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互联网金融市场变幻莫测,早先大热的P2P变成烫手山芋,金融科技在互金寒冬中崛起,在5G新技术大行其道之际,金融科技又将会掀起一番风云。
被誉为“纽交所金融AI第一股”的简普科技,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让人大失所望。财报显示,简普科技2019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3.235亿元,和去年同期人民币4.437亿元相比减少27.1%;净亏损达到人民币3.52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5350万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
与此同时,简普科技股价从3月份的高点7.30美元/股,一路下跌截止至1.71美元/股(12月11日收盘)。而且,简普科技预计2019年第四季度的总营收将在人民币2.40亿元到2.60亿元,同比下又是一番大减。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寒冬里,简普科技营收与股价的双降,未来发展极其不乐观。
短暂的高光时刻
上市是简普科技进击的“号角”。
上市前夜,长期亏损的简普科技历经融资注水疑云风波,又面临母公司融360被CB Insights剔除出独角兽名单的处境,几番折腾,最终于2017年11月16日在纽交所上市成功。
对此,简普科技CEO叶大清表示,“11月16号算是刚入学,我们离我们家长的期望成为一个好的高中生、或者好的大学生还很早,上市只能算上小学。”
然而,历经艰辛成功敲响上市钟声的简普科技并不是好事多磨,也没有苦尽甘来。
简普科技招股书中,2017年第三季度,简普科技的总营收为人民币4.67亿元,净亏损达到人民币1667万元。而上市之后,简普科技在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披露,其总营收为人民币5.85亿元,但是其净亏损也随之扩大,在第四季度的净亏损达到人民币1.36亿元。而后,简普科技在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净亏损为1.717亿元。
好的消息是,在2018年第四季度实现总营收7.72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人民币1190万元。2018年年末的好消息延续到了2019年年初,在2019年Q1财报里,简普科技总营收实现人民币6.54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5.1%,净利润为人民币1870万元。
但是,简普科技的高光时刻仅仅两个季度便急转而下。
根据财报的数据,简普科技2019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为人民币3.62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6.1%,不及市场预期;净亏损为人民币8490万元,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6110万元相比,净亏损同比扩大38.95%。
简普科技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同样不容乐观。尽管简普科技2019年第三季度,营收成本已经同比下降43%,但是净亏损仍然达到了人民币3.525亿元,和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350万元相比亏损幅度扩大。
在日进斗金的互金行业里,亏损成瘾的简普科技寸步难行。
首先,简普科技经营模式注定了获取流量环节不能中止。与趣店、宜人贷、信而富等在美上市的互金公司不同,简普科技并不是直接贷款的互金平台,而是类似给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其他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等淘金者,输送资源的送水工。
简普科技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中间商,连接了B端企业和C端用户。对于B端的企业来说,简普科技可以为其提供用户数据、营销推广和风险评控的产品;C端用户则可以通过简普科技对金融产品的推荐,来筛选最为合适的方案。简普科技不直接借贷的轻资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风险和资本压力。
其次,高昂的销售和营销成本,促使简普科技亏损扩大。简普科技的中间商定位,注定了其要获取流量来扩大体量。而与其他自带流量的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例如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相比,简普科技获取流量的成本则要高出许多。
缺乏高效的引流方法、用户转化率低是简普科技的致命缺陷。在没有其他更加有效的引流方法下,简普科技在销售和营销方面不余遗力的斥巨资。在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简普科技的销售和营销成本为人民币3.253亿元,和上年同期人民币3.41亿元相比,下降4.6%。然而对比第二季度财报中销售和营销成本为人民币3.184亿元,仍然环比增加2.1%。
再者,在互联网用户增长趋缓,而且金融理财类平台的用户粘度低与用户使用时长短,平台之间的流量的争夺更为激烈。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中数据显示,现如今的月人均使用APP类型数量已经达到了18种,在细分赛道上的用户注意力争夺更加激烈;而在2019年9月的月用户总使用APP时长同比增量占比TOP10细分行业中,并无金融理财。
在诸多亟待解决难题的挤压下,简普科技高光时刻难续,简普科技的总市值也从当初风光上市的11.4亿美元,下跌到目前约为2.64亿美元。在尾部挣扎的简普科技,又怎么能保住“纽交所金融AI第一股”的名头。
逐渐沉沦的业绩
叶大清把简普科技的发展比喻成是马拉松,“成立6年我们现在才跑了6公里,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在成功上市之后,简普科技的马拉松跑得并不是那么顺畅。
贷款推荐服务每况愈下,简普科技总营收缩水明显。根据Q3财报数据,简普科技总营收为人民币3.235亿元,和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437亿元相比,下降27.1%。其中推荐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86亿元,约占据总营收的86%,和上年同期的推荐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77亿元相比,减少24.1%。
简普科技的营收构成主要分成两大部分:推荐服务收入、广告和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而推荐服务收入又细分为两个部分:贷款推荐服务、信用卡推荐服务。在简普科技的Q3财报里,贷款推荐服务收入为人民币0.9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3.3%;贷款申请数量为530万个,同比减少60.2%。
相比贷款推荐服务业绩的每况愈下,简普科技信用卡推荐服务发展则要显得蒸蒸日上。
在Q3财报里,信用卡推荐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956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6%;推荐服务的信用卡数量同比增长约5.9%,为180万张。与此同时每张信用卡的推荐服务费用也从同期的人民币106.10元,增长至人民币109.22元。
但从简普科技目前的总营收来看,看似红火的信用卡推荐服务并不足以让简普科技爬出亏损大坑。
1. 贷款推荐服务难破冰
简普科技不直接进行贷款业务,很大几率上不会发生网贷纠葛,但是城门失火,池鱼未能幸免。3月16日在央视315晚会曝光的714网络贷款乱象中的诸多问题平台,简普科技母公司融360赫然在列,融360被央视点名之后,简普科技股价直线跳水,大跌将近15%。
除了受到母公司的负面新闻影响之外,在市场寒冬之下简普科技贷款推荐服务营收不容乐观。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以及深入,互联网金融总体的风险水平有所下降,同时诸多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存在着转型或者被清退的危险。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9》中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的运营平台仅剩1726家,同比下降超过一半,下滑幅度达到51.64%;年末贷款余额为6896.50亿元,同比减少27.96%。
另外,简普科技要担忧的不仅是贷款推荐服务收入的减少,更为发愁的是其贷款推荐服务业务模式所暗含的风险。
简普科技的贷款推荐服务是CPA模式即Cost-per-action。简单来说,简普科技向合作的B端企业提供推荐用户,若是企业与用户完成贷款,则B端企业向简普科技支付相关的服务费用。连接两端就意味着要担负起双份的责任,而对两端之间出现的借贷纠纷处理不当会将简普科技推向悬崖。
一方面,简普科技需要对C端用户确保自身平台推荐的借贷产品合规性。对于C端用户而言,简普科技的作用类似于金融领域当中的“淘宝”,而一旦借贷产品出现问题,造成的恶性效果会更严峻。通常,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简普科技等互金导流平台会将同一用户推荐给多个平台。而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以贷养贷”的局面出现,使用户难以挣脱“网贷”的泥潭。
作为撮合贷款的中间平台,无论如何都并不能将自身责任摘除的一干二净。关于融360的投诉在黑猫平台上高达1963条,在聚投诉上更是达到了10000万多条,“变相收取高额费用”、“平台包庇违法金融产品”、“信息泄露”等字句频频出现。可见,作为“中间商”一旦声誉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用户流量的流失,简普科技的贷款推荐服务也会难以维持。
另一方面,对于借款用户的筛选确认也是撮合贷款中间平台的责任,若是发生借款逾期,简普科技要向金融机构进行赔偿的同时,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会受到影响而B端合作商的减少将会导致着简普科技能够提供的金融产品数量减少,在同类型平台中,简普科技的竞争力下降。
作为一个金融科技平台,良好口碑以及风控是简普科技自身的护城河,但目前简普科技的护城河正在一点点垮掉,简普科技的贷款推荐服务在“外忧内患”的情况下,破冰之日遥遥无期。
2. 信用卡红利难持续
简普科技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信用卡推荐服务要比贷款推荐服务的表现要令人满意的多。但是通过简普科技往年财报的数据结果来看,信用卡推荐服务增速减缓。
简普科技信用卡推荐服务收入在2019年的前三个季度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493亿元、1.965亿元、1.956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5.6%、31.8%、6.6%,简普科技信用卡推荐服务的收入的增长率正在变缓。
信用卡推荐服务的收入,取决于C端用户的增长与B端合作商信用卡的发行量。
在简普科技上市之初,其CEO叶大清表示:“融360有6700万的注册用户,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服务2亿或者3亿、4亿的用户,当他们有金融需求就会使用融360的App的时候,我觉得那个才是真正的成绩。”
目前简普科技已经上市两年之多,注册用户仅1.2亿,离2亿的目标仍有差距。而且为了获客而投入的营销成本,仅是信用卡推荐服务的收入还远不能抵消。
另外,B端合作商的信用卡发行量也在逐渐趋缓。随着信用贷在人们日常生活作用占比加重,类似于支付宝的花呗、借呗,京东的白条等信贷产品越来越多,信用卡必须性被减弱;另外,信用卡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维护,盈亏平衡点迟迟不来,也对平台的信用卡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信用卡推荐服务作为简普科技的左膀右臂之一,如何使其延续下去,是其迫在眉睫的问题。
挣扎:左拉股价,右推技术
简谱科技成立的第八个年头,简谱科技发布了首次盈利的财报,叶大清表示:“上市的时候我说融360能上市,就是我们读小学了。创业7年上市,刚好像小朋友,7岁读小学,现在才读小学二年级。”并直言,不会把短期盈利视为目标,而是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在全面盈利之前,简普科技亟需解决营收下降、负面新闻缠身的问题,给予投资者信心。
一方面,面对股价走低的情况,简普科技继续股票回收计划。简普科技的股票回收计划截至12月9日,已经根据其董事会批准的股票回购计划,回购了30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凭证。但是短时间之内,简普科技的股价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另一方面,简普科技逐渐把重心转向技术方面。简普科技的广告和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务里,其他收入是指其的智能风控业务,在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之后,对智能风控业务的投入简普科技可谓是花下了大功夫。在2019年前三季度中,简普科技的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22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39.2%。当中,新业务研发成本占据了大部分比重。
此前,在对中国内地的一家智能风控公司进行收购之后,今年7月,简普科技又将中国香港的一家贷款和信用卡平台收进自身团队中。可见,简普科技寄希望于扩张市场规模同时巩固自身技术优势,以此来优化产品品质、提高自身占据市场的比重、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简普科技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广告和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23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幅为26.1%。而增幅的重要原因就来自于收入增长实现了139%增长率的智能风控业务。但是,在今年第三季度中,广告和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收入并不能力挽狂澜。其原因在于,简普科技的智能风控业务的减弱以及受到广告业务效率下降的影响,收入同比减少43.8%。
股票回收计划没有激起水花,花费大量功夫的智能风控业务表现不佳,简普科技动作频频却难有起势。在即将结束的2019年,5G的出现带给金融科技市场更多可能,只是简普科技能否借势乘上5G的大船呢?
5G时代,风雨欲来
2013年互联网金融生根发展;2016年金融科技开始进入渗透金融行业;2019年金融科技势态成熟。目前国内金融行业每个环节基本上都能够见到金融科技的背影。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金融科技又将借力迎来新的增长点。
对此,简普科技CEO叶大清表示,“金融科技行业大有创新创业的机会,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信任、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将会得到妥善解决,这将助推金融科技走向新阶段。”
5G技术的延时性低、海量连接、可靠性高等特点,将会赋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原本已在金融科技领域大放异彩的技术新生。而随着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将会驱动产业能力的提升与生态格局的变化。
5G时代,正是简普科技扩张的好时机。简普科技业务范围主要是给B端合作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对C端用户则是提供金融产品的筛选匹配。据悉,目前简普科技的合作机构突破2500家,平台上的金融产品超过22万款,全国覆盖城市多达350个。
在金融科技的催生之下,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开始酝酿自身的技术领域。
银行系的科技子公司的数量正在增加,目前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都已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和其他金融平台相比,这些持牌金融机构自身拥有的资金聚集与利率优势,再加上逐渐对金融科技方面的重视与推进,互金行业的生态格局改变正在发生。
依赖于给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简普科技,在业务上势必会遭受到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崛起的冲击。5G时代到来,会出现新机但同样的也会产生危机,如何在风雨中留存自身,是简普科技的难题。
综上,互金行业遭遇寒冬时刻,互金巨头能够依靠原先的基础蛰伏过冬,而体量较小的企业不得不在寒潮里寻找新的出口。在倒闭潮里,滚了一遭的简普科技,在5G时代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用技术筑造自身护城河,至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金融外参;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