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基金吧
2月9日讯,以前有朋友问过,如果我们投资的指数基金如果没有了怎么办呢?其实不用担心,指数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永续性。
指数最大的一个优势:永续性。
我们先来说一下指数一个非常特别的优势:永续性。
指数是什么呢?指数其实是一个选股规则。例如上证50,它的选股规则就是“从上海交易所挑选流通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只要上海交易所还开门,股票数量大于50只,我们就可以用这个选股规则来挑选出50只股票,组成上证50指数。
规则是长生不老的,我们知道了规则,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我们按照这个规则去挑选股票。所以理论上指数的寿命跟证券交易所的寿命几乎一样。这就是指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永续性。
如果指数是从全世界的上市公司挑选股票,那就更不得了了: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上市公司,就可以按照指数的规则挑选股票。这种情况下指数几乎是永生不灭的。
这个特性是指数跟个股最大的一个不同点。没有哪个公司敢说自己的寿命一定能跟交易所等同,但指数可以轻松做到。所以指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永续性品种。
指数具备永续性,那指数基金呢?
具体到某一只指数基金,其实不一定具备永续性。因为指数基金是基金公司运作的产品,可能基金公司会因为某些原因停止运营指数基金,例如基金规模太小不赚钱,或者基金公司自身经营出现问题。所以指数基金不一定具备永续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变相”的让它永续。
有朋友问过,指数基金如果背后的基金公司不运作了,我们定投该怎么办呢?
1、选择规模较大的指数基金,减少清盘风险
如果指数基金规模较小,基金公司运作不赚钱了,指数基金也会被清盘。清盘会按照某个净值把基金份额强制赎回。这也会导致我们的投资暂停。基金清盘一般发生在规模较小的指数基金上。所以一般我们会投资规模大一些的指数基金,避开规模较小的指数基金(例如规模1个亿以下).
规模较大的指数基金一般能存在很长时间。
2、选择同类替代品
很多基金公司都会围绕同一个指数开发指数基金产品,像常见的沪深300、上证50,都有很多对应的指数基金。像这种常见指数基金,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替代品继续投资。
有这种“地位”的指数,有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具备很多衍生品,重要到“不能倒”。A股主要是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港股主要是恒生和H股指数。这些指数的衍生品很多,除了指数基金,还有期货、期权等衍生品。
如果追踪这些指数的指数基金,其中一只指数基金没有了,换成其他同类就好。
3、自己DIY做一个指数基金
如果投资的指数基金清盘了,并且没有其他指数基金追踪该指数,那该怎么办呢?还有一个终极方法,就是自己DIY。这也适用于还没有对应基金产品的指数。
指数是一个选股规则,绝大多数指数的规则是公开透明的,照着规则选出股票,自己买入一篮子股票,也是可以模仿出指数基金效果的。规则是永续的,所以自己DIY,只要自己愿意坚持下去,也完全可以做到永续。确实也有一些私募基金是自己编制指数来投资的。
缺点就是比较麻烦,不如用现成的指数基金,所以一般不会用到这种方法。而且买入几十只股票,对资金量也有要求,一般几十万起。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比较熟悉的“狗股策略”,就是每年从交易所挑选出股息率最高的10只股票,每年年初重新调整。这个策略就是一个“红利10指数”的选股策略。按照这个策略来挑选股票,也就是自己DIY了一个“红利10指数基金”。你就是这个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了,还不用交管理费。
指数这种规则是永续的,知道了这个规则,就可以自己制作指数基金,这样在没有对应产品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类似的效果,也就变相实现永续啦。
大多数规模较大的指数基金能存在很长时间。部分常见的指数有很多的同类产品可供替代。实在不行可以自己DIY。通过这些方法,指数基金也可以近似变成一个永续品种。
总结
永续有什么好处呢?那好处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可以围绕指数基金构建终身的投资计划;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可以放心的投资,它总能撑到下一轮牛市的到来。
最大的一个好处是降低了我们的学习成本。一只运作良好的指数基金,我们可以“使用”它很长时间,不用担心它会消失或者规则大变。我们在指数基金上构建的“能力圈”,可以不断积累,甚至可以陪伴我们一生。像指数基金这样的永续品种,一次学习,终身受用,是非常适合精力不多的普通投资者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