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讯A股市场连续横盘震荡9个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基金定投分散风险、平摊成本、不受择时困扰、积少成多的优点,并开始坚持基金定投。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投资者感到困惑,到底该用多少钱来进行定投?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与大家分享身边两位朋友的定投案例。投资者A在国内一线城市工作,月收入近万,但每月房贷近5000元,除去吃饭、购物、交际等正常消费以后,每月节余约2000元左右。他自2011年10月开始定投广发制造业精选(270028),每月定投金额1500元,至2015年1月末的收益率大约为43%,累计投入60000元,总收益为25800元左右。但后因升级做爸爸,投资者AA家庭开销突然增大而停止定投。
投资者B在国内某二线城市工作,月收入4000多元,与父母同住,平常几乎没有需要固定支出的花销。在基金定投方面,他将每月定投扣款金额设置为500元,其定投标的是广发中证500ETF联接A(162711),自2013年2月开始定投到2015年3月末,累计收益率为80%左右,总投入19000元,收益约为15500元。
我们来分析投资者A的情况。每月定投1500元,几乎占据了A可支配收入的大部分,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是:一、如果当月有突然开销,就会导致入不敷出,生活品质下降;二、如果基金收益波动较大,出现短期账面浮亏,定投决心容易动摇。而B的情况恰恰相反,每月定投金额只占可支配收入中极小一部分,其大部分个人资产仍然没有进入投资领域,如果想通过定投助力购房置业梦想一臂之力,可能还比较遥远。
那么,到底每月将该投多少钱呢?理财专家建议按照三个参考标准进行衡量,即长期投资目标、现金流、备用金。首先,定投账户累积的收益高低与长时间的复利密切相关。因此,定投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目标,比如子女教育基金、养老基金、置业基金等。由于目标和周期各异,需要投入的金额就可能会产生差异。
以投资者B为例,B有购房打算,如果打算5年后购房,通过定投筹集的首付款为20万,假设年化收益率为10%,那么B每个月宜投入2400元左右。如果打算8年后筹集20万,年化收益率为10%,每月定投金额预估值为1100元左右。由此可见,在长期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定投周期越长,每月投入金额就相对较少。换言之,在目标日期既定的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越早开始定投,每月投入的金额越少。
其次,每月现金流至关重要。这主要取决于每月可支配的定期收入。如果每月可支配的现金流较多,那么可适当提高比例。前例中,尽管投资者A月收入上万,但每月可支配收入只有两千元左右,而B由于没有大额开销,月工资几乎就是可支配收入。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B的定投金额有提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三,需考虑备用金情况,这主要指与工资等定期收入无关的储蓄或者流动性较强的投资,如货币基金等,一般是短期备用金或应急资金,如果这笔资金相对丰厚,那么定投金额占比较大,即使偶尔一月开销超标,也不至于影响生活品质。以投资者A为例,如果备用金较为丰厚,即便有突然增加的开销,也可以用备用金应一时之需,随后再调整定投金额,而不至于中断定投。
除了考虑每月定投金额外,选择长期业绩稳健增长的绩优基金同样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前述第二和第三条标准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例如工资上涨之后,可支配的现金流就会变多;年终奖发放之后,备用金也有可能增加。如果投资者认为有必要,可以适当调整每月定投金额。但整体而言,建议坚持定投纪律,以踏实笃定的心态去定投,最终才能收获时间的复利价值。(文|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