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蚂蚁正在扩大自己的产品范围。从最初的余额宝,到去年的招财宝和今年的蚂蚁聚宝,产品已经从单一的货基,扩大到理财、借款、保险等产品,以及基金。后续仍然会大量引入专业金融机构的服务,包括业务和资本两个层面。
11月21日,中国保信和蚂蚁金服联合对外宣布,双方已达成战略合作。
同日,蚂蚁金服、中华保险与内蒙古科尔沁牛业(以下称“科尔沁”)联合宣布,三方就供应链金融方面达成合作。蚂蚁金服将与中华保险联手,为科尔沁的大型养殖户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并整合天猫生鲜、农村淘宝等阿里系生态力量,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新金融、新零售服务。
过去一年,互联网企业在保险业务上动作频频,尤其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四家齐聚互联网保险业,意味着继银证之后,保险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下一个抢滩阵地。
不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平台
一家是由保监会直接管理的中国首家保险大数据公司,一家是互联网保险平台,两家公司都以数据见长,合作的领域肯定也和数据有关联,两方这次都很看重在健康险领域能做出一些创新。
支付宝此前推过一个项目,叫未来医院,把挂号和付费等搬到了网上。这次和中国保信一起,两边会尝试连接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打通患者、医院、社保、商保之间的链路,大幅简化理赔流程,提升理赔体验。
车险领域,双方也有计划有所动作。车险方面,众所周知,行业有个很大的痛点在于欺诈成本非常高。所以,中国保信和蚂蚁金服的合作,也是致力于改变车险欺诈这个痛点。
在车险上,如果中国保信和蚂蚁金服一起来做反欺诈,蚂蚁金服应该会把自己的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拿出来,比如图像识别定损和个人信用等。按照官方披露的信息,双方会共建车险和名单库,优化反欺诈模型等,让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识别与区分用户的优劣。
蚂蚁和中国保信,本身都不是保险公司,但都希望做保险平台。
供应链金融可以让资金流动得更快
今年5月以来,蚂蚁金服已经与易果生鲜、蒙羊集团、正邦集团、益客集团等数家农业龙头企业达成类似合作。 切入供应链金融,最关键的诀窍就是抓住这些核心企业,农户在产业链中是作为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作为下游的核心企业更具有把控力,应付账款可直接用于偿还农户自身的借款。
农牧企业科尔沁在牛肉销售上较早的布局了“线上+线下”全渠道零售体系,今年,科尔沁牛业的天猫旗舰店双11单日销售额高达2208万元,排名全网生鲜行业第一。科尔沁总经理王征涛表示,“新金融”的加入进一步为农牧产业链上的现代养殖合作社解决了最棘手的资金问题,确保从产到销的整个产业链顺畅。
阿里以电商起家,但经营触角不断向金融领域延伸。据知情人士透露,马云将阿里的业务理解为“铁三角”,第一块是电子商务,其次是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第三块核心业务就是菜鸟网络。
2013年,阿里首次进驻保险业,在成为众安保险的第一大股东后,不断有消息传出马云开始在保险圈搜索合适的保险标的。期间,阿里将持有的众安股权转让给蚂蚁金服,蚂蚁金服正式涉足保险业,这一公司曾对一家德国财险在华全资子公司感兴趣,但最后并未进入实质谈判阶段。
今年7月,阿里金融云与易保全面合作推出全球首个互联网保险云平台,阿里金融云总经理徐敏预计,6个月之后,也就是2016年初,阿里金融云将会覆盖到全国2/3的保险公司。有媒体称,马云已同时向保监会申请寿险牌照,还有意投资财险公司。
这一消息随后得到了佑证:蚂蚁金服公布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台湾国泰金控在沪全资子公司国泰财险。
国泰财险成立于2008年,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8亿元,目前已经在上海、江苏、福建、厦门、广东、浙江、山东、青岛、北京、四川、湖北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其股东包括台湾国泰人寿和台湾国泰世纪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各持股50%。而这两家公司同属国泰金控旗下。今年前7个月,国泰财险实现保费收入3.6亿元。国泰财险表示,今后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保险业务将成为国泰财险重点关注的方向。
种种迹象表明,手握海量数据和客户资源的阿里,已不再满足于只为险企等金融机构“铺路搭桥”。(文/芳华)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