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嗅网
11月29日讯,消费金融是当前互金领域的热点,在企业降财务杠杆、居民升财务杠杆的经济预期下,消费金融在3C、教育、汽车、租房、装修等领域迅速发展起来,慢慢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消费方式。2015年以来,医美分期作为消费金融的新领域,有快速升温的趋势。
医美消费金融为什么会火起来,什么因素在吸引着资本的进入,发展中又有哪些难点?
多家公司通过各种路径切入医美消费金融
11月23日,此前主要做蓝领3C消费分期的的买单侠宣布切入医美分期领域,并首次披露了医美分期的合作机构,包括美莱医疗美容集团、上海华美整形、艺星整形、薇琳医美、丽都集团等近百家医疗美容机构。在之前的9月份,买单侠已经推出医美分期行业的金融服务平台“星计划”。上线一个多月,交易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合作商户超过200家。
此外最近也有媒体报道称,有莆田系医院与百度金融合作,借助百度消费金融产品“百度有钱花”推出医美分期服务,最高可贷15万元。百度有钱花此前在教育、家装分期领域着力较多,此次合作可以看做是百度金融在医美领域的发力。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医美消费金融产品在市场上捉对厮杀。从2015年年中开始,美分期、丽分期、每美、美眉分期、云贝分期、易美分期、Vivian分期、易美建、么么贷、丽人贷、51人品、小牛、麦芽、新氧分期等都在跑马圈地争取市场份额。
一句话,医美消费金融越来越火,市场正在迅速由蓝海走向红海。预计下一步还会有大企业进入。例如蚂蚁花呗目前已经支持医疗分期,未来有一天或许也会做医美分期业务。
医美消费金融兴起的商业逻辑
医美消费金融为什么火起来?风口渐进,市场条件逐步成熟。
首先,医美行业本身是个规模庞大且增速可观的市场。这些年社会对医美的接受度在提升,以前很少有人主动说自己接受过医美手术,现在则有很多女孩在医美APP上分享自己的医美经历。医美生态在改变,行业逐步摆脱小众的局面,规模正在爬坡阶段。
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到2015年,国内大约有5000家活跃的医疗美容机构,医美市场规模500-1000亿,近几年行业增速达到20%-30%,高于传统医疗行业平均增速。智研数据中心的数据也显示,我国医美行业未来5年内收入增速有望维持在25%以上,2017年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可超千亿。一个规模不断成长的领域显然是消费金融比较好的资产来源。
其次,医美客单价相对较高,用户存在分期支付的需求。目前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价格在3000-8000左右,手术类医美项目价格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少数项目价格更高。医美消费相对于3C、信用卡账单等领域来说,更有分期的需求。未来如果医美接受度越来越高,普通用户大量参与,则分期消费的机遇会越来越大。
另外,从医美消费金融的产业生态来讲,求美者、医美机构、医美消费金融机构具备相互需要、相互扶持的关系,求美者有医美服务和消费分期的需求,医美机构一方面需要分期服务来降低其客户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医美机构希望利用消费金融机构的客户积累,降低获客成本。目前的医美市场格局非常分散,中小机构获客成本非常高,有数据称其销售收入30%需要用于营销,而单个用户的获客成本可能达到五六千元。消费金融机构如果已经完成了一定程度的用户积累,可以引导部分用户转化为医美消费者,对医美机构会比较有价值。
对于医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则需要依托医美机构的推荐来拓展分期业务,目前做医美分期的公司很多,医美机构和医师向用户推荐分期服务,也是医美消费金融机构拓展分期市场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医美机构和消费金融机构之间有相互引流的需求与可行性。
这样,求美者、医美机构、消费金融机构彼此之间能给对方带来价值,这个市场也就容易迅速做起来。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资产荒之下,大量的资金追逐少量的优质资产,蓝领的3C消费都已经开始被大量开发,针对医美做消费金融也就不难理解。
医美金融与其他消费分期的不同之处
当前的消费分期主要集中在3C消费、教育、家装、租房、旅游等领域。与这些领域的分期业务相比,医美业务及分期业务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客户群体主要是女性。2015年度医美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整形用户以女性为主,占比达83%。而一些医美社区、电商类APP如新氧用户中也有八成是女性。也就是说,医美用户大概八成是女性,这是明显不同于其他消费领域的地方。
普遍认为,女性信用状况在整体上好于男性,例如有信用卡行业人士表示,女性的信用普遍比男性好,比如最重信用的信用卡,女性欠贷情况远比男性少,这是业界公认的一个普遍现象;宜信CEO唐宁也曾表示,根据宜信的数据研究,女性的信用比男性要好,这也是国际上认同的发现;芝麻信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老赖)数据制作的国内首份老赖大数据画像显示,男性老赖约占老赖总人数的四分之三,是女性老赖的三倍。
客户主要是信用较高的群体,这是医美消费金融的显著特点。这种特点对于行业风控是一大福音,有利于将行业的风险控制在较小水平。
第二,来自客户的恶意欺诈风险相对于其他消费分期领域会略小一些。一方面,消费金融机构的钱直接支付给医美机构,求美者不会拿到款项,套现风险较低;另一方面,批贷后会有美容或手术等环节,这对欺诈者是不小的成本。消费金融机构可以把握好这一环节的信息来防止欺诈。当然,理论上也存在求美者与医美机构合谋来欺诈的可能性。不过对于正规的医美机构而言,这种行为得不偿失,如果一家医美机构出现多次客户欺诈骗贷行为,消费金融机构肯定会减少合作。医美机构长远发展必然受损失。消费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精选合作伙伴的方式来防止这种欺诈风险。
第三,从行业竞争上来说,医美活动主要集中在线下,BAT之类的大企业在医美领域也没有明显的场景优势,各类企业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线上,在3C、旅游等消费领域,大型电商平台、OTA等有场景优势,切入分期比较通畅。但各类大企业基本都很少有医美消费类场景,行业的进入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大家都需要与医美机构合作来拓展业务。因此该行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医美分期领域的创业企业相对于3C、旅游等领域也会有更多机会。
医美消费金融机构面临的难点
医美分期还在发展初期,前路还有不少障碍需要去克服。
首先,医美行业存在的手术纠纷、效果不达求美者预期等问题会成为风控隐患。医美手术存在风险,医生技术水平欠佳、未征得求美者同意而在手术中忽略了受术者的要求、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或极力鼓动就医者做美容手术等行为都容易导致纠纷。另外,医美效果达不到求美者的心理预期,也会导致纠纷,而纠纷的结果可能是求美者拒绝还款。这可以说是医美消费金融最大的风险来源。
消费金融机构毕竟只是金融服务提供者,对于医美手术水平无能为力。所能做的只是在放贷前通过技术、线下调研等手段筛选可能出现纠纷的求美者,但其有效性有待于市场验证。
其次,消费金融机构依赖医美场景,依赖医美机构的推荐,而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医美分期机构,都在对接医美机构尤其是影响力较大的医美机构,分期服务之间也缺乏足够大差异性,这就使得消费金融机构对于医美机构有较大的依附性。为此消费金融机构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营销成本。
另外,行业规模以及用户群体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应该看到,市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由成本较低的微整形来推动,客单件也逐渐走低。《新氧2015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微整形消费需求频次正在成倍增加,肉毒素和玻尿酸因其创伤性小、恢复期短、成本低等特点,成为最有潜力的微整形项目,销售量一直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微整形市场价格逐渐由6000元下沉至600元。客单价的降低,越来越接近求美者的一次性可支付能力,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期业务的吸引力。
总体来说,消费金融机构是医美市场的助力方,不是主导者,所以医美分期消费能做到什么程度,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对医美的接受程度以及医美技术水平的提升。接受程度与技术水平上升,社会对医美的需求越来越大,总会有一定比例的用户选择分期,分期的机会也就会越来越大。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