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的P2P网贷行业正在引起监管层的重视,在今年8月,银监会联合公安部等部委共同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要求网贷资金必须由银行存管。目前政策缓冲期还剩不足10月,到底有多少家能通过监管大考呢?
已完成存管平台不足百家
据第三方机构融360发布的最新《P2P 资金银行存管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0月1日,国内与银行签约存管的网贷平台还不足300家,实际完成系统对接的仅有95家,其中部分还是颇受争议的银行与第三方支付“联合存管”模式。
已完成银行存管的平台中,京沪深三地数量最多。其中北京的网贷平台接入银行存管数量最多,总共为25家,深圳和上海的平台也较为积极,分别有17家、10家,三地合计已超过对接平台的半数,京沪深三地也是互金整治最早最严格的地区。
在存管银行方面,从2015年2月开始涉足P2P资金存管服务的民生银行,目前仅完成了3家平台的对接,全部为银行直接存管。而最为激进的恒丰银行,截至9月30日,已完成24家平台的存管对接,但绝大多数为联合存管模式。
银行对直接存管业务不积极
据了解,目前P2P平台资金存管主要有两种模式:银行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直接存管指的是由银行主导独立提供资金清算解决方案,联合存管则是由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同提供资金清算解决方案。
从目前提供P2P存管服务的银行来看,城商行是绝对主力,大型股份制银行普遍较为不积极。融360的报告显示,最早涉足存管的民生银行已经暂停拓展相关业务,且无重启迹象;恒丰银行与汇付天下合作的联合存管模式,近期也有被叫停的传言流出。但城商行中的徽商银行(港股03698)、江西银行等,近期签约对接平台比较多。
据业内人士透露,成本和政策风险是银行对网贷存管业务不积极的主要原因。银行直接存管对接的技术开发耗时长达数月,但相关业务实际利润贡献并不高;而且银监会相关存管指引还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相关风险责任认定还没有像股票资金托管那样普及,多数银行还处于观望状态。虽然联合存管模式无需太多开发成本,但银监会在此前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银行机构独立完成资金清算流程,如果此征求意见稿落地,实际上相当于否定了联合存管模式。
银行直接存管需走好三步
据某家已完成银行直接存管的网贷平台的相关人士透露,现在要想在监管大限之内成功完成银行直接资金存管,主要需进行三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让自身经营得到银行认可。目前《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还未正式发布,银行对相关业务普遍谨慎,不仅对网贷平台有严格的审核标准,同时也在控制自身业务拓展速度。融360的报告也显示,在2015年初就开始涉足存管的民生银行,在完成3家直接存管对接后已暂停拓展相关业务,目前仅有少数几家城商行还在推进此项业务,若想在此时通过银行审核,那经营合规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次,要预留一定的技术对接时间和资源。从目前已完成资金存管的网贷平台来看,银行首次对接网贷平台一般需要6~10个月的技术开发时间;之后对接其它网贷平台可能耗时会大大缩短。但银监会政策缓冲期只剩下10个月左右,时间依旧紧迫。
第三,要适应银行严格的存管标准。对接完成银行资金存管后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网贷平台还需要适应银行的存管新规则。比如之前第三方支付机构仅需实名认证即可开户,而现在部分银行却要求精准的四要素审核(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预留手机号),要避免体验落差引发的用户流失。至于业界流传的银行高收费问题,该人士表示,要具体银行具体分析,他所在的网贷平台用户资金由原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托管升级为银行直接存管后,银行收费反而要比第三方支付机构低很多。
最近,随着网贷监管细则的逐步落地,银行对接入P2P平台资金存管也减少了顾虑,例如徽商银行委托融360等第三方机构对拟接入的平台进行风险评估,大大加快了P2P平台接入存管的进程。绝大部分银行在推进P2P存管方面人手严重不足,由第三方机构为平台提供风险评估,将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促进中小P2P平台的合规发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