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证券报
11月30日讯,从全球资产配置看,2017年资金料持续“脱股入债”,股市则偏重防御。在日前深交所、港交所和中证登联合举办的“深港通论坛”上,申万宏源证券负责跨境和自贸区业务董事总经理黄海明表示,经过几年海外投资教育,境内投资人已意识到海外股市包括港股的风险并不比A股小,机构和成熟投资人将继续大比例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
黄海明指出,当前跨境固定收益投资呈现几个新特点。从实际操作经验来看,大部分出境资金仍配置在各类固定收益类产品中,保值目标高于获取收益目标。
从资金层面看,投资海外固定收益的合法合规资金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其一,通道类出境QDII、RQDII(已叫停)、QDIE、QDLP等。目前此类额度耗尽,通道价格飞涨至2.5%至3%,致使固定收益类产品很难借用。之前发行的产品到期不愿意清算而办理展期。其二,企业和机构在自贸区FT账户项下的资金。FT项下资金可直接投资境外市场,但这部分存款数量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自贸区内便利的ODI通道出境资金不可用于二级市场投资,只适用于跨境并购和PE股权类投资。其三,商业银行外汇自有资金(含部分理财资金)。其四,通过各种渠道已出境的资金。在过去一段时间累积的已出境资金,并没有获取特别好的投资收益,积极寻求新方向。
后二者为目前市场上最活跃的资金。另外也有各类通过内保外贷,或跨境股东贷款等形式出境的资金参与配置,但这类资金出境渠道原则上只适用于经常项目融资和并购融资,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并不合规。
从资产角度看,黄海明认为,由于首批QDII海外投资失利阴影犹在,多数初次涉外的投资人,选择中短期固定收益产品持有到期,他们是典型的风险厌恶型投资人,特征明显,偏好被动型产品。主动管理产品往往在国内过风控时就被否定,包括一些债基也不愿意参与。最喜闻乐见的产品是杠杆票据,底层是单一优先股或债券,最多是一个小篮子的债券组合。风险偏好在于对杠杆的追求,加大收益,但对产品本身特性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研究。典型的是优先股转股条件,如果在经济下行大环境中,个别银行集中出现资产质量风险,会造成双重打击。
大陆资金对于香港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延伸到债券市场。今年发行火爆的地方政府平台债,一级市场参与者全部是中资机构。这其中存在“信用利差”机会,境内投资人与境外投资人对于同一债券发行主体信用持不同观点。比如第一个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美元优先股的信达,标普评级BB,票息在4.45%。信达由中国财政部持股67%,在境内投资人眼中基本等同于国债信用,中国主权评级AA-,对于境内投资人来说这中间就有信用利差可以利用。
此外,还有一些非标业务的国际化也越来越吸引机构参与。例如类信贷证券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美元信贷资产机构化;收益权、租金证券化,海外租赁房产租金收益;并购基金海外加杠杆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