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金融报
12月6日讯,昨日,“深港通”正式开通。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由于受限于50万元的资金门槛,部分拥有丰富“深港通”标的产品、能够为投资者布局深港两市提供多元投资工具的基金公司受到青睐。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众多基金公司亦已开足马力,加速布局“深港通”领域。
47只“沪港深”基金年内落地
历经2年多的准备,“深港通”昨日正式开闸,标志着A股投资迎来崭新时代。“"深港通"的开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里程碑式事件,是互联互通的真正实现,将对三地资本市场产生深远的结构性影响。如果说两年前开通的"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的1.0版,"深港通"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连通世界的2.0版本。”前海开源基金拟任执行董事长朱永强表示,“目前直接参与"沪港通"及"深港通"的资金门槛为50万元,中小投资者可以借道基金,分享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及互联互通的成果。”
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47只“沪港深”基金成立。其中,11月份成立的超过10只。在上述47只基金中,混合型(高度灵活配置)占比最大,共有33只;股票型基金有12只;还有2只是低度配置。同时,目前还有20只“沪港深”基金正在申请发行。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博客,微博)认为,“沪港深”基金产品将对QDII产品形成竞争。“相比QDII基金,"沪港深"基金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申购和赎回。一般而言,QDII产品申赎时间需要七八个交易日,而通过"沪港深"基金,申购和赎回的效率将大幅提高,基金公司到香港买股票将更方便。”
另据了解,部分嗅觉敏锐的私募基金也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加快布局港股市场,试图掘金港股估值洼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可投资港股的私募产品已发行2401只,较去年总体发行量增长102.1%,涉及1495家私募管理人。其中,有超过52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提前布局“深港通”产品,最多的一家达到38只。
不过,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提醒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时,应避免盲目乐观以及对“深港通”利好因素的过分解读。一方面,由于“深港通”开通在市场一致预期之内,前期已得到较为充分的消化。另一方面,临近年底,市场仍将面临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应谨慎看待相关基金产品。
关注A股蓝筹股和小市值港股
对于“深港通”落地后对市场的影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线对A股刺激作用有限,难以复制“沪港通”的走势,甚至要防止利好兑现的风险,但中长期利好依然存在。具体到投资机会,目前A股蓝筹股和小市值港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受惠于"深港通"利多与保险资金积极入市,港股今年以来走势明显强于A股,但整体仍处于底部区域。同时,从估值来看,香港市场的股息率、市盈率等仍有显著吸引力,具备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尤其是"深港通"将新开放市值50亿元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给内地投资者,使香港小盘股的估值有望释放。”某公募基金投资总监表示。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相关小市值港股将边际受益于关注度提升,但是仍需精选。A股投资者转战港股时,一定要敬畏港股市场的“游戏规则”。此外,港股通增量资金以机构资金为主,这些资金更加偏爱低估值蓝筹股,建议投资者跟随主流增量资金的偏好,继续关注高股息股的机会。
另一方面,“深港通”的开通被认为将对A股蓝筹股行情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深港通"开通的确会对市场资金面产生一定影响。而从投资风格看,"北上"资金一般都偏好蓝筹股。因此,对深市的优质蓝筹是潜在利好。”矩阵资本首席策略师郭伟文表示,“因海外市场缺乏相关白酒标的,A股白酒上市公司具有强的稀缺性,"深港通"开通后,深圳市场的相关白酒标的有望率先受益,进而带动整个白酒板块上行。”
在众多的深港通受益概念股中,券商股也是重点板块。从2014年开通“沪港通”的经验看,“深港通”的开通将使券商股存在超额收益机会。数据显示,2014年11月10日证监会宣布“沪港通”启动,券商板块当日上涨4.3%,上证指数上涨2.3%。此后一周,券商板块上涨7.8%,上证指数上涨2.5%。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