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刘信凤
11月24日讯,年末临近,离基金业协会规定的“保壳大限”仅剩一月有余,众多尚未取得资格的私募机构为成功保壳开始寻求捷径,挂靠一时风起云涌。针对私募业内挂靠乱象,基金业协会明确发声,禁止挂靠!这让私募如何是好?
起因需从年初说起。早在2月5日,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要求,“已登记私募管理人,请自查高管是否取得从业资格,并在12月31日前提交高管资格重大事项变更申请,完成整改。逾期未整改,协会将暂停受理私募产品备案申请等。”眼见大限将至,尚未符合要求的私募机构急于找到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挂靠,以期保壳成功。
其实,挂靠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不仅因为私募机构有需求,还因为部分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也在推波助澜。原来,通过考试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并非一劳永逸,该资格只有4年期限,很多取得资金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并未从事基金行业,无法注册成为从业人员,他们担心自己辛苦取得的资格4年后被取消,也急于寻求合适私募机构挂靠,以期取得基金从业资历。
针对业内愈演愈烈的“挂靠风”,基金业协会明确表示,挂靠行为违反《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属于“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基金备案及其他信息报送中提供虚假材料和信息”行为。
针对挂靠行为的具体惩处方式,基金业协会严正声明,一经查实,对于个人,将记入个人诚信档案,视情节严重程度,采取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取消其基金从业资格等纪律处分;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将公开谴责,并将虚假填报情况进行公示,情节严重的,将暂停受理其基金备案,撤销其管理人登记。总而言之,禁止挂靠!
此外,据业内律师分析认为,挂靠行为还存在法律风险隐患,基金业协会要求取得从业资格的岗位,一般是私募机构当中的法定代表人、风控负责人等比较重要的岗位,而私募机构一旦出现问题,挂靠人员也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而且如果挂靠期间遭遇投资者投诉,挂靠人员也会面临处罚,包括取消资质、列入黑名单等,这些都将对挂靠人员之后从事证券行业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笔者查悉,目前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约50%。尤其随着考试科目设置不断完善,9月新增科目三作为考试内容后,考试通过的难度也在逐步加大。这也是当前挂靠风行的原因之一。挂靠不可行,已经取得资格却未在私募任职的人员仍有后顾之忧。
对此,基金业协会刚柔并济,公开表示已通过考试但未在基金行业机构任职的,不必找机构“挂靠”,可以先由个人直接向协会申请基金从业资格注册,在相关机构任职后,由所在任职机构向协会申请变更。据悉,协会从业人员管理系统正在完善相关功能,预计于2017年一季度完成系统升级,届时将全面开放办理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人员从业资格注册。如此一来,后顾之忧解除。
但是,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私募机构又该如何是好?目前来看,最好的应对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今年的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实际上还有两场,分别安排在1月26日、12月17日,这相当于私募机构还有两次翻身的机会,如果调整心态,积极备考,还有50%的概率通过考试。借此一举成名,站上巅峰。还等什么呢?希望已经近在眼前,赶紧去备考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