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刘信凤
12月6日讯,12月5日,市场期待已久的深港通正式开通,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必将载入史册。但深港通开通首日交易平淡,官方称之为“较为平稳”,缘何如此?笔者带你一探究竟!
先来看一下深港通首日交易情况。据深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深股通方面买入26.69亿元,使用额度27.11亿元,标的股票中464只发生交易;港股通方面买入9.02亿港元,卖出0.21亿港元,使用额度8.5亿元,标的股票中348只发生交易。官方称深港通启动首日“运行顺畅”。
从深港通额度使用情况看,截至收盘,深股通每日130亿元人民币的额度还剩下102.89亿元,余额占比为79%。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105亿元人民币额度则剩下97.41亿元,官方称深港通启动首日总体成交“较为平稳”。
深港通本身无总额上限,相当于为内地投资资者投资港股铺设一条“快车道”,。对于深港通开通预期市场已经渲染良久,但是深港通开通首日交易平稳,并未出现大额成交情况。笔者探析发现,直接原因是之前潜伏进港股的资金考虑利好兑现打算退出,而新一轮考虑进入港股的资金尚未进入。另外,险资尚未获批进入港股市场或为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深港通开通首日,恰逢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措辞严厉批评险资举牌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周一开盘后险资举牌股便全线重挫。可见,管理层从严监管险企投资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险资举牌概念股出现回撤。
险资一向“财大气粗”,险资举牌行为明显影响相关概念股走向,导致市场对保险资金参与深港通同样寄予厚望。但是,据中国证券网从一线市场了解的情况来看,保险资金并未参与到深港通启动首日的交易当中,目前仍在备战阶段。
追究保险资金缺席深港通首日交易的背后真相,并非主观上谨慎观望,而是尚待保监部门发令枪响。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今年9月份管理层已放开限制允许险资参与沪港通。但是对于险资是否可以参与深港通,目前管理层尚未明确表态。
日前,保监会某管理层人士对险资举牌和收购企业发表个人观点,他认为管理层对举牌态度相对宽松,认可其存在具有合理性,同时要有一定的监管;对收购则进行严格监管。可见,无论证监会还是保监会,已经关注到险资举牌所引发的市场风险,也在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可喜的是,从现实进度来看,近日中国太保旗下资管公司等已获得沪港通业务资格和深港通业务资格。因此,不少保险机构表示,保监部门放行险资参与深港通“也不会等太久”。
尽管当前管理层尚未明确表态,但是保险机构并未放松布局深港通的节奏。由于对放开港股通有所预期,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些保险机构已逐步通过QDII基金、港股通基金等形式,间接加大了港股配置和投资,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这意味着,一旦保监会明确放行险资参与深港通,获得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即可正式投身其中。
目前险资青睐的港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人民币贬值受益股,优选主营业务收入以美元、港元等升值货币结算的公司,如香港本地的地产股、公共事业股等;二是特色成长股,如科技股、教育股、博彩股等;三是高股息率资产,特别是金融板块的股息率仍有5%左右,是目前港股通途径下的加仓方向之一;四是精选符合内地资金偏好的中小盘绩优股,重点挖掘50亿至200亿港元市值的优质中小盘股。
一方面,险资举牌切实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利于缩减两地市场估值差异,另一方面,体量巨大的险资举牌行为,直接引导市场风险偏好发生变化,操作相关概念股走势,不利市场整体稳定运行。另据保监会某管理层人士透露,保监会拟于近期出台比较严格的政策制度,对一些险资举牌股票的投资行为进行约束。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