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还是EDI证悬而未决,金融办备案机制尚未明确,在互联网金融整改风暴中,银行存管俨然成为了判断P2P平台是否合规的硬性条件。
多家P2P平台负责人直言:银行存管这件事无论花多少钱都要做!
存管一年花费上百万
某中小型P2P平台负责人告诉金小鲸(微信:lanjinghj),银行存管花费很高。
以其平台准备对接的某城商行为例:尽调一次需要5万元,技术对接一次性35万元,技术维护费每年7万元,账户管理费每人每月5毛,按平台8万投资人算,每年账户管理费用高达48万。再加上通道费交易费,银行存管粗算一年需要耗费上百万。
这笔费用对于利润微薄的P2P平台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另一家已经与某中小型股份制银行上线存管的平台工作人员表示,该行每年收固定存管费用20万,交易代扣的每笔收2元,网关充值入金按每笔的0.15%收取手续费,出金和提现同样也收取手续费。
“存管对平台而言,费用比较高,”该工作人员坦言,平台上线存管一是为了合规,二是为平台背书。以他们对接的银行为例,每个标的需要寄项目合同到银行进行人工审核,这无疑也是对平台的一个信用背书。
另一方面,存管银行对平台也有较高的要求。人人聚财工作人员告诉金小鲸(微信:lanjinghj),其所对接的厦门银行对接存管要求平台有上市公司/国资/金融机构/知名风投的股东背景且持股比例不能过低、实缴资本要大于5000万、公司月交易额大于1个亿、主体业务无违规行为且财务状况良好等。
在技术方面对接银行存管需要P2P平台和银行双方均具备很强的技术实力。金融领域的系统开发有其业务类型的特殊性,银行和平台双方需要保持数据实时同步,对安全级别要求很高,且在数据体量巨大的同时需要解决性能问题。双方技术对接和开发测试持续了4个多月时间,用上了几乎双方大部分的技术力量,而对大多数P2P平台来说,开发测试整个银行存管系统,需要3-6个月的时间。人人聚财与厦门银行具体的技术对接流程包括了接口对接、产品设计、开发、灰度测试、压力测试、代码封版、回归测试、模拟上线等环节。后续的技术维护由双方团队共同完成。
存管并非完美
对银行而言,P2P存管业务无疑是一块肥肉。据融360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9月底,已有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恒丰银行、徽商银行、厦门银行、浙商银行、江西银行、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和华兴银行等35家银行开展了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其中,城商行是开展存管业务的主力。
今年8月份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由银监会负责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日常行为监管,指导和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做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机构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有业内人士认为,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的主管部门,并不想蹚P2P的浑水,通过银行存管这一道坎,变相通过银行来协助进行监管。
人人聚财CEO许建文此前在接受金小鲸采访时表示,厦门银行的存管方案很可能会被监管层试做银行存管的典范。相比之下,一些中小型银行存管业务并不严格,e速贷等多家签约银行存管的平台均已暴雷。业内人士透露,网贷平台银行存管细则将在本月出台,细则也将对存管银行资质进行规定。
合规和创新是对矛盾体,银行存管在合规的同时却降低了用户体验。
“很多平台私底下跟我们交流说银行存管充值体验太差了,充值的成功率可能只有一半不到,比第三方体验要差很多。”郭宇航进一步解释到,银行从基础设施、IT设施都不是为高频交易、小额交易设置的,它的交易是为了安全性、复杂性。对于小额、高频次基于互联网的交易、充值,银行的服务器设置,包括它在云端的迁移过程做得并不好。所以从客户体验来说,我们P2P平台也会比较犹豫。
有P2P平台负责人向金小鲸(微信:lanjinghj)表示,如果不能保证平台标的的真假,那银行存管只是一个安全“幻影”。银行无法识别平台标的真伪,平台照样可以通过假标来自融和非法集资,平台的逾期率也不会因为银行存管而降低。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