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日报
2月7日讯,当前,越来越多的产品可以实现分期消费,“先消费、后付款”的潮流逐渐形成,我国万亿级的消费金融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以培养新消费增长点为目标,通过提供额度小、门槛低的消费信贷产品,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
节日需求高涨,推动消费金融驶入快车道
随着节前市民购物需求的增加,消费金融作用愈加明显,同时消费金融对于消费需求的释放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春节前夕,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90后”安庆小妹恬恬,在商场买了一件漂亮的羊毛大衣作为自己的新年礼物。但与往常不同的是,恬恬是通过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分期贷款的形式来购买的。
“我刚刚参加工作4个多月,现在还在实习期,收入不高。之前心仪这件大衣好久了,但是1500多元的价格让我一直没舍得买。今天商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分期付款购买,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下啦。这样我就可以美美地过春节啦。 ”恬恬说,“我在春节后工作就转正了,还款压力不是太大。 ”
捷信消费金融是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4家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之一,其安徽公司负责人介绍,仅在2016年圣诞促销两天期间,其线下商品贷业务额就突破了1400万元;元旦促销三天,捷信的线下商品贷业务额更是达到近6000万元,显示了皖人巨大的消费潜力。
小额信贷门槛低,中低收入者“触手可及”
与传统的银行消费信贷相比,消费金融更加注重小额、可获得性,贷款对象常常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或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贷款余额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20万元”。专业消费金融公司是传统商业银行的重要补充之一,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一般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之间)、审批速度快(通常1小时内决策)、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服务时间常常延长到下班后或周末)等独特优势。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当前国内消费信贷的客户以初入社会、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六成客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装、教育、旅游等。 “这一部分人群超过一半的客户信用卡额度为0元,可见,在信用卡额度有限或者没有信用卡的情况下,消费信贷为客户实现提前消费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
行业发展迅速,安徽市场广阔
2016年,消费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亮点,消费的增长占1-9月GDP增长的70%以上。而消费信贷在迎合国民消费需求升级、促进消费品产业发展及创新、服务居民跨期消费需求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广阔,尤其去年以来,全国消费金融公司紧抓国内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发展机遇,内生实力不断增强,行业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银监会数据显示,到2016年10月全国已经批准开业的消费金融企业16家,经营规模持续增长,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016年前三季度行业累计发放消费贷款1127.59亿元,服务客户数超过1568万人。5000元以下的贷款笔数是整个贷款笔数60%,真正践行了普惠金融。
华融消费金融董事长分析,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仅占信贷总额的18%,其中房贷占比15%,实际的消费贷不足3%,相比西方发达国家高达20%的消费贷占比,增长空间巨大。在经济转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消费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未来10年将是消费金融开展的黄金时期。 ”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