,美团的这张牌照尚未捂热,就收到了央行罚单。公示中显示,央行营管部作出此项行政处罚的决定日期是10月14日,决定书文号为银管罚〔2016〕16号。信息显示,北京钱袋宝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罚款人民币12万元。
去年9月,唯品会4亿元收购浙江贝付。2017年1月3日,唯品会对外宣布,已完成对浙江贝付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将其正式更名为“浙江唯品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自去年开始相继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现状:或未开始先被罚,或缓慢启动,更多的仍旧保持沉默。小编观察发现:牌照这一敲门砖虽已获得,但支付这件事并不容易一蹴而就。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收购支付牌照,其初衷都是为了构建独立完整交易,形成商业闭环。支付作为商业交易过程中最重要一环,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掌握支付就等于同时掌控了资金流和信息流。同时,企业都有做金融的野心。支付是企业切入互联网金融最便捷的渠道。所以,愈发重要的支付,其业务实施自然就更艰难些。
从传统企业来说:
其一,供应链之外难以拓展。相比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在技术方面首先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不管是线上数据的积累还是大数据的运用能力,都是其发展的短板。因此,其支付业务的发展更多局限于自身的供应链需求,如果在供应链之外进行拓展,则缺乏足够的数据作为业务发展支撑。这就要求企业拥有清晰的战略和相应的技术、产品、运营能力,形成专业竞争力,来完成符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产品。
其二,控制风险。金融的核心是风控,近年来,平台跑路事件不断发生,随之而来的是监管的趋严及政策的不断更新,相比较于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的供应链模式更为繁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风险监控更为重要。企业不仅需要提升自身认知与风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与主营业务的关系,以金融促进主营业务。不能顾此失彼。
从互联网企业来说:
其一, 对内,用户习惯难改变。现今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呈现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双寡头形势,用户习惯早已形成。如果每一款电商APP都必须使用其平台唯一的支付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极为不便,在当下较为流行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打压下,推行新的支付方式只意味着将会流失一部分客户,对企业来说得不偿失。即使其已经有了巨大的用户基础和消费场景,但是依然无法轻易改变如今用户支付习惯。
其二,对外,夹缝中生存谈何容易。近年来,“支付+场景”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支付宝与微信几乎已经形成了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全覆盖。想要在两大巨头的夹缝中生存谈何容易。如果摒弃了抱大腿模式,自主构建不免会面临巨头的冲击。用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想当初微信和支付宝在做这一块的时候烧了多少钱?就现状而言,要想做支付就需要把别处烧的钱转换到支付领域,而且还需烧很久,企业自身又能承受得了?
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收购支付牌照,都是为了未来自身金融业务的发展做准备,但是这条路都并不好走。都面临着用户习惯难改变、风险控制等问题,小编认为,如何把握自身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是其突出重围的关键因素。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