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为1014亿元,同比增长9.84%,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2020年预计达到1351亿元。
看见这组数字,再联想到近几年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似乎应该对银行的金融科技落地保持高度乐观的态度。但是,对于银行科技发展来说,关键不是看IT投资总额,而是看战略性、可自由支配的IT支出。银行在开发新产品和服务、部署新兴技术及扩大其服务市场上的IT支出有多少?中国银行业这1014亿元的IT投资有多少是真正应用到银行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
据IT投资优化公司Net执行副总裁Tjeerd Edelman介绍:“目前80%的银行IT预算用于维护遗留系统,或者只是“运行银行”。除此之外,约15%的支出与强制性合规项目有关,这意味着只有5%的银行IT预算用于创新改革。”
一、硬件方面投资占IT投资总量的52.1%
从2017年银行业IT投资在各类产品的分布来看,计算机硬件占比最多为52.1%,其次为IT服务38.9%,最后是软件9%。
在银行业,可用性和安全性对于业务而言至关重要。虽然早在1991年3月,风险投资家Stewart Alsop就说过:“我预测最后一台主机将在1996年3月15日拔掉电源。”但是,对于银行业来说,大型机不仅不是“恐龙”,反而是其业务开展的背后英雄,运行着银行的后端系统。
现在,“英雄”大型机似乎成为了银行的“累赘”,一方面,大型机并不是完全安全的,例如,之前中国银行IBM大型机宕机,系统没有第一时间切换到热备或者异地容灾上,直接影响中行的信用卡支付相关业务,直到4小时之后才恢复服务。经营过程中,银行将大型机作为一个重要的单点故障进行运行管理,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另一方面,除了硬件、软件和服务的初始成本之外,大型机每天消耗大量的成本,而且这些成本很难预测,甚至更难管理。
由此可以看到,银行IT投资占比最多的计算机硬件其实只是为了“运行银行”,并未支持银行的科技创新。
二、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投资主要用于业务类解决方案
2017年,中国银行业软件和IT服务市场规模达486亿元,其中IT解决方案市场总量为339.6亿元。再按照IT解决方案类型进行划分,可分为业务类解决方案、渠道类解决方案、管理类解决方案和其他类解决方案,其中业务类解决方案占比最高为42.7%。
过去这些IT解决方案都是由ISV厂商进行提供,目前供应商仍以ISV厂商为主,但许多金融科技公司也开始切入这个市场。然而,哪些细分领域解决方案是金融科技公司目前可以切入的?
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搞清楚,银行业IT解决方案四大类如何进行细分。如下图所示,业务类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核心业务系统、支付与清算、中间业务、信贷操作、互联网银行等,管理类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企业资源管理、商业智能/决策支持、风险管理、反欺诈、金融审计和稽核、客户关系管理等,渠道类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渠道管理、柜台系统、银行卡系统、电话银行/呼叫中心等。
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切入的领域主要是风险管理和反欺诈,例如同盾科技、百融金服、氪信等一批职能风控公司都在提供这些服务;其次为互联网银行、网络银行、移动银行、自助系统、柜台系统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生物识别,实现自助身份识别、认证;再者,客户关系管理、渠道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智能营销,实现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然后,电话银行/呼叫中心的应用主要为智能客服和智能呼叫中心,代替人工实现7*24小时服务;最后商业智能/决策支持领域主要应用智能投研和RPA,实现流程自动化及智能化分析。
虽然,除了核心业务系统,金融科技公司似乎都已切入其他银行IT解决方案,但是所占份额仍比较小,只是提供了部分功能,是对原ISV厂商提供系统的完善和补充。根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银行业IT解决方案主要厂商中,文思海辉最多为18.77亿元,占比5.53%;宇信科技第二为17.83亿元,占比5.25%;第三为神州数码13.65亿元,占比4.02%。目前,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即使是头部企业,服务银行的收入也仅有1-2亿元。
综上分析,从IT投资角度来看,银行目前的科技支出以“运行银行”为主,“改变银行”式的新服务和新技术探索还刚刚起步。巴菲特曾说过,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 对于银行来说,目前面临着将IT投资从“传统成本”转移到“创新”的挑战,需寻找方法降低遗留IT运营成本,以提高效率比,并腾出资金投资于金融科技、数字化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推荐阅读:
多家银行秀金融科技,从技术投入看中美银行差距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92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