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上海证券报
11月25日讯,临近年末,银行理财资金又一波招标高峰到来,不少公募基金团队将面对开拓市场和管控风险的矛盾。大批基金开始涉足所谓“收益增强组合”的管理。其实质就是在债券组合的基础上附加部分股票、转债等权益类投资。
当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多,而适合投资的资产越来越少时,基金经理的选择无非两个:一是关闭申购暂时离开市场;二是继续接受投资,并进入更高风险的投资领域。
后者正是过去一段时间,基金界发生的事情。
临近年末,银行理财资金又一波招标高峰到来,不少公募基金团队将面对开拓市场和管控风险的矛盾。大批基金开始涉足所谓“收益增强组合”的管理。其实质就是在债券组合的基础上附加部分股票、转债等权益类投资。
“纯债组合无法满足银行的收益需求,现在的做法就是增加权益类品种,希望通过权益品种的投资提升收益。”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说。
“现在是银行劝说机构增加股票投资规模,但这样的做法肯定增加了组合净值的亏损概率,这和银行理财要求的绝对收益的大方向不太一致。”另一家资管公司的市场总监如是说。
更多股票=更高收益?
“还是必须投股票。”老李在反复的权衡比较之后,做出了选择。作为一家公募机构的固定收益总监,他近期一直在琢磨如何能完成客户4%以上的年收益率需求。从债券到可转债、可交债,再到打新、参与定增,老李的组合品种不断增多。最终,风险波动率更大的股票还是在年末走进了老李接受的委外资金的总盘子里。
“投资权益类品种(股票),对债券基金经理来说难度不小。但是市场倒逼到这个水平,大家也只能往里跳了。”老李对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银行对委外资金的收益要求在4%上下,财务公司、保险等机构对明年的收益要求更高,通常在6%附近。机构人士直呼“压力山大”。在此背景下,基金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品种进行多元化配置成为普遍选择。
由此,基金公司创设“固定收益+”产品在过去一段时间蔚为潮流。
所谓“固定收益+”,指的是传统的债券资产外,增加一定比例的其他资产。除了传统的A股,申购新股、量化投资、参与A股定增、商品期货投资、港股投资等都是基金正在往债券组合里加的“料”。
其中,A股的绝对收益策略是最容易被添加进债券基金的资产包里的。但它的操作难度委实不小。
“股票投资水很深,并没有太多真正的低风险投资方法,”一位投资总监说:“比如,买价值股票就低风险了么?分红高点的股票就低风险了?低估值就低风险了?善于做波段的投资经理能保证每年都挣钱么?”这些都是考验。
港股市场则是另一个风口。业内信息显示,在近期发行的多只沪港深基金中,都可以找到委外资金的身影。
“之前委外资金在我们这里投资的多是纯债基金,现在有些已经开始通过沪港深基金投资权益市场了。”深圳某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深交所日前也正式下发文件,同意开通博时基金、创金合信、华宝兴业、景顺长城、南方基金、申万菱信、招商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港股通业务交易权限。一批具有针对性投资的基金产品次第亮相,瞄准的“风口”正是中小盘港股。
“我们即将发行的产品就是为委外资金量身打造的,机构比较看好港股市场的绝对收益机会。”上述深圳基金公司表示。不少机构,因为港股的估值较低而对进军港股市场格外有信心。
基础市场已在变化
这边厢银行理财资金的奔涌,让基金业沉浸在“对接委外”的亢奋情绪中。那边厢,主要的投资市场已经悄然出现了变化。
11月8日,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正在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引导其加强自律管理,保持审慎经营。其中就包括正在着手研究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中的广义信贷指标范围,引导银行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
回过头看,过去两年债券牛市与委外资金大举入市紧密相关。银行从非标资产向标准化资产的投资迁移,再加上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基本面配合,是债市过去两年走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的重要原因。
然而,随着经济基本面的变化,银行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预期,债市基本面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不少从事债券投资的私募开始通过国债期货、CDS等工具对冲避险,这也为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债券市场的委外资金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
“央行明确了要着手研究将理财资金纳入广义信贷,短期影响不好评估,但是对市场预期已经有了影响。”某券商委外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预期委外资金流入减少,债市近期已经出现了较大调整。
事实上,随着经济数据好转,经济基本面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国金证券(600109,股吧)通过研究三季度数据发现,企业盈利连续回升,这是从2008 年出现快速下滑以来,连续第3个季度回暖。
“企业盈利改善一方面得益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价格回暖,另一方面说明需求侧有一定好转。我们认为,ROE的回暖至少将维持到明年上半年。企业利润回暖一方面封杀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大幅下行,制约利率下行空间;另一方面,对于股市基本面有一定支撑,提高风险资产吸引力。”国金证券称。
市场人士进一步表示,近期出炉的PMI、CPI数据都可以证明经济正在回暖,这都对债市是利空。此外,理财资金纳入广义信贷的预期以及年底美元加息,都将带来流动性边际收紧,或许进一步提升了债市调整的概率。
“冒险之旅”能行多久?
由于充足的流动性推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在近年出现风险偏好上升的趋势。而这个趋势,短期内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
来自业内的信息显示,作为资金输出方,银行的投资管理部门,近期不仅没有放慢委外的步伐,相反还在进一步拓展委外资金通向权益类资产的渠道。
部分大型银行正在通过两个渠道拓展,一方面,对于前期已达成合作的投资机构,增加规模,提升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的工作一直在加快实施。
另一方面,围绕着近期兴起的“权益投资”需求,不少银行正在推动其机构“投资白名单”的扩增,也就是说,部分商业银行还在增加它的投资受托机构的范围。
于是,依然有不少基金公司放言“明年将是委外大年”。
不同的声音也有。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规模角度看,一旦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宏观审慎评估中的广义信贷指标范围,表外理财规模大概率将放缓,委外投资的增速也将受到较大影响,这个状况或许在明年就能看到。
该人士预计,由于表外理财受到的监管少、可加的杠杆高,因此收益率通常要高于表内理财。近年来表外理财的规模远高于表内理财,约占整体银行理财规模的70%。表外理财的监管新政一旦实施,对这个格局将有重大影响。
海富通债券基金部总监陈轶平认为,新政可能会刺激基金公司降低对委外资金的依赖度。“从目前来看,银行资产的配置需求与当今经济发展状态是匹配的,单纯地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并不会给整个态势带来大的扭转。但是,如果委外规模增速明显下降,公募基金行业可能会减少目前对委外资金的强烈依赖,寻找下一个新的产品模式。”
兴业证券认为,理财资金扩张是今年“债牛”最重要的逻辑。对理财资金的监管趋严之后,流动性的风险由利率债市场传导至信用债市场,进而导致信用债被抛售。而由于所有资金的源头——居民的资金已更偏向追求稳定的收益,这些被抛售的信用债(或者说风险)可能没有资金愿意承接,这是信用债所面临的更大的风险。
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主任王群航认为,政策突变、经济好转和权益市场转牛,都有可能造成委外资金增长势头告终。
“上百家银行可以看作一致行动人,一旦有政策出来压缩委外规模,不排除出现大额赎回的可能。”王群航表示:“另外,一旦经济好转,实体经济的资金不再流向理财资金,也会导致委外规模缩小。”
除去资金面的延续程度成疑,个别受托机构的管理风险,也在资产的高速增长中有所暴露。
据悉,由于涉及多类别资产的管理,目前不少委外定制基金开始增聘基金经理,由两个或三个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只基金,分别担纲不同方向的投资。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基金能够得到更专业化的管理,弊端也很明显,一个基金的组合被分割成了几块管理,谁也不会对基金的整体表现负责。
另一个做法是,安排一个基金经理(通常是债券基金经理),统一负责基金的投资,由权益投资部安排基金助理或研究员,承担该基金的权益类投资。
但后一种做法的后遗症是,由于不挂名,权益投资团队不太可能配置最好的人才来承担助理岗位,这种做法的业绩波动性堪忧。
总体上看,基金委外投资的风险偏好上升之路能走多远,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果解决不了基金公司管理能力的适应问题,无止境的高速扩张带给行业的未必只是喜悦和福音。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