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123RF”,文章来源于:银行科技研究社,作者:薛小易
《银行科技研究社》讯:202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安全管理规范》(JR/T 0185-2020),对开放银行提出技术方面的标准;同时,受国内外疫情影响,金融服务线上化进程大大加速,银行服务与场景融合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开放银行不仅可行,而且必须。
再看今年的银行财报,对疫情影响下如何开展业务的具体路径探讨大同小异,开放银行是很重要的方面。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对开放银行的探索相对成熟,两者表现如何?
1
整体篇:
浦发全面推进,兴业以点带面
浦发银行以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为基础,这是连接底层基础金融服务和上层商业行业场景的“接口”,可以将底层的账户管理、支付、融资等基础金融服务进行组装,方便上层商业行业场景调用。
由此,浦发银行可以用API连接技术与业务:对内,将技术融入底层金融服务,提升平台支撑能力;对外,通过接口连接多种业务场景,构建数字生态圈。
截至2019年底,浦发银行投产400个API、接入210家合作方,API交易数量超过16000万笔,涉及账户管理、贷款融资、投资理财等九大类业务领域。
兴业银行的优势集中在同业与金融市场领域(F端),其从F端开始探索开放银行,并转接到政府端(G端)、企业端(B端),不断推进G、B、C端场景拓展和生态互联,从而实现金融服务触达用户(C 端),形成开放生态。
兴业银行F端服务触角包括非银(金融机构)资金管理云平台、数金云等。
截至2019年底,兴业银行旗下兴业数金开放平台已推出252项金融服务和API接口服务,涵盖用户、账户、消息、支付、安全、社交、理财、检索、感知等领域。开放平台交易规模4016.28亿元,同比增长160.12%。
同时,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均重视账户体系的开放:浦发银行账户开放同时布局内、外,兴业银行的账户开放则更加侧重于集团内部的联动。
浦发银行推出手机智能App 10.0,建立开放用户体系,吸引行外客户,并上线智能账本服务、理财产品数字化改造、资讯频道一期建设等,重点再造APP财富管理体验。
兴业银行建成集团网络金融统一用户体系,用户一次注册即可登录使用集团多个网络金融应用。
总的来说,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选择了不同的开放路径,浦发银行全面铺进,API Bank连接多种场景,同时,账户体系也开放至集团外部;兴业银行则以F端为始,将优势拓展到B端、G端,进而提升对C端的服务版图,目前,兴业银行的账户开放主要还是在集团内部。
2
架构篇:
浦发重外部合作,兴业集团内部各司其职
开放银行是科技在银行业应用的重要部分,科技投入是开放银行架构重要的衡量指标。
2019年,浦发银行在信息科技方面投入41.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2%。截至2019年末,总行信息科技人员共3898人;兴业银行信息科技员工1910人,信息科技投入35.65亿元,同比增长24.66%,占营收比为1.97%。
浦发银行科技投入略高于兴业银行,科技员工数远高于兴业银行,是兴业银行的2倍多。
同时,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都在传统架构之外进行尝试,有所不同。
浦发银行研发上重视对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布局,应用上则强调“科技合作共同体”。
2018年2月,浦发银行创新实验室揭牌,与上清所、华为、百度和科大讯飞合作,成立“浦发·华为开源技术创新实验室”、“浦发·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浦发·科大讯飞智能交互实验室”,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多个前沿技术和金融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此后,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Temenos、360企业等企业合作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在5G、数字银行、网络金融安全等领域展开合作。
至2019年5月,浦发银行与IBM、Teradata、Cloudera三大企业合作成立三个创新实验室:“浦发-IBM开放银行联合实验室”、“浦发-Teradata数据智能联合实验室”、“浦发-Cloudera数据驱动联合实验室”,浦发银行一共成立了9个联合创新实验室。
目前,浦发银行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已经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网络金融安全、开放银行等方面。
“科技合作共同体”是浦发银行发起成立,由银行、科技公司、科研机构等多方机构共同组成的“开放共享、共建共赢”的生态平台。通过技术与金融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科技合作共同体”发挥可以实现实现能力共享、成果共享、收益共享。
2018年9月,浦发银行与16家科技公司在北京成立“科技合作共同体(SFTC)”,首批合作企业包括微软(中国)有限公司、IBM(中国)有限公司、SAS公司、天睿信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Temenos公司、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等。
2019年5月,“科技合作共同体”扩容至22家。
兴业银行则以子公司作为布局触角。
兴业数金是兴业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其主要经营范围即为金融云服务和开放银行服务,是兴业银行布局金融科技的先行军:兴业数金一方面专注研发,同时也着力于应用布局。
除了兴业数金外,在开放银行和场景布设上,兴业消金也是兴业银行的重要触角。据兴业银行2019年半年报披露,兴业消金自开业至2019年6月底,已累计为兴业银行输送借记卡客户43万名。
总的来看,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的架构布局有两个关键词:“研发”和“应用”,结合这两个关键,要衡量架构优劣,就要看哪一个可以更好将研发积累用于业务需要。
在研发布局上,浦发银行与多家科技企业合作,借鉴科技企业在擅长科技领域的优势及浦发银行的金融优势,探讨科技如何应用于金融;尽管兴业银行也与小米集团等科技企业合作,但整体上来看,兴业银行的科技研发主要还是集中在兴业数金。
而科技企业各有其擅长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说,浦发银行合作式的研发布局在研发广度和深度上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在应用上,兴业银行集团内部各司其职,兴业数金参与市场化的竞争、兴业消金加大对C端用户的布局,公司化的运行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兴业银行科技应用的灵活性,但是母行传统架构、决策方式等依旧会影响其灵活性;浦发银行的“合作共同体”寻求合作共赢发展,通过合作共同体的课题、论坛、大赛等等,组建一个个敏捷作战团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速创意项目落地,不断迭代研发,这种合作方式灵活性更强,但是,具有不同的合作主体,合作中可能需要面对其他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归根结底,科技影响下,银行的传统架构遭到冲击,敏捷型调整是大趋势,具体执行或许没有固定选项。
3
业务篇:
浦发C端增速、体量均占优,兴业F端、B端优势明显
在业务表现上,两行也不同。
浦发银行2019年报显示,报告期间,浦发银行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业务营业净收入占比分别为38%、43%和19%。
零售金融业务不仅在绝对值上占据优势,增速表现也相当值得关注:过去三年时间,零售金融业务负债、营收和客户数基本实现翻番,连续两年成为浦发银行第一大收入来源,至2019年底,个人金融资产余额超过2万亿元。
兴业银行2019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实现零售银行业务营业净收入543.67亿元,同比增长28.30%,尽管增速明显,但是,占营收比仅为30%,与浦发银行相比,差距明显;兴业银行并没有在年报披露公司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净收入情况,从零售业务情况可以看到,公司、金融市场业务净收入占比之和为70%,占收入大头。
同业市场一直是兴业银行的传统优势领域,兴业银行的开放银行道路是从F端逐步将优势扩建至C端,B端可以说是中间环节。2019年,兴业银行在B端成效颇丰(9月,升级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兴享”供应链金融平台首期应收账款线上融资模块上线,加快供应链金融产品生态圈建设。报告期内,供应链融资达标余额2494.61亿元,增长115.24%;票据池业务入池量1704.99亿元,增长125.64%;票据池融资业务量1434.20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F端优势影响初见成效。
4
总结
浦发银行在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的基础上打造开放银行,可以直接连接场景端,开放银行的发展与场景端的布设直接相关。近两年,浦发银行零售业务增速表现优秀,连续两年为浦发银行收入第一大来源,2019年已为营收占比TOP 1。
浦发银行开放银行架构以“科技合作共同体”和“联合创新实验室”为特点,注重外部合作,合作广度、深度较为可观,组织敏捷型强,合作成效尚无完整数据披露。
兴业银行在传统的同业市场优势(F端)基础上,将优势转接到G端、B端等,从而更好服务C端客户。F端对B端的影响更加直接,2019年兴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进步明显,C端支付场景表现下滑,加快通过“好兴动”平台完成零售场景布设。
兴业数金是兴业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开放银行方面也是排头兵,研发、应用并进,同时,兴业集团内部,也通过兴业消金等为兴业银行输送客户,加大内部联动。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