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跨界的金融从业者,可能要被淘汰了

作者:薛洪言,图片来自“123RF”

近日,和某金融机构负责人交流,末了他感慨道,“银行的人才结构不均衡,传统思维太重、互联网思维不足,要重点加大对互联网人才的引进。”

这两年,类似感慨听过很多,也有不少银行人找我讨论“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如何培养互联网思维”等话题。可一旦对这类耳熟能详的词汇较真深究,往往发现我们所知不多,只不过在人云亦云。

那么,站在金融从业者的视角,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如何才算互联网人才呢?

用户思维是个筐

最常见的说法,是把互联网思维等同于用户思维,认为凡事从用户出发、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就是互联网思维。如招行2018年年报中所述,“我们加速金融科技应用,让每一个细胞都感知科技的脉搏,渗透互联网文化的血液,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互联网思维和价值观在全行悄然萌芽。”

用户是商业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提升用户体验是对所有经营活动的高度概括,这使得用户体验成为一个万能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高度概括的概念,是无法指导实践的。

如用户体验这个词,既能把互联网的一套东西装进去,传统机构的经验策略也能涵盖在内。二十年前就有银行把“以用户为中心”挂在嘴边、付诸行动,但显然和互联网思维没关系。

理解互联网思维,要先从理解互联网开始。

互联网改变了用户行为,影响了社会形态和商业土壤,自然也要求经营策略随之改变。这种与“互联网化”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就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

那该如何理解互联网化呢?我们不妨从组成社会的三大基础架构说起。

在《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一书中,丹尼尔·贝尔提出任何一个社会都由交通运输、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三个基础结构维系。作为支撑社会的三大支柱,任何一个发生重大变化,都会给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从历史上看,交通运输的革命,催生了大航海时代,拉开世界贸易的序幕;石油、电力等能源系统的革命,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重塑了世界格局;互联网的出现,深化了通信系统革命,正在重塑商业世界格局。

(1)时空扭转

借助互联网,市场从物理空间迁移至虚拟网络空间,可以7*24小时在线,连接能力和积聚效应无限扩张。

规模的改变,几乎总会要求结构改变。如伽利略所说,

“自然创造不出大得异乎寻常的树木和动物,而同时保留适用于较小体量的比例和材料。这类事物将因自重而解体,除非我们……改变其比例”。

百人企业和万人企业,要求不同的组织架构;接入互联网的市场,从二维网络变成了立体生态,整个商业世界都发生了改变。

(2)用户赋权

从商业视角看,互联网消解了企业与用户的信息不对称,用户借助互联网实现自我赋权,话语权大幅提升。

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可以参照买家评论、KOL推荐、商品评测等信息完成购买决策,还能通过买家评论、社交转发等持续对企业产生影响;同时,消费者的可选范围接近无限,用脚投票成为消费者权利的最好彰显。

至此,企业不得不注重用户诉求,“以用户为中心”,也开始从口号走向现实,“用户体验”被奉为商业圭臬。 

商业新物种

丹尼尔•贝尔说,“科技进步并不必然导向革新,它有赖于组织的适应性。”反过来,一旦出现一批具有高适应性的组织,就能引领大潮,对传统模式产生巨大冲击。

2010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用户7*24小时在线叠加位置信息可获得(O2O商业模式的前提),将互联网从资讯时代带入商业时代。

在移动互联网这片广袤的原野上,各类创业机构如雨后春笋,在无人区里占山为王,一如上世纪80年代的创业黄金期,卖茶叶蛋的小贩比教书先生赚钱,只要下海,遍地都是黄金。

2010-2015年间,小米成为这个新物种的代表,“专注、口碑、极致、快”的七字诀广为流传,一度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代名词。

不妨就从这七个字说起,揭开互联网思维的幕布。

(1)专注

专注和分散,本身无好坏之分。但对创业公司来讲,资源有限,资源集中才能产生相对优势,是形成“口碑、极致、快”的前提。

(2)口碑

口碑是用户口口相传效应。在互联网语境下,人人都有话语权,用户口碑开始替代广告宣传,成为早期市场开拓的利器。从大众点评、豆瓣、产品社区等专门社区,到各大平台的网友种草、网红带货,商业逻辑都基于口碑效应。

口碑的背后是用户的主动分享。符合预期的好,用户在心里叫好;超出预期的好,用户才会主动分享。所以,口碑的前提,是极致体验。

(3)极致

探求欲,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本能。互联网放大了消费者的探求欲,在琳琅满足的选择中,不断求新尝鲜。

消费者是挑剔的,也是多变的。为契合消费者的探索欲望,互联网企业形成了迭代文化,通过创新试错实现动态变化,向着“只有更好”努力。这就要求一切都要“快”。

(4)快

快,是快速响应,也是快速调整,是应对互联网商业环境特有时空观的典型策略。

快速响应,对组织效率提出高要求;快速调整,对组织创新提出高要求,使得扁平组织、容错文化等成为互联网企业的特点。

七字诀强调快速调整以形成口碑效应,契合了早期智能手机行业的特点,助力小米公司在早期取得成功,七字诀本身却不能指代互联网思维。

如前所述,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是与“互联网化”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同一行业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最适打法;不同行业的互联网化,更是会形成不同的打法。

典型如金融行业,从过去几年的发展轨迹看,很多抱着僵化“风口思维”的互联网机构落得个鸡飞狗跳的下场:高昂的获客成本背后,并未能充分享受市场份额提升的红利,一些机构还陷入不良资产反噬、暴力催收和高利贷的泥潭,倒于强监管之下。

这些年,其他领域大大小小的风口和泡沫的起灭,揭示的也是同一个道理: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不是一套僵化的打法。 

金融业的独特打法

金融业具有特殊性,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

最典型的就是,很多行业中呈现的赢者通吃现象,在金融行业并未出现。原苹果公司CEO斯利卡曾提出著名的“721定律”,当某个领域成熟后,老大占据60%-70%的市场份额,老二占据20%-30%的市场份额,剩余市场参与者共享10%的份额。

在金融领域,只有第三方支付市场近似实现了“721”定律,贷款、理财市场从来未出现赢者通吃现象。这并非是监管之手的作用,而是受金融规律制约。

贷款市场,受风险和资本金制约,不可能赢者通吃,妄图通吃的机构,要么触碰资本金上限,要么死于风险爆发。从实践中看,赢者通吃没有出现,助贷和联合贷款成为主流。

理财市场,不仅没有赢者通吃,还存在赢者诅咒:即市场份额越大,越难以获得超额收益。理论上市场中只剩1家机构时,机构自身就是市场,自己无法打败自己。从实践中看,互联网平台普遍走上开放道路,在代销环节追求赢者通吃。

此外,作为强监管行业,稀缺的牌照等同于免死金牌,互联网机构在其他领域选择“取而代之”的颠覆性打法,在金融行业行不通,不得不寻求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

那些成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正是在契合金融业自身特点基础上,探索出了新打法。一句话总结,就是“聚焦用户、资金、风控等底层资源,抢占产业链话语权”。

大量互联网机构涌入后,短暂的“生死搏斗”后,由于不能取代金融机构,遂演变成共生互助的生态关系。优势互补带来效率提升,那些坚持上下游通吃的机构普遍遭遇发展困境,率先选择开放的金融机构享受了新模式红利,开放协作成为行业共识。

金融业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上下游通吃走向分工协作。此时,最优竞争策略变成抢占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在特定环节占据优势甚至垄断地位。

金融产业链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呢?用户、资金、风控。紧紧抓牢这三样(至少一样),就能够在产业链分工中占得一席之地。

用户背后是场景,互联网巨头自带场景,且2015年之后,以支付为纽带,加快进行场景布局,牢牢把握住了用户。

资金优势一直掌握在银行手中。P2P想分一杯羹,以失败告终;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资管产品、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等,也都打过资金的主意,相继被监管叫停。

风控背后是科技和数据,数据是分散的,各有所长,容纳了众多机构,成为金融生态多方合作的纽带。

过去三年,不少创业机构走的是中介掮客的路子,撮合各方资源,自身没有场景、没有资金、也没有核心风控能力,虽然风光一时,终究烟消云散。

那些实现平稳过渡的机构,至少拥有一样底层资源,在产业链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以苏宁金融为例,以“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为准绳,无疑把握住了金融互联网化的精髓。 

你是互联网人才吗?

就资金、科技、用户三大底层资源看,银行科技稍弱,用户紧缺,资金充足;金融科技公司相反,科技领先,获客懂行,资金不足。

对应到人才缺口,这两年,银行一直寻找懂场景、懂运营的人才,金融科技公司则从银行金融市场部挖了很多专才,发挥其获取资金的长项。

在这种交流、融合过程中,金融行业的互联网人才标准也呼之欲出了。

(1)知识跨界

金融与场景融合、金融与科技融合,业务在跨界,知识也应跨界,否则必然成为业务跨界的掣肘。

问题是,越是人才,越不愿意跨界,如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略带悲观的谈道:“多数科学家从不改变自身观点,新理论之所以获胜,是因为旧理论的追随者会逐渐去世,而新一代的人通常喜欢新的理论。”

多数人不愿意跨界,少数跨界的人,就成了人才。

(2)开放心态

知识跨界的前提是心态开放,愿意改变,愿意接受新知识。

(3)终身学习

心态开放,还不足以吸收、融合新知识。要有意为之,要下一番功夫,要搭建框架、丰富细节、在实践中琢磨、内化;要持续学习,行业一直在变化,所有知识都在“方生方死”,产生的那一刻就走向过时,一时学习没用,要一直学习。

(4)跨界经历

知识在书本上学,技能在实践中练。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批评的,很多知识分子只能靠“批判”生活,他们缺乏实践所能提供的第一手知识。

面试官重视项目经历,是有道理的。当然,你不必通过跳槽获得跨界经历,内部就有机会——无论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无时无刻不在跨界!

互联网大潮下,组织最先遭受冲击,此时,组织是个体的保护伞;但组织冲击终将传导至个体,没有谁能真正豁免。

很多人常常焦虑,我能适应新世界吗?答案,取决于自己。

参考资料:

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

本文由公众号“薛洪言微语”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薛洪言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6-09
不懂跨界的金融从业者,可能要被淘汰了
互联网大潮下,组织最先遭受冲击,此时,组织是个体的保护伞,但组织冲击终将传导至个体,没有谁能真正豁免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