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21世纪经济报道
2月10日讯,2月9日,记者从多家私募机构处确认,目前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已对原有的私募管理人系统进行迁移和升级,目前中基协网站已有涉及管理人登陆的新端口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管理人系统实施下,中基协将对证券类、股权(含创投)类的私募管理人进行更加严格的分类监管,即原则上要求私募管理人只能在证券投资、股权投资等经营范围中选择一项经营,且不得在存续期内经营与其范围不符的业务。
而对已开展的,且不符合经营范围的存量私募产品,私募管理人不得进行展期、扩大规模或追加投资者人数。
记者了解到,部分机构已就这一问题接受了基金业协会的约谈,并依照这一监管倾向,对旗下存在经营混同问题的业务做剥离、调整处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隔离经营要求的提出有助于强化对私募基金的监管,防范不同市场间的套利和违规行为。
股权、证券分业经营
记者获悉,近日中基协有关私募管理人的新系统已上线,且新旧端口已经划断。根据新系统要求,私募管理人需要在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分类中选择其一进行经营。
“做二级市场的不能投股权,做股权投资的不能做二级市场,这就是目前的监管趋势。”上海一家私募机构合伙人坦言。
上述趋势也意味着,管理层正在私募领域,根据业务类型,对管理人进行更加严格的分类监管。
记者获悉,部分私募管理人此前已就此问题接受了中基协的约谈。
“监管部门之前找我们谈过了,大概意思是不能再同一个私募机构同时做证券、股权的业务,所以我们目前也面临着清理旗下业务的要求。”北京一家私募机构业务总监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以证券、股权来进行隔离和区分仍然存在一定的界定争议。例如,投资于新三板公司的私募基金具有私募股权投资性质,但新三板股票也属于一种广义证券,亦可被划定为证券投资基金。
“从标的属性来说,新三板基金应该属于证券投资基金,因为新三板公司的股票托管在中证登北分,而一般的股权投资都是做工商变更。”北京一家私募基金投资经理表示,“但从买方价值来讲,新三板公司退出较难,流动性差,又具有比较强的股权投资色彩,从管理层的态度来看,新三板业务目前可能会被划至股权类私募。”
再比如,目前针对定增类投资属于证券投资还是股权投资仍然存在争议,部分机构认为定增类私募仍然应被划分为股权类投资。
“因为定增仍然是有锁定期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应该属于股权类投资。”北京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
“定增行为算作属于股权(基金)的问题是,一旦锁定期到期,那么就只能进行卖出的单向操作,而不能再进行择时多空的价格管理。”上述私募投资经理指出,“另外如果以股权私募的名义来备案,在中证登层面的开户是否会遇到问题,目前也存在不确定性。”
存量停止扩容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的私募备案系统上线前,亦有部分私募机构同时存在管理股权、证券两类产品的情形。
“对于上述与最终经营范围不符的存量产品,管理层的要求是不得展期、扩大规模或新增投资者人数。”上述投资经理表示,“正常情况下,这些产品需要到期清理。”
据上述私募负责人介绍,该类机构的经营外业务或有两个选择,一是甩包袱,即变更相关产品的管理人,实现私募机构和该类产品上管理关系的清出;二是促使产品终止,对旗下产品进行到期清盘。
“这项业务可能对两类业务都涉足的私募机构带来影响,因为如果都涉足的比较多,清理和调整压力显然也比较重。”该负责人坦言。“如果一些股权机构清理二级市场业务,也有可能对相应的上市公司股票带来利空。”
在法律人士看来,对于私募业务实施一、二级市场的隔离式监管,符合当下的监管逻辑。
“一二级私募业务的分割要求是正确的监管思路,这是不同业务层面建立防火墙的客观要求,事实上在持牌机构层面,也有一二级私募资管业务隔离运作的要求。”中银律师事务所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法律人士指出。
但上述负责人指出,若仅仅通过增设一个私募管理机构备案来受让经营外业务,但两家私募管理机构仍然是同一主体时,则这一分隔监管的意义则将有名无实。
“假如私募股权管理机构背后是自然人控制,那么它可以再设立一个证券私募管理机构,通过两块牌照,一套人马或者受到同一个老板控制,其一、二级市场混同经营的状况仍然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二级市场私募业务隔离经营的要求,并非是监管层的突然起意。
早在去年7月21日,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副主任刘健钧曾表示,证监会多次跟国务院领导就私募监管问题作汇报后,国务院领导提出要求,即“创投基金不得介入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
而如今不同经营范围下私募管理人的分业经营要求,显然也意味着上述表态的成真,而私募监管的趋严也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私募机构是备案管理,不同于需要证监会批准的牌照机构,但目前政策私募机构的约束反而更加多了。”上述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
“感觉未来就是私募监管‘公募化’,未来越来越严格。”另一家北京私募机构合伙人说。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