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互金公司要不死在没牌照,要不死在花钱买牌照的路上。
前段时间36氪才报道过,监管对牌照的审核趋严,加上互金行业的生长,使得支付牌照和基金销售牌照供不应求,价格疯涨。
金融素来是个高门槛严监管之地,需要的牌照一大堆,正在宝宝们猜测下一张值钱的牌照是哪个时,传来了可能智能投顾也将需要牌照的消息。
今日早间,中国证券报报道,其从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处获悉,“面对智能投顾鱼龙混杂的局面,相关部门正在研究通过牌照制度对其规范管理。与创新型金融公司相比,大中型基金公司、资产管理机构可能通过相对简易的程序获得牌照。”
如果此事成真,互金创业公司们“觊觎”的牌照又多了一个,而且这个牌照还没法“收购”,因为是新的,之前没人有……
一牌未取,一牌又起?
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顾问”,一般指基于不同用户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通过自动化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从前,专业的理财服务付费高昂,一般只针对高净值人群。正如36氪此前介绍,智能投顾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技术扩大了金融的服务半径,降低服务成本,让大批中产阶级用户也能获得低成本低门槛的高质量理财服务。
这种商业模式兴起于国外, Betterment 和 Wealthfront 稍微有点风生水起,将智能投顾带进了大众视野,这个概念在今年俨然成了新风口。因果树、36氪报道过的量·财富和蓝海智投,都获得融资。
不过,市面上很多科技和互联网类型的创业公司做智能投顾,只是为客户提供了大类资产和基金配置建议,却没有办法帮客户一键购买或者自动调整。是个人都能看出这很影响用户体验,因为智能投顾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节省时间和精力。为什么创业公司不帮用户下单?
其实是因为政策所限。智能投顾如果要帮用户下单,就意味着可能要涉及公募基金销售,公募基金标的品类众多交易快捷,是大类资产配置的必选产品之一。可是正如36氪昨日报道,销售基金也是要有牌照的。智能投顾如果要提供类似一键购买、自动调整的功能,除非能跟直接或间接与券商、基金公司对接,否则就只能违规操作。
另外,即便是咨询和投资业务本身,是否合规也是有一定争议的,大家想想,假设某智能投顾只提供咨询服务,那怎么盈利呢?一旦收取咨询费用,那就带有了商业性质,跟传统金融机构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是不是略像,但提供这些业务的公司及相关从业人员,也是需要“证券与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牌照的。
中国证券网援引业内人士表示,社会上新兴的智能投顾公司中,仅少数是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相当多的公司没有上述投资顾问业务牌照。
因此,有观点认为智能投顾违反了证监会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但也有认为智能投顾提供服务的场景、方式和客户定位都与传统证券投资顾问不同,不能用传统规定去衡量。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员谭丰华就认为,智能投顾的监管需要用宽容态度和全新理念。
所以我们能看到,本来智能投顾的发展,就已经因为“缺牌照”而受到了限制和非议,要是再来一个,真是“一牌未取,一牌又起”。
智能投顾早已引起监管层注意
智能投顾正处风口,有浑水摸鱼之人不可避免,甚至有某些公司的底层策略设计根本只有“人工”没有“智能”,中证网采访的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智能投顾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认为这类公司只是借智能投顾的噱头卖基金。
监管层也注意到了类似现象,在今年8月19日,证监会召开例行发布会。
问曰:近期有不少互联网平台打着智能投顾、智能理财的旗号进行证券投资基金产品销售,但并未取得相应牌照,对此,监管部门有何评价?
答曰: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和注册取得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绩资格的机构,可以从事公募基金的销售活动,未经证监会注册,擅自从事公募基金销售业务的,证监会将依法对相关机构、人员进行查处。
所以说了吧,还是得有牌照、牌照,对此,也有已经取得牌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表示身正不怕影斜。
据界面新闻,互金公司盈米财富拥有独立基金销售牌照及基金代销牌照。公司内部从业人士针对证监会态度表示,监管对没持牌的机构表明了态度,并没有对智能投顾传递负面感觉,不影响“智能投顾”这一概念本身。
不过现在,监管管已经在研究通过牌照规范管理,无疑又加大了创业公司做智能投顾的门槛。
目前在国内做智能投顾的主要有三类,除了弥财、财鲸等创业公司,宜信、积木盒子等互金公司,还有天弘基金等的传统金融机构也逐渐开始布局该领域。跟监管层发放基金销售牌照的思路类似,与传统的大型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相比,创业公司在申请牌照时会通过审核的概率会更低。
拿铁财经的创始人徐志刚在接受中证网采访时表示,如果真的实施牌照管理却申请不下来,可能会将业务转向to B提供财富管理咨询。
本来已经有一大波智能投顾因为做不下去而且转向to B,加之智能投顾本就缺牌照,若然将来再加一个牌照,是不是智能投顾业务还是会让传统金融机构主导,科技公司只能沦为附庸?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