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全面渗透的一年,在“互联网+”的政策春风下,跨界融合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在越来越激烈的资产争夺战中,除了传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之外,越来越多的电商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将眼光转向垂直领域,纷纷布局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
创新模式,前景好
据了解,我国90%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型,它们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促进社会稳定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布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传统银行模式对于资产资质、有效抵押、担保资源等“高门槛”要求一直是发展实体经济面前的拦路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让“克强经济”与高层积极力推的“向中小微企业给予大力度金融支持”难以落到实处。
这种情况下,一旦找到互联网和供应链的结合点,供应链金融必然成为金融领域创新的又一个“风口”.
互联网金融来自信息网络,供应链金融扎根线下实体运营,二者一旦结合,会让互联网的资金找到实体产业的出口而且风险可控,同时也可以让供应链金融找到传统银行以外的资金渠道。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用行业数据和资源,更有效的向生态圈或产业的各类型公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且有效控制风险。这种金融服务创新将给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带来突破性的改变,同时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超过10万亿,预计到2021年可达近20万亿,市场空间存量可观,且处于非常高速的增长过程中。
大拼眼光,布局热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供应链金融市场用炙手可热来形容已不为过。传统的银行老大不再享有“金饭碗”的专权,随着各路资金的涌入,电商、互联网金融平台陆续抢占供应链金融制高点,新型结合方式也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银企合作外,出现了电商自建平台(京东、苏宁、阿里巴巴等),后期又逐渐发展成“电商+互金平台”模式。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的创新演绎让人大开脑洞。
有专家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多缺乏相对可靠、优质的借款人,电商的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有助于互金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未来电商融合互金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会是一个趋势。”
事实上,互金平台通过合作、收购的方式对借贷的资源进行整合,为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服务在互联网金融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像玖富集团旗下小金票和某大型海外上市公司及某国企重工核心供应商的合作,网信旗下平台收购中国典当联盟等。随着业务的展开和多元,越来越多的平台势必登陆供应链金融这一蓝海领域。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凭借自身产融结合的优势,利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物流企业的资信能力,缓解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发挥了供应链金融的原有优势,同时借助借贷平台门槛低、灵活性高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资金流转效率。在“优质资产荒”的当下,尤其是2015年末行业巨震的关键时刻,无疑给风声鹤唳的互联网金融界及大部分观望中的投资人注入了一股强心利器。
风控严密,风险低
目前,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运作模式中,应收账款转让、存货融资、渠道融资等逐渐成为相对安全稳健的项目来源,并从网络化、精准化和数据化三个方面实现了两者的互补性共赢。
一方面,融资项目大多属于短期资金周转,符合互金平台短期借贷的特性,平台也会直接接触核心企业的经营与生产,了解真实的贸易数据、应收账款、资金流动等信息,所以风控成本被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产业围绕核心大企业,往往是具有公信力的核心企业承付提供回款来源,再加上企业实际控制人在借款方逾期时承担连带责任代偿资金,项目的风险性大为减少。在符合政策需要并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资本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融资需求愈加细化、多元,供应链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通过互金平台链接的商业生态,利用互联网的渠道、技术、数据优势以及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正在稳步建设中。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