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消费金融牌照,就一定能玩的转?

文|未央网 消费金融行业资讯

12月30日讯,2016年可以说是消费金融元年。都说消费金融牌照难拿,但是今年已经有6家公司拿到了牌照,目前国内消费金融牌照获批的公司已经达到了20家,其中17家已经开业,并且还有多家正在筹备中。

(图片由消费金融行业资讯整理)

首先,消费金融牌照不是你想拿就能拿。最关键一点,得有钱且有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持牌系的股东列表里大部分都有银行持股的原因。跟据银监会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假如金融机构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不仅需要具有5年以上消费金融领域的从业经验,而且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我们先来看看持牌系中最老牌的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历程。

作为在2010年就首家拿到牌照的北银按说应是顺风顺水,今年却过的不太好。持牌系的金汤匙似乎光环已经渐渐破灭。2013年,西班牙桑坦德签署股份认购协议,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出资3.06亿元人民币,持有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的20%,并成为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战略股东。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还与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等8家国内知名民营企业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合计出让股权44.71%,是国内消费金融公司引进股东家数最多、入股比例最高、涉及金额最大的一宗交易协议。

而过去两年,北银也在不断创新,实践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新模式。2014年,北银“轻松e贷”上线,同年,通过日本同类消费金融公司的灵感,也开发了“开发高清视频自助贷款机”。客户可以通过高清视频与远程柜员实现“面对面”的沟通体验,视频柜员通过远程协助功能可以协助客户填单,控制交易流程,主动营销,实现了“无人网点,有人服务”。2015年北银消费金融分期商城上线。

但是,2016年北银过的显然不太顺心。6月30号,银监会给北银开出了150万的罚单,“当事人变相突破监管规定发放贷款;贷款管理存在严重问题,造成个人消费贷款用途不真实,部分资金被挪用;无合理理由和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上调贷款风险分类,资产质量严重不实。”

7月份,北京北京市海淀法院网和《中国经营报》也爆出来类似的消息,北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被中介的套现所困扰。即使是有牌照加持,消费金融公司也还是要和套现团伙斗智斗勇。

而14年年底成立的马上消费金融公司,走的发展路径却不一样。

马上消费金融的股东是重庆百货、中关村科金、物美控股、重庆银行、阳光保险、浙江中国小商品城等,直接有线下实体百货的渠道支持。之后,马上也在走强强联手的途径,在不同场景推出不同的“马姓”分期产品,和如新世界教育集团,电信翼支付甜橙金融,重庆中旅,重百电器这样的强渠道合作,推出“马游游”、“马修修”、“马美美”、“马学学”等分期产品。2016年9月,马上消费金融完成了新一轮增资扩股。据悉,增资扩股前马上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为3亿元、总股份数为3亿份;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达到13亿元,总股份数为13亿份。

值得注意的是,马上现在也开始切入红海一片的3C领域。这次,它也采用和之前类似的打法,和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联手打开局面。12月15日,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据了解,此次双方的合作将从移动4G终端销售开始,由马上金融为购买手机的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

看完了“年长”的消费金融公司,让我们来看看“年轻人们”怎么玩。

12月21号,内蒙古银监局批准包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注册资本金3亿元。其中,包商银行出资2.208亿元,股权占比73.6%;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出资0.78亿元,股权占比26%;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出资0.012亿元,股权占比0.4%。

可以看到,今年新成立的消费金融持牌系公司,如长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上海尚诚消费金融等,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股权构成模式: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加上互联网公司和社会资本。

另外上海应该算是消费金融牌照的福地。不愧为金融之都,上海是全国唯一一个有两家消费金融牌照公司的区域: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和新成立的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那么,拿到消费金融牌照,一定是件好事吗?

消费金融,其实始终要回归金融的本质,即风险和规模。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经形成银行系、电商系、P2P系以及线上线下场景结合的互联网系四大系列。其中,银行系规模最大,也垄断了大多数的消费金融牌照。持牌系最大的优势在于,有银行作为股东,规模大,资金成本低。但是另一方面,却要面对更加严格的监管条例和成立要求。而且同样从事消费金融业务,小贷公司,或者互联网金融信息中介,同样可以胜任相同的角色。

另一方面,消费金融行业玩家的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或多或少都一样——中介套现。风控是这个行业的命脉。而目前,银行的征信报告还不能覆盖到每一位贷款申请者,仅仅和银行数据对接,事实上可能还没有P2P平台的数据来的广。

这时候,风控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比起牌照,面对实际场景的欺诈中,更加能一剑封喉。这也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和P2P转型的分期公司想要胜出的玩法,既然不能规模取胜,就需要跑的快,做的小而轻。不能广撒网,就需要和某几个渠道结合的更加密切。

还有一点有趣的现象,消费金融公司持牌系往往很有地域特色,往往在某个地区吃的透。而线上线下场景结合,往往却是推广一种分期模式,但在全国各地广撒网。这可能和很多持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发起方都是地区性银行有关。

那么,做消费金融,到底是有牌照好还是没有牌照好?面对实力雄厚持牌系的来势汹汹,互联网分期公司如何杀出重围?下一篇文章,笔者会推出3C分期公司的模式盘点,敬请期待。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2-30
有了消费金融牌照,就一定能玩的转?
文未央网 消费金融行业资讯12月30日讯,2016年可以说是消费金融元年。都说消费金融牌照难拿,但是今年已经有6家公司拿到了牌照,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