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概念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创业热潮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在产业、传统金融业务等多元化发展方面成果显着。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18881.18亿元,2016年1-4月累计成交量达到5228.97亿元,是去年1-4月累计成交量的3.01倍,去年同期的累计成交量为1737.01亿元。在今年两会总理报告中,再次提及互联网金融,是对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利好,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监管元年,更是互联网金融经历大浪淘沙后稳步前进的一年。可见,互联网金融所受到的重视前所未有。近期,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规范年大幕开启。
提及互联网金融,很自然的会想到两个词语:风控和安全。尽管国外对互联网金融有各种不同的定义,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应用层面,互联网金融让有需要的人,特别是传统金融难以授信的人群,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进行快捷、容易的借款;同时,广大居民还体验到以方便、易用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崛起,符合国家政策倡导的普惠金融价值观。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伴随着多种多样的金融创新。传统金融向互联网推进的过程中,技术升级、理念升级带来的是技术安全的巨大需求;传统互联网向金融推进的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管理、金融安全的需求。无论从哪个方向发展而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与安全都是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石。
所有出事的P2P,都是伪P2P模式
作为一个互联网金融的从业人员来讲,我们一直期待监管,我们甚至期待这个已经很久了。截至2016年4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1598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超过4000家,达到4029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431家,但是有多少是真真正正做互联网金融的?我觉得很多不是,因为第一很多企业跟互联网无关,第二,很多企业跟金融也无关。其实任何行业都有二八原则的,80%的企业其实是追随着20%的企业的成长所成长的。而我们真正应该鼓励的是这些真正做好的20%,甚至是更好的企业的成长。
近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发布《2015年度涉自贸刑事检察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5年,浦东新区检察院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522件546人,审查起诉案件882件916人。主要涉及2大类8个罪名,包括金融诈骗类犯罪851件,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类犯罪24件。其中,信用卡诈骗罪以842件的数量占全部金融犯罪案件的95.4%。
所谓“P2P跑路”案件绝大多数与互联网金融无关,都是假借P2P网贷之名实施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诈骗等犯罪。
其实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真正好的企业,我相信在座的企业里面自己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是期待监管的,而且我们不害怕监管。早上有人采访时提到,余总你们有没有做一些未雨绸缪的工作,其实对于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讲,不能说是未雨绸缪,不能说是今天有了监管以后,我们再去做改革,而是我们在监管之前就要做一个真正合法合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至于之前也提到了很多次行业自律的行为,其实这个东西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相信在很多事件发生之前,在我们行业的内部,我们自己是知道哪些企业有问题,哪些企业没有问题的。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讲,投资者可能会想,这家企业有灵气,这家企业在电视台打了广告。以这样的形式甄别互联网金融行业里面好的企业。
但是对于我们行业内部真正的从业人员来讲,我们自己清楚互联网金融行业里面哪些企业是真正有良好商业模式,真正有技术背景,真正有能力在这个行业里面做领军人物的,至少是哪些企业是合法合规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更好地形成自律联盟,我相信这个行业会朝着更加正规化的方向去发展。
风险控制是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石
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是信用,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这一本质,只是在此基础上打破了信息不对称,让投融资双方实现了信息精准对接。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做好信息披露,在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让用户清楚地知道债权来源、资金流向,为用户提供自主的选择和决策空间。也就是说,不论各互金平台为大众提供怎样的消费金融产品,其核心仍是风险控制。
众所周知,通过苏宁、京东或者其它互联网途径,也可以实现导流,但是线下的地推团队可以承担第一期的风险控制职能。现实生活中,即使对认识的人,都不确定其发生借款行为后是否会还款的情况下,如果只是纯线上的风控,风险必然会存在。我们更多希望首先利用线下团队对很多欺诈客户进行分离,然后利用线上的各种大数据,包括借助不同的征信平台为辅助工具,再进行第二轮的风险控制,这是我们认为短期之内比较合理以及比较稳妥的风控模式。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久发展必须建立在风控和效益的基础上,不过线上风控的比例能做到多少,是至少在未来的两年到三年之内需要进行考量的一件事情。
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行业本身就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但如果今天一个企业想继续健康的走下去,就需要企业对于他们所建立的标的也好,借款人也好,一定要有一个非常良好的把控。互联网金融行业说到底还是一个金融行业,金融行业里面核心的人员比如说风控、产品、技术人员,他们都必须是有一定资质的专业人士。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些专业人士他们的资历和经验是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得到一个复制和传递的,加上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就意味着今天企业在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同时也一定要兼顾到风险控制。也就是说,比追求提高交易额,扩大注册人数等要素更重要,也是更致命的一点,就是对每一个项目本身的质量和风险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控制和监控。
P2P平台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一提到P2P是否安全,我们往往想到的是“本息到期能否兑现?”“平台会不会卷款跑路?”等问题,却很少能考虑到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平台系统风险漏洞,例如平台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问题、电子交易数据及用户信息的泄露甚至被篡改问题等。大约是从2013年开始,黑客对平台的攻击就越来越密集,2014年至2015年达到一个高峰,不少平台在此期间因黑客攻击而倒闭。据第三方漏洞监测平台乌云网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15年8月对P2P行业漏洞数量,高危漏洞占56.2%,中危漏洞占23.4%,低危漏洞占12.3%,其中8.1%被厂商忽略。除了系统安全漏洞外,黑客攻击技术的升级也是网络安全最不能忽视的隐患。
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未来我们还将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信息安全风险。随着部分互联网金融向纵深化发展,在加强自身技术实力的同时,建议P2P平台以保护用户为首要前提,通过与CA机构、信息安全服务、反欺诈等权威第三方合作,业界对安全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和积极预防的态度,主动履行信息安全责任,保障自身及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国内虽然很火,但大部分企业并没实现规模性盈利,从这个角度可能会限制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资源投入。随着互联网黑色产业链逐步形成,黑客攻击日趋专业化,这对如雨后春笋般新生的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这个方面,财加有很强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具有政府权威性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完成诚信认证网站评级和认证。诚信认证网站电子标识已经成为知名、权威的第三方网站信用鉴证标识,是网民识别诚信网站的重要标准。目前包括中国移动、百度、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在内的知名互联网企业通过诚信认证网站评级和认证。
科技是所有金融体系的核心要素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在近三年发展得如火如荼。究其机理,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带来的普惠金融供给不足,还有就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包容监管的环境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监管套利。而在美国,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只有Fintech(金融科技)这个词。互联网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开展的低门槛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和传统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是颠覆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
在金融创新时代,结合了科技、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一个综合性金融服务领域正在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属性是金融,互联网信息科技技术是载体。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突破,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无法保障投资人的信息数据安全,也就无法保障平台安全性。因此,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提升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十分重要。对于任何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大前提则是平台自身的体系安全功能优异。财加的交易系统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因此我们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数据。随着用户需求差异化以及行业高速发展,我们有信心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不断更新体系功能,研发最新技术填补缺乏,迎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安全发展的需求,保障用户投资的安全运作,为投资人和借款人提供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相信真正要实现互联网金融,除了坚守金融的本质之外,更要依托于高科技的发展,如果将这些大数据、真正高新科技运用于大互联网金融领域里面,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这才是真正能改变投资人,能改变借款人的生活方式的最终极的目标。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细则的不断完善,以及广大投资者的逐步成熟,在政策监管和市场选择的双重作用下,我坚信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会愈发规范,愈发有生命力。“大浪淘沙”的行业洗牌后,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基业长青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必然会具备很多亮点,但不可或缺的几个共同亮点,无疑是卓越的风控能力、一流的技术水平、安全的网络环境等等。
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处在一个风起云涌、百家争鸣的时代。在今年监管规则落地的大形势下,行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在这个调整期里,注重风控建设和系统安全建设的平台终将胜出。我相信通过监管能起到大浪淘沙的作用,让真正的金子可以露出来,同时可以杜绝很多不正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对这个行业产生的不良影响,让真正正规的企业可以在监管的阳光下面继续健康的走下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