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为帮助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提升学生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团中央学校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金融团工委联合启动2016年“信青春·守未来——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高校、中学、职校广泛、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中央金融团工委负责人、银监会系统团委副书记陈琳,北京银监局副巡视员倪卫东,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北京市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委主任王建红,乐信集团CEO肖文杰出席仪式。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中国校园市场联盟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首先播放了校园金融安全宣传视频,深刻揭示了校园金融诈骗的常用手段,为现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校园金融安全课。陈琳同志、李骥同志、张文斌同志先后就深化开展“送金融知识进校园”工作讲话。李骥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有效遏制校园金融诈骗,一方面需要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理性消费和理财的意识;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合规的金融企业进入校园,为广大学生提供正规的金融服务,引导学生学会理性金融消费。他要求,活动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通过校园新媒体渠道将更多的金融产品知识更广泛、快速、精准地普及到校园,投放给学生,帮助学生以诚信构建和守卫自己的青春。
张文斌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一些不良网贷平台采用欺诈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侵害学生合法权益,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会同银监会等部门出台联合专项整治文件,重拳整治校园网贷业务,全面加强对学生的风险警示和教育引导。他对活动深入开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专项整治要有力度,综合利用多种措施加强网贷监管;二是风险防控要有效力,建立健全校园不良网贷监测机制;三是教育引导要有声音,通过各种形式大力普及金融知识。
陈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金融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生对金融诈骗的风险防范意识,责任重大、刻不容缓。他指出,学校共青团具有突出的组织动员优势,教育部思政司具有权威的政策指导优势,金融共青团具有鲜明的专业优势,三方联合推动“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强化对在校学生的风险警示和教育引导,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他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中央金融团工委要继续深入推动各金融机构团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联合教育部门、学校团委等有关部门在全国深入、广泛、持续地开展“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理性思考、正确判断,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各类金融陷阱和圈套。
王建红同志代表国有金融机构宣读倡议书,倡议金融机构肩负起维护校园金融安全的社会责任,通过金融行业的共同努力唤起社会各界对校园金融安全的普遍关注,为保护校园不受非法金融活动的污染立一份功,为保护安静祥和的校园环境和学生们刻苦攻读的求学生涯尽一份力。肖文杰先生代表民营金融机构宣读倡议书,倡议所有网贷企业加强治理,帮助在校学生培养科学的金融消费意识,为规范行业发展和创造社会价值贡献一份力量。北京科技大学张安琪同学代表学生宣读倡议书,倡议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消费,珍视信用,加强金融知识学习。随后,在与会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共同见证下,2016年“信青春·守未来——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据悉,下一步中央金融团工委将联合团中央、教育部下发专门工作文件,从制度体系、组织推动、机制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切实推动“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下去,从源头上堵住校园金融风险的蔓延态势,为青年学生创造一个诚信、安全、和谐的校园金融环境。同时,活动主办各方将在全国各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以及高级中学通过新媒体和线下活动等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活动。
原标题:遏制校园金融诈骗 防止不良网贷平台诱导学生过度消费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