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馨金融,作者:洪偌馨,图片来自“123RF”
刚刚,蚂蚁集团正式递交上市申请,迈出了A+H上市关键一步。
伴随着招股文件的披露,这家金融科技巨头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截止目前,蚂蚁已覆盖10亿用户、8000万商家、连接2000家金融机构,各项经营数据更堪称惊艳。
在财务方面,从2017年到2019年,蚂蚁集团分别实现营收653.96亿元、857.22亿元、1206.18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82.05亿元、21.56亿元、180.72亿元。
而在被疫情笼罩的2020年上半年,蚂蚁实现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分别达到725.28亿元、219.23亿元,再次创下新高。其中,数字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超6成。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这份招股书的分量不言而喻。蚂蚁上市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人礼」,更是金融科技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这家企业从诞生到上市的成长之路更是浓缩了整个中国金融科技、以及金融科技监管的演进过程。
事实上,蚂蚁此次上市从宣布启动、到完成「辅导」、再到递交申请,可谓神速。「闪电」上市的背后离不开监管对于金融科技、以及行业巨头的积极态度。
关于蚂蚁,从商业、资本、科技等各个角度的分析文章不在少数。今天想从金融科技监管的视角来看看,它与蚂蚁是如何「相爱相杀」的。
回顾过去十年,中国金融科技的监管思路和框架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化,
这是商业、金融、科技、监管相互推动、共同演进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博弈与共生的过程。
商业的进化催生了新的金融需求,进而创新的业态开始萌芽,并在科技的助力下壮大。而后,这些新的业态又反过来推动了商业的繁荣,并加深了与科技的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监管也与时俱进:发放了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银行等新牌照,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互联网贷款等新规则,搭建了网联、信联等新的基础设施。
如果以蚂蚁集团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这种创新和监管的互动和呼应就更为明显。
所以换个角度来看,蚂蚁上市的背后不仅是一家企业在商业上的成功,也是中国式创新的成功,以及面对创新,监管所体现的智慧与包容。
(金融科技创新相关的牌照、政策十年汇总)
商业进化与金融创新
由于金融业务的特殊性,监管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而在这个受到强监管的领域,创新往往伴随着商业和监管的博弈。当然,只有那些经过了时间考验和磨砺的创新才有被正名的机会。
最典型的就是支付宝。它始于电商生态萌芽初期,为了解决交易信任问题而创新出的担保交易机制。而后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进化成了第三方支付模式。
在正式发放牌照之前,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监管为这一创新业态留出了足够的试炼时间和空间。
划红线、留空间,再定规则、发牌照,这一监管思路也贯穿了金融科技过去十年的发展中。
如果追溯金融科技监管的起源,2010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当时正值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货币政策处于相对宽松的周期,中国金融业进入到一段发展的黄金时期。
同时,一些金融改革提速,以房贷、车贷、消费金融为代表的个人信贷市场开始腾飞。
2010年伊始,中国首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中银、锦程和捷信获批筹建,这是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里程碑。
同年6月,阿里小贷成立,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小贷公司,它将小微信贷带入了新的阶段。
同样是这一年的6月,苹果的夏季发布会上,iPhone 4问世、iOS平台升级,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出现了。
智能机开始大规模替代功能机,安卓和苹果系统渐成主流,3G、4G发展更加速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渗透。
很快,电子支付的发展重心从PC端向手机端迁移,移动支付市场开始萌动。
到了2011年初,央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全国推广。年中,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等开始发力移动支付市场。
至此,奠定后来金融科技发展的两大基石:电子支付、消费信贷,正式获得了监管的「准生证」。
在官方的认可和推动下,电子支付和消费信贷得以繁荣发展,这又反过来推动了电商生态的发展,加速了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
百花齐放与基础设施
进入2013,金融科技行业和监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以余额宝的出现和比特币的暴涨为标志,科技的力量、非金融的力量,开始在金融领域掀起狂风暴雨。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爆发,创新与创业氛围高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也在商业力量的推动下日益加深。
很快,到了2014年,一些创新业态陆续在监管层面获得了通行证。包括,二维码支付、相互保险试点、以及民营银行试点等。
二维码支付的意义无需赘述,它彻底打开了移动支付的市场红利,打通了线上和线下的商业空间。
而相互保险和民营银行试点的落地则在保险、银行两大传统金融行业内撕开了创新的口子。
其中,首批民营银行中的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被设定为0网点的互联网银行,这是金融科技在银行业务上的集中体现,更是监管在金融创新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尽管也出现了不少乱象,但金融科技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一门显学。
而金融科技相关的监管,也从针对单一创新业务的合规,进阶到基础设施搭建等更成体系的管理。
其中,以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2017年网联清算有限公司(简称“网联”)上线、和2018年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又被称为“信联”)成立为标志。
监管从行业自律、支付清算和征信体系等三个方面,建造了一套新金融的基础设施,为金融科技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是这个时期,持牌金融机构加速了变革的步伐,金融科技公司也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定位,双方一拍即合,走向分工协作的新阶段。
一个颇具标志性的事件是:在2017年1月份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表示,蚂蚁更愿意用Techfin而不是Fintech来定义自己。
他强调了蚂蚁的定位,「金融的核心是管理风险,Techfin是用技术、数据能力去助力金融,去服务普通消费者和商户,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也是这一年,BATJ系的金融科技巨头分别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行签订战略协议。
有别于过往在渠道和业务层面的合作,这波「联姻」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升,更聚焦于整体能力的互补,尤其在技术层面。
行业整治与柔性监管
2018年开始,金融「强监管」成为主旋律。在金融科技市场,行业整治与开放创新并行。
一方面,P2P和现金贷整治力度不断加深,数据、催收行业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整顿。
而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从金融业机构到互联网巨头都加大了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
但对于监管而言,这一阶段更大的挑战在于,金融科技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所涉及的主体和范围也在扩大,这让监管所面临的局面变得更为复杂和敏感。
相比国外的科技巨头,中国的BigTech们在金融领域浸润已深,为了符合监管的要求,它们陆续通过直接申请或投资入股的方式布局了各类的金融牌照。
互联网巨头们跨领域发展的优势在金融科技领域更为明显,场景、数据、科技、金融……融合渐深、强者恒强。
2018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联合发表了题为《金融科技巨头与公共政策挑战》的报告。
这份报告第一次在国际层面提到了BigTech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包括金融稳定、数据保护、公平竞争等忧虑。
而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的金融科技监管再一次走在了前列。
就在这份报告出笼之前,2018年5月,蚂蚁集团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代表率先被纳入首批金控试点。
几个月后,2019年7月,央行公布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BigTech的金控之路开始走上正轨。
尽管在短期内,金融科技巨头受监管政策影响会有短期的整顿和阵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它们身份的正式认可。
一个更为积极的信号是,2019年8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
这份「三年规划」成为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基本纲领,它明确了下一阶段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谈到金融创新监管:
「互联网金融的经验告诉我们,既不能一味鼓励创新,也不能搞“一刀切”抑制创新活力。
为此,我们积极践行柔性监管理念,既加强审慎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又增强监管包容性,释放金融创新发展动能。」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监管对于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的最新态度,而「柔性」监管这一提法的背后无疑也给金融科技企业留出了更多试水的空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商业、金融、科技的创新与融合不断加深、演变、进化,金融监管未来也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博弈与共生,我们才能不断地突破边界,走向更好的世界吧。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