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第一财经日报 谢丹敏
12月28日讯,2016年的基金行业,尽管遭逢市场震荡、赚钱效应少的境况,但整个行业还是实现了稳步扩张。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11月末,境内108家基金管理公司合计管理公募资产8.74万亿元,较去年年末体量增长了3400万元。
截至目前,2016年基金发行规模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这也成为了过去一年行业规模增长的关键。然而,记者发现,1万亿增量资金中至少有一半来自于机构委外业务,且今年涌现大批委外定制基金,尤其是在11月份委外基金成立数量创出了历史新高。
在一些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进入2017年,公募行业的委外业务还将继续开展,但经历债市巨震、监管指导等之后,委外壳资源将有所减少,定制基金的高潮将有所回落;未来即便是大量FOF产品推出,也不太可能再创委外新高峰。
委外涌入公募
公募行业的委外业务资金来源于银行、保险、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在经济不景气、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下,这部分资金出于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考量,大量涌入公募基金等资管平台,并引发了过去一年定制基金的狂潮。
税收优势也是推动委外资金进入公募产品的一大因素。按照规定,投资者购买基金取得的分红收益无需缴纳增值税。
基金产品分红的力度也在增强。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以来截至12月11日,137只基金累计分红112.3亿元。尽管低于2007年同期188.9亿元的峰值,但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68.78亿元的分红规模。
即便不分红,一些定制基金盈利所得也并非一定要缴纳增值税。在2016年的委外定制基金中,定开债基占有较高权重。一方面是由于前10月的债券牛市影响,委外资金热衷在封闭期内加杠杆扩大收益;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在认购期买入基金并持有产品到期的话,盈利所得也能免征增值税。
按照财政部近日发布的一则通知显示,纳税人购入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等资产管理产品持有至到期,不属于金融商品转让。这也明确了营改增新规实施后,持有基金产品到期后将免收增值税。
此外,对于委外资金投资者而言,公募基金投资水平、专业度、透明度也明显优于自己的资管平台。
成年末排名关键
委外资金入市,不仅推高了公募基金行业的规模,同时也对基金公司的行业排名产生重大影响。
依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9月末,天弘基金、工银瑞信、华夏基金分列行业前三,对应的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8321亿元、5594亿元、5365亿元。天弘基金稳坐行业第一,工银瑞信则连续两个季度超越华夏基金,但领先优势仅有229亿元,老二位置归属仍有悬念。
公募资管规模4000亿以上的基金公司还有易方达一家。截至9月末,其管理公募资产4473亿元。3000亿以上的公募还有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公司年末的最终排位或许还要看委外的脸色。今年年末,受资金面异常紧张等因素影响,行业内货币基金遭遇大量赎回。基金公司不再像往年般冲量而是保住货币基金存量规模。另一方面,尽管针对基金公司狂发委外等产品,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要求控制发行节奏,但一些大型基金公司产品库里“存放”着数只获批产品,而年末收官之际,这些产品极有可能接力最后一棒改变战局。
据资讯统计,今年发行最大的7只基金均来自三家银行系基金。而这三家公司今年以来发行的新基金规模最少的也超过了500亿元。与此同时,委外资金还大量进入次新基金产品。一些基金以数亿规模成立后,短短几个月后,体量大幅扩张至数十亿甚至是百亿。
FOF可能并不被热衷
在11月份基金成立数量181只创出历史发行纪录后,12月产品发行出现了一定的回落。在债市面临巨震、监管指导委外产品等背景下,委外定制产品的高潮期过后,很难再有突破,或许将适度降温。
不过,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对FOF产品寄予厚望,设置了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才。证监会近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显示,已有21家基金公司集中递交了33只FOF基金申报材料,且均获得证监会受理。
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在营改增政策之下,委外机构投资者可能并不热衷于类似FOF这种产品中的产品。
财政部公布的上述通知第四条也明确规定,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的增值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上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部门总监对称,这一规定对普通产品影响不大,无论纳税人还是管理人纳税主体,都是就收益在纳税,但对于一些产品中的产品可能会影响较大。
该人士向记者举例道,比如A投资者买了B基金专户,但B产品在运作过程中投资了C基金。如果A投资者中途赎回,其取得的收益将遇到双重税收:首先,B产品投资于C的部分,若有盈利,将由C进行缴税;其次,A投资于B专户获得的收益,将由B来缴税。对于公募产品之间的投资,另有会计专业人士也对称,未来FOF、ETF联接基金这类产品都将面临双重收税的问题。
在债券市场巨震、委外收益率下滑的背景下,6%的增值税在机构投资者眼中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这或许意味着,委外资金并不热衷FOF等产品。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