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缺钱,战略又超前。其从一家二流视频网站起家,在资本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助推下,扩张为目前拥有三大体系、横跨七个行业,涉及上百家公司和附属实体的大型集团。过去四年,乐视网股价涨幅达535%,市值最高曾到达1526亿元人民币,与整个乐视集团资本交易频繁。外部人看不懂乐视,在乐视内部,即使是部分高层人士,对这家公司的的了解也很有限。
乐视承认资金链紧张,“告别烧钱扩张,聚焦现有生态”的决策刷了屏,贾跃亭的“罪己诏”并没有挽救乐视网股价。
乐视的七大生态,杂糅了电视、视频内容制作、云计算、电动汽车等多种业务,实质是围绕汽车和电视展开,不砍掉不必要的支线,很容易陷入泥淖。对于贾跃亭来说,缺钱并不为惧,“烧钱”也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人相信“把海洋煮沸”的故事。
为了搭建乐视生态圈,乐视砸100亿造车、逾30亿收购酷派股权、补贴1700万部手机……对于备受争议的乐视汽车,贾跃亭誓与特斯拉一较高下,态度异常坚持。总的来说,“补贴换用户”的模式,将乐视引入深渊。
盘子铺太大,资本决策出了问题,告别烧钱扩张,势在必行。
注定不会轻松的任务
更被外界所关注的,是贾跃亭在11月6日的公开信中首次确切地承认,乐视的资金链存在问题,“粮草供应不及时,后劲已经明显乏力。”而在贾跃亭发布内部信后,有乐视内部员工也表示,公司现在在项目预算上控制比较严格。
贾跃亭表示,一方面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他个人对乐视其他业务的资金支持不足。另一方面乐视的融资能力不强,方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外部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快速放大的资金需求。
三季报已经显示出乐视网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前三季度乐视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75%。但公司同期的营业收入却较去年同比增加了100.54%。而相对收入增长而言,乐视网当期的销售费用同比增幅达160.07%,管理费用同比增幅达到88.04%,而财务费用增幅则高达197.92%。
被贾跃亭强调供应链没有问题的电视业务也依然处于越卖越亏的状态。半年报显示,乐视致新当期亏损5687.33万元。而在2015年,乐视致新的亏损一度高达7.3亿元。此外,三季报显示,今年9月末乐视网存货较2015年末增长62.28%,达到18.48亿元,乐视网称,存货主要是终端产品。
贾跃亭在11月9日的投资者会议上宣布,今后他将把更多精力投入上市公司,争取上市公司在2017年实现全面盈利。而这显然也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
乐视汽车还有一个很大的“窟窿”?
Faraday Future(下称FF)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4月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宣称其正在研发的电动车将于两年后下线,产品对标特斯拉。FF在2015年成为乐视汽车的战略合作方,乐视宣布向其投资10亿美元以共同建造乐视在北美的超级汽车工厂。有多个消息源称,贾跃亭已经实现了对这家公司的控股。乐视此前在发布会上透露,明年1月乐视战略合作伙伴FF首款量产智能互联电动车将正式发布。
10月25日,汽车媒体Automotive News爆料称,乐视汽车在美合作公司FF拖欠工厂建设承包商Aecom工程款,其中9月份拖欠2100万美元的工程款,10月和11月应付款项为2530万美元和1180万美元。当日,FF中国回应称,FF和Aecom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牢固。信中并未直接回应欠款问题。
另外一笔资金缺口来自对Vizio的收购。到目前为止乐视只支付了6亿美元预付款,剩余14亿美元尚未到账。
仅从上述几笔款项计算,乐视在未来几个月内的应付账款约为239.6亿元人民币。但由于其中付给Vizio的14亿美元结算日期是可以协商的。所以乐视目前最急需解决的资金缺口还是手机的100亿人民币。
贾跃亭给出了三种解决办法:内部筹集资金;外部融资;结束烧钱模式,产生正向现金流。
乐视目前各个业务线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乐视体育有大量的体育赛事版权需要支付高额余款,据体育新媒体懒熊体育报道,乐视体育有超过60%的版权费未按时支付;刚刚发展起来的乐视金融业务急需获取支付牌照,而目前支付牌照价格在几亿到十几亿不等;乐视影业CEO张昭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坦言,“有很多钱,但是有太多地方要花。在美国、印度、香港都在采买版权、做内容。国内要做电影、网络自制剧、综艺节目,这投入大了。”
其他子生态更多是一次性投入,并且多数有较为清晰的盈利预期。但汽车是个重资产行业,周期长、成本高。乐视汽车业务中,贾跃亭个人已投入100多亿元、外部融资72亿元(10.8亿美元),汽车未来还需要100-200亿元资金投入——当然,这只是最保守的估计。
贾跃亭说,目前乐视汽车在美国每个月人工成本就在2000万美元左右,一年研发需2-3亿美元,另外设备和零部件的采购,以及工厂的资金。这三块资金加起来需求量非常大。
对比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其自2008年第一台车下线交付以来,至2016年Q2,特斯拉共亏损27亿美元,直到2016Q3才实现了2187万美元净利润,而这家公司已经成立了13年。这意味着在汽车这个行业,从投入到量产到盈利,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同时,2015年10月乐视汽车还以7亿美元购入了易到用车70%股权。易到用车每个月需要烧1-2亿人民币以和滴滴竞争,并且看不到烧钱结束的那天。“易到这个充一百返一百二的模式很危险。这意味着一个很大的资本窟窿。
按照易到每天100万单,高峰时期每单补贴7块钱计算,其一个月要烧2.1亿,还不包括其他运营、人力等成本。
一直以来,都有观点认为乐视生态的各个业务是互相补漏洞,“左手换右手”。根据懒熊体育报道,目前乐视体育的资金链紧张,或是因为乐视把资金挪用到了汽车业务中。
贾跃亭在采访中承认,除了上市公司封闭之外,两个非上市体系的资金(LeEcoGlobal、乐视汽车)一定程度是打通的。“我个人投的钱其实是可以调整的,有些投到LeEcoGlobal而有些投到汽车,哪边紧张的时候就把这块的钱抽出来。”他说。
但事实上,说乐视汽车“挪用”其他业务资金的说法不一定成立。集团公司间有多种方式彼此融通资金。有多种合法渠道可以调用资金,比如,乐视体育可将其存款质押给银行并给乐视汽车做担保,乐视汽车便可以再从银行贷款;或者贾跃亭个人股权质押得到的资金提供给乐视汽车;等等。
但这样彼此融通资金,在乐视的生态体系中,各个子公司之间就很难设置风险隔离机制,一家公司的财务困难会传导给其他关联公司,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由此可见,贾跃亭说的有防火墙,是指各个公司之间成本收益核算是独立的,但资金来源不一定是独立的。
继续恶化还是涉险过关?
其实,即使乐视网遭遇兑付危机,贾跃亭的命运也不会太悲催。因为,他早已为自己安排好退路。
贾跃亭在回应“乐视为什么会缺钱”时,曾把乐视的资本结构详细描述了一番。
其资本结构共分成3个部分:一是上市公司,即乐视网;二是LeEcoGlobal,就是乐视的非上市公司体系;三是汽车,因为汽车是一个独立的子生态。
贾跃亭表示:“乐视的LeEcoGlobal,也就是乐视的非上市公司体系和汽车的资金有一定的关联性。前期都是我个人投资,因为我的理念一直是不倡导过早融资,也不倡导过度融资,所有的业务都是前期我个人的钱先投,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去融资。”
2015年牛市期间,贾跃亭先后减持乐视网7.29%股份。粗略统计,贾跃亭共套现80亿元至100亿元。
此后,贾跃亭在美国内华达州买地建厂,投资了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FaradayFuture),对外宣称总投资10亿美元。按照贾跃亭在内部邮件的说法:“陆续花掉100多亿元的自有资金。”
“套现金额”、“美国投资金额”、“个人承认花费金额”——这3个数字基本相当。这表明贾跃亭已经成功地将A股上市公司套现的资金放到了美国。
但必竟,作为非重资产类公司,乐视网的直接资产负债率高达65.72%,再加“欠款门”、股价持续下跌、现金流恶化等风险,贾跃亭最核心的“现金奶牛业务”(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已千疮百孔。
于是,很多业内人士把如今的“乐视系”和当年的资本大鳄“德隆系”对比。因为,乐视本质上也是一家极其依赖资本运作做产业整合的“金融杠杆”型公司。
德隆当年为了堵上一个“赌局”失利的窟窿,会抛出一个更大的“赌局”,还称之为“以毒攻毒”计划。结果,2000年底中科创业崩盘,成为德隆资本游戏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虽然之后仍有两年残喘的机会,但在越来越多供应链客户,包括银行的兑付危机中,火中取栗的一代枭雄唐万新最终倒下了:德隆系诸多公司被清盘,唐万新被判刑8年。
与此类似,贾跃亭以乐视网为大本营讲了很多的故事,一个故事未完就又抛出另一个更大的故事。除了自我检讨,贾跃亭不忘继续画饼,“乐视的发展史几乎是一部战胜磨难的历史,每一次磨难,都是一次涅盘;浴火重生,其势更烈!2016年是乐视全球化元年,LeEco正式登陆美国市场;互联网金融正式推出,乐视7大子生态完成闭环。”
但如今资金危机,乐视会继续恶化,还是涉险过关,值得关注。(文/芳华)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