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1月1日,永盈双利A的净值一夜间大涨177.29%,从1.026元跃升至2.85元,让投资者眼镜大跌。而在几天前,中加丰润纯债A的单日净值激增73.16%,中加基金表示,这种情况“是因为遭遇了大额赎回”。
11月7日讯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今年以来,因机构集中赎回而引发基金净值“巨震”的情况频频出现。早在4月,国泰浓益灵活配置混合C发生巨额赎回,净值大幅飙升,并戏剧般地成为今年前三季度基金收益率的冠军。而同样是面对机构赎回,西部利得成长精选就没有这么好运了,6天内净值大跌近14%。记者发现,这种异象,今年已经出现超过10次,且在近两个月愈演愈烈。
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大量神形相似的“多胞胎”基金,以及基金经理和高管团队纷纷上阵“凑户数”以求基金顺利发行等。其实,上述这些异象都发生在同一个对象身上:机构定制基金。显然,这些异象已经对整个公募基金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影响。
在定制基金领域的诸多异象频发的情况下,它们依然“野蛮生长”,背后的缘由是什么?对这些异象,业内专家普遍希望管理层能尽快有针对性地监管,那么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又该怎么保护?
“野蛮生长”背后:机构与公募双赢
截至目前,今年新基金发行的数值惊人。9月底,单周在售的基金突破百只大关,创下新纪录。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30日,债券基金共有641只,8月底这一数值为603只,即一个月内新发的债基就有38只,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值仅为7只。当然,和债券基金数量同步飙升的还有其规模。截至9月底,债券基金的整体份额为10290.38亿份,环比上涨17.32%,和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激增137.33%。
不过需要一提的是,这些和个人投资者关系并不大。公募基金的规模屡创新高,正在向10万亿元迈进,其中委外资金功不可没。有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公募基金的机构持有份额占比就超过个人投资者;截至今年年中,机构持有份额占比已达54.09%。
发展势头如此迅猛,称之为“野蛮生长”毫不为过。这类基金之所以如此受青睐,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完美地契合了市场各方需求。对机构和公募基金来说,发行定制基金可谓双赢,何乐而不为?
记者发现,其实,机构委外资金多年前就已经进入公募基金行业,只是过去大部分都以专户形式存在,直到近一年多才以公开发售的公募基金形式大行其道。
最先采取行动的是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例如今年5月成立、规模高达300亿元的“巨无霸”工银瑞信泰享三年理财债基,其背后“金主”就是工商银行。随着这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小型股份制银行的需求也被挖掘出来。
一位沪上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公募基金分红免税,所以通过公募基金的红利所得,投资者不用交税,“对机构来说,至少可以省20%的税”。
“比如说债券(基金),100元钱买进来110元卖出去,这10元是要交所得税的。但通过公募基金,1元钱的净值变成1.1元,这1毛钱通过分红分出去,就不用交税,所以机构也有动力去做。”
一位大型国有银行资管人士也表示,“避税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委外投资的范畴比银行自己做理财广泛。还有一些银行自身投资能力不足,所以把资金委外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察的核心能力还是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
这厢是银行等机构积极性十足,那厢基金公司也热情空前。“现在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公募产品对个人投资者的销售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委外资金成了基金公司迅速扩大规模、争夺排名的一个利器。”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说道。
今年三季度,工银瑞信旗下债券基金的规模从1728.94亿元增至2336.29亿元,增幅达35.13%,一举跃升至公募规模第二位。在这其中,委外资金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块业务机会很多,是未来公募为银行做资产配置的敲门砖。”
细数定制基金乱象
公募定制基金目前红得发紫,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类产品也展露出一些风险点,而且已开始对整个公募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记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当前定制基金较显著的几大乱象:
1、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大概是定制型基金被市场诟病最多的一个问题。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部人士表示,以前委外资金都是走专户,“因为‘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可能是一致行动人,就这么几个人,沟通也很方便,要走的话提前知会一声,把钱流动性凑足就能撤销这个账户”。
但到了公募基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按照相关规定,公募基金要发行成立,必须达到2亿元发行规模和认购户数200户的基本门槛。众所周知,定制基金的主要出资方就是机构,它们的进出如果有同向性的情况存在,短期内集中大进大出就可能会造成基金净值大幅变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市场流动性风险。
上述沪上基金公司人士指出,由于机构资金是主力,一旦退出后就只剩零头,相当于这些产品变成了空壳,“公司要么就清盘,要么就关停并转”。
2、同质化严重
纵观市面上的定制基金产品,单从基金名称来看,根本无法判别这类基金具体是投资什么,且它们的名字又长得如此相似。比如,博时裕嘉、博时裕盈、博时裕瑞、博时裕恒、博时裕荣、泰……能看出上述基金分别投资什么方向吗?
其实,上面这些都是博时基金旗下的纯债基金,而且从它们的基金合同中,也能看到诸多类似现象:同样的认购数只有200多户、募集天数多在10天左右、认购金额都是相当规整的“整数+零头”。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市场上充斥着这类基金,投资者大概也看得审美疲劳了吧。
上述投研部人士表示,现在定制基金的取名就是“用一个吉祥的字眼去组各种名字,然后论资排辈地发出来”。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单从名字是分辨不出什么的。
3、费率价格战
业内有个说法,目前基金公司吸引委外资金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提升收益率,这是根本,也能促进基金公司提高资产管理能力,算是正面影响;第二就是降低费率,不过它的后果却是一 言难尽。
记者查阅目前市面上的定制型债基发现,它们的管理费率大多为千分之三,而此前普通债基的管理费率普遍为千分之七。
据了解,此前债基费率在千分之七的时候,基金公司还要付给托管行50%的费用,也就是俗称的“尾佣”,因为后者是该基金主要的代销渠道。而到了定制基金这里,由于并不涉及零售、渠道等路演成本,也就省去了“尾佣”。
上述投研部人士透露,问题就出在一些小基金公司上,“它们没法去和大公司拼资源,但是可以打价格战,通过降低收入来发展业务”。
“定制型产品对这个市场还有影响就是把费率打得很低,把收费模式给打乱了。现在债券型的管理费有千分之三、千分之五和千分之七等,都在上报,把行业的利润空间就压低了。”
4、偏离资产管理本质
如果说前面三个现象是定制基金目前最显著的问题,那这一点就是其所造成的深层次甚至颠覆性影响。
所谓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为普通大众投资者提供专业理性投资服务的工具。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现在大量定制基金的出现已经扰乱了市场,对公众而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因为他们很难区分这到底是面向谁的产品”。
上述基金公司投研部人士把原因归结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由于公募基金是普罗大众所能接触到最普惠型的金融工具之一,如果普通投资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了定制类产品,就相当于丧失了把钱交给专业投资者打理的服务,只能像“陪太子读书”一样充当让产品得以成立的角色了。
“这块业务并不一定强调主动管理能力,其实有一些偏离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实质。”
刘亦千的表述则更为直白,“现在大中小型基金公司都在大力发展定制产品,有些基金公司甚至将委外定制基金放在核心业务。这与普惠金融是相背离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公募基金设立的初衷。”
专家建议:改进名称、加强信披、专项监管
对于长期征战在第一线的基金公司来说,定制基金的种种乱象其实并非不知情,而是再清楚不过。不过从目前的发行情况和背后利益链来看,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公司并不多,效果也不甚显著。
上述沪上基金公司人士指出,由于定制类产品发售时间短,他所属的公司一般不会对其特别推广宣传,也不会主动建议投资者购买这类产品。“会通过其他适合于个人投资者购买的产品,去尽量平衡管理的总体资产比例。因为如果个人业务占比过低、委外占比过高的话,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也是有风险的。”
近日,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也公开对委外定制基金提出6点建议:(1)是否可以在名称中加上“委外”或“定制”字样,便于识别区分;(2)各基金公司是否能别再费尽心思地给这类基金取些只有“一字之差”的名字了?既然都一样,叫1号、2号、3号……N号,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客户;(3)是不是可以别再“虚假”地凑齐200户;(4)委外定制基金未来必将是整进整出,那作为债券基金,面对留下的零头资金,根本无法有效运作,对于如此这般的僵尸基金,是否可以事先设定好清盘机制;(5)在委外资金大规模撤出的那一天,到底应该如何计算才不会造成残留基金份额次日的净值大幅度波动;(6)别放开申购、赎回了,建议都封闭运作。更何况封闭运作还有利于绩效。
除此之外,刘亦千也对记者表示,减少定制基金乱象、降低相关风险的关键在于建立更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基金名称应该体现它的特征。比如说,是股票还是混合、是主题投资还是行业轮动、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其次,建议在法律法规或信息披露上,有相应的规则去区分,告诉并帮助大众投资者认识这类产品,以防误买定制基金。”
不过上述投研部人士指出,从当下情况来看,定制基金的信披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首先,界定披露对象就比较难。有的定制产品还不一定是单独一家出资,而是以拼盘的形式,谁赎回了要进行信披呢?况且就算披露了赎回情况,但基金规模却只能在定期报告中看到,也就没办法判断对净值等造成到底多大影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相应的规范和监管可能还需要时间。”
“定制基金很好,但好东西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因为定制产品的投资风险和收益特征与机构本身的诉求高度契合,而这些通常是普通投资者很难接受和理解的。未来,基金市场肯定会分为零售基金和机构定制基金两大部分,定制产品在名称的严肃性和信息披露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放任自流也不是负责任的做法。”刘亦千总结道。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