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网贷行业而言,“12.2”是个重要时间节点。这天距离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公安部等四部委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刚好满100天,行业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令人瞩目的重大变化。
行业监管“从0到1”
8月24日出台的《暂行办法》,可以被称之为“完美的分隔线”,因为这标志着网贷行业实现了监管 “从0到1”的质的飞跃,一举打破了网贷行业长达10年 “无人监管”尴尬局面。
《暂行办法》按照“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监管原则,首度明确了网贷行业的监管分工:由银监会负责行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负责机构监管、工信部负责电信业务监管、公安部负责安全监管,以及网信办负责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的监管。这有助于消除行业多头监管、职责不清,监管漏洞的问题,网贷行业的监管已然清晰化。
“小额”带动平台业务转型
行业监管从无到有,并呈现越来越严的趋势,但网贷行业的发展并未因此而放缓,反而是延续了此前的凌厉走势。11月份,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超过三万亿元。
不过,网贷行业的业务类型出现了一些变化。《暂行办法》对网贷行业提出了限额要求,自然人的借贷额度不得超过20万元至100万元的范围,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借贷额度不得超过100万元至500万元的范围。
为符合监管的这一限额要求,网贷平台纷纷停掉了此前的“大单”业务,转而专注于车抵贷、小额信贷和消费金融等资产类别的获取,其中尤以基于场景的消费金融最受网贷平台的青睐。
银行资金存管加快
此外,这段期间网贷行业另外一个新变化是:网贷平台的银行存管对接呈加快趋势。根据《暂行办法》,网贷平台需在明年8月前完成银行资金存管的对接,目前离监管期限还有9个月,网贷平台与银行的存管对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据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最新统计,目前完成银行存管系统上线的P2P平台共有129家,不到正常运营平台的10%。这个数字偏小,但预计后期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加大。
理由是,我们从行业经验可知,网贷平台要对接银行资金存管,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对接期可缩短至3个月。也就是说,尽管时间较为紧迫,其他未接入银行存管的平台仍有机会完成银行资金存管工作。
合规的未竟之事
《整治工作》过后,行业监管有了明确的依据,合规方向变得清晰,行业的大量不利因素可被肃清,合规路上的“猪队友”会被清除出列,行业发展的环境得到净化,大大地减少了网贷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整治工作》的相关其他细则仍有待落地,包括行业的备案指引的细则、信息披露细则等,以及地方对《整治工作》执行细则还有待具体化。
- 蚂蚁国际任命首席创新官,加速推进数字化战略发展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