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之大浪淘沙--传统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浅析

银行发展的历史本就是一部不断变革的创新史,而在这最新一轮创新变革的浪潮中,金融科技无疑将是核心的驱动者。基于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原理”(第一原理:透过现象追逐问题的本质,将问题的核心回溯至构成要件,回到设计原理,始终要以最初的目的为追逐目标),回归金融本质,以空杯心态,深入探究“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始终坚持以功能为王,将客户所需的金融功能渗透于客户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其思想更适合当下的金融业、银行业,只有跳出银行固有的业务模式、发展思路,方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创新模式。现整理出自己对金融科技发展的陋解拙见,仅供参考,探讨交流。

如何破局金融科技之变革?“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跳出银行看银行。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在《金融的逻辑》中,对金融做了很好的诠释“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而货币的出现刚好解决了价值跨时间存储、跨空间转移的问题,而银行呢则是一个起家于兑换货币钞票的行当,它受国家牌照化特许,经营着货币,逐渐演变为金融寡头,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当资金无声无息的汇成金色的河流,金钱流淌过银行,周转着、聚散着,最终沉淀下了利润。

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互联网浪潮下的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商、社交应用等线上互联加速推进,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给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堪比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信息技术等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技术的创新正在引领未来银行的转型,完成价值跨时间、空间交换的载体从线下的纸币更多地变为线上的数字化无感交易,银行已不是金融交易的唯一选择,而货币法律上的经营主体虽然仍为银行,但其运营主体、交易主体已大幅被腾讯、阿里等金融科技公司所取代,货币流向更多地趋于互联网化、数字化,在货币每一个流经的互联网路口都有多个选择,包括:传统银行线上平台、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银行、互联网金融等,而客户最终的选择,尤其九零后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并不关心谁是所谓的“宇宙第一大”,永远优先选择那些谁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简单、最便捷、最贴合生活场景的金融服务,因此,原本一直沉淀于传统银行的利润相应的就转移至体验式服务最佳的金融单位

回想一下,传统通讯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也未曾预料被颠覆如此之迅速,传统数码巨头柯达未及时意识到消费者行为已发生改变,终被创新者所取代。我们有多久没有取过纸币现金了,有多久没有去过银行的实体网点了,我们的生活消费有多么的离不开手机移动支付。而这一切变化的源头均来自于金融科技,作为传统金融的从业者们,我们唯有正视改变、顺势而为,在适应中求变、创新,“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跳出金融看金融,摆脱传统银行发展的固有思想和模式,最终方能走出一条适应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之路。

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未来传统银行如何规避历史上的“柯达时刻”?银行发展的历史本就是一部不断变革的创新史。1967年,巴克莱银行首先推出自动柜员机(ATM);1969年,智能卡问世;1982年,银行开始进入电子支付领域;1995年,银行推出网上银行服务;1999年,挪威率先推出移动银行业务……近年来,“金融科技”、“场景式金融”等已属于被过度渲染和传播的热点词汇,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战略规划里几乎都将“金融科技”作为未来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都将“场景式金融”服务描述为大势所趋。但其实是语似而意不同,有的认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就是未来金融科技的模型,还有的认为传统银行网点由人工转为智能外设便是未来之势,亦有的人认为将传统线下的业务转移至移动终端APP受理是未来银行创新之路。以上观点不能说不对,但至少不明确、不清晰、不全面。那么,我们结合布莱特.金恩先生的银行4.0发展路线,一起探讨金融科技之大浪淘沙,金融科技如何驱动银行的创新与转型。

BANK1.0 1472年至1980年,以分支行等实体网点为主要服务渠道的古老传统银行。

BANK2.0 1980年至2007年,ATM自助设备的出现,这是有史以来银行第一次将服务扩展至全天24小时,不受限于柜台营业时间。

BANK3.0 2007年至2017年,智能手机于2007年出现后,重新定义了银行服务的时间与范围,线下交易越来越多的转向移动支付。

BANK4.0 2017年之后,金融科技发挥其核心驱动力,符合客户需求的、即时的、情景式的体验,将金融服务完美的融入客户的生活消费场景,无所不在的内嵌式银行服务。

以空杯心态,回归本源,主动拥抱新科技、新时代。在这个金融的大变革时代,我们传统银行从业者首先应该秉持一种开放欢迎的态度,主动拥抱扑面而来的技术变革与商业模式的变化。曾经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商业巨头柯达公司,公司市值最高达310亿美元,在外部客户需求已经变化的前提下,公司未能及时调整策略,持续在原有产品上的优化与改进,力图尽可能守住原有市场规模,愈守愈难,市场的变化始料未及,最终被市场抛弃。其核心问题是未能以“第一原理”指导产品的设计和业务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如果要重新设计一个数码产品,现有的产品能否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如果不能,唯一的方法就是应用第一原理的思维方式重新设计,就如同埃隆.马斯克所设计的Space X火箭或乔布斯所设计的iphone,显然,当时的柯达公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未来五到十年,谁是我们主要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这就是传统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的核心。传统银行业应该坚持以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原理”指导未来银行变革之转型和创新,回到设计的源头来思量问题。我们依据第一原理设计的银行服务会是什么?那么,这也就是未来银行的转型和发展之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产品设计的思路依旧是基于传统银行物理网点或需要客户去实体网点面签或纸质签名,那么,这类产品设计即使再完美,也终会被市场淘汰,因为其设计初衷已经背离了用户的使用行为和消费习惯。在中国,1980年至1995年之间出生的年轻世代群体已逐步成为消费的主力,占到总人口31%,未来十年将承担起75%的劳动力,这一代人比起他们的前辈更具有个人主义的开放精神,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成长起来的他们,如果一项金融服务还需要去实体网点或去柜台签字确认,在他们的思维模式里一定觉得不可思议,便捷化、简单化、及时的、情景式的体验、无障碍的互动是年轻一代所追逐的金融消费方式,那么,未来十年的主要客户群体很明确,其核心需求亦逐步明确,那么我们传统银行未来发展之路也逐渐清晰。

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当用户需要时,银行服务恰好就在”,这是赢得未来五至十年金融竞争的核心竞争力。银行想与客户保持黏性的唯一途径,创造符合客户目的的情景式体验,基于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区块链、云端整合、生物识别和体验设计等深层技术,将银行的金融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对银行而言,重要的不是产品,而是引人入胜的嵌入式银行体验,在客户最需要银行的时间和地点,将你的金融服务融入他们的生活,客户再也不用去某一建筑物内的银行实体网点,便可享受到银行的便捷、简单且无任何障碍的金融服务。

同时,敏捷度将是银行4.0架构的核心,将与客户交互的服务能力越来越多的从核心剥离,转移至中介层和互动层,只有在处理会计总账时才需要依赖传统核心系统,关键是有一支随时能快速满足客户各种需求建设的专业技术团队。同时,数据将是各个银行关键的具备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行内的交易流水、资产数据、客户数据等,同时,融入更多的客户信用数据、消费数据、行为数据、位置数据等,一方面,依托重要的数据资源,分析和挖掘,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差异化服务;另一方面,银行将变成重要的数据源头,对所加工的标准化分析数据进行价值输出。假如某个周末你路过咖啡街区的星巴克,在星巴克门口驻足了五秒钟,考虑要不要进去享受一杯拿铁咖啡时,长安银行根据实时所获得的位置信息、行为数据及结合你个人的消费习惯等,迅速进行大数据分析,在你驻足的五秒钟里第一时间给你推送了一条短信“欢迎使用长安银行金融服务,星巴克任何金融消费均可享受半价优惠”,那么,这一定是客户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客户需要时,银行服务恰好就在这里。

同时,实体网点、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金融知识和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实体网点、客户经理、理财经理所能提供金融服务,将被能提供人性化服务的人工智能所代替,每个人将会有一个专业的人工智能理财助理,区别于当下苹果的Siri、小米的智能语音助理、亚马逊alexa语音助手等,对话缺乏连续性和情境,随着语音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每个人将会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理财助理,她最熟悉你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理财计划、消费习惯等,你可以随时与你的理财助理进行语音互动:以我现在的财务及收入状况,我什么时候买的起第一套房子?哪些投资方式可以帮我实现营收目标?现在是购买iphonex最好的时机吗?我的理财马上到期了,推荐一款最适合我的理财产品?……

Bank4.0阶段,银行提供的将是以客户体验为首要目标,将银行服务完美嵌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时恰好就在,简单、友好、迅捷、方便。未来银行的物理网点将更多地承担品牌宣传、体验作用,所有的银行业务将逐步通过移动终端可便捷地完成,银行与各类生活消费场景在线上将深度融合。但如果只是简单的将线下的业务流程复制至线上,实体网点核验、本人手签、面对面身份核查等冗长流程俱在,只是事后拍照上传,流程未变,增加了线上审批通道而已。那么,这不是BANK4.0,也不是未来智能银行,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依据第一原理,回归问题的本质,从零开始,如何依靠新的技术能力,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之道,重新设计基于新架构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始终以客户情景式的完美体验感为最终目标,那么,还会要求客户去实体网点吗?还会依然相信当面的身份确认比远程人脸识别更有必要吗?还会要求客户要手签一堆繁杂冗长的文件吗?

下面,针对传统中小银行(主要指五千亿以下资产规模)金融科技的发展,谈一下我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基于金融科技的体验式服务转型要从上而下、从内而外坚定不移的推进,从传统的基于物理实体网点的“存贷汇”业务模式转向无所不在的基于任何消费场景的体验式金融服务。无论大船小船,也不管好不好掉头,但都要开始启航,朝掉头的方向努力。最早一批八零后已近不惑之年,最早一批九零后也三十左右,也就是这批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群体是我们未来五至十年主要的目标客户,个性的、便捷的、无障碍的金融消费方式是这一代人潜意识的消费习惯,传统的去银行网点排队、取号、现场身份核实、人工签字确认等金融行为将逐步的一去不复返,人们将越来越多的基于移动终端的APP应用,以最大化满足客户体验作为选择金融机构的唯一标准。传统中小银行受限于盈利能力、科技实力等因素,不可能投入超出其自身实力的巨额资金去进行新领域、新技术的预研,更多的会选择“跟进、复制”技术,去快速复制国有行、股份行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先进科技成果,适时进行个性化开发创新,永远从客户角度出发设计产品

在当前业务模式下,始终要将用户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从关注产品转向关注体验。以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为例,为了满足某些客户资金不充足的问题,可以推出线上众筹,组团购买理财产品的人数越多,收益率也越高。还有,为解决大量理财客户工作时间与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时间重叠问题,推出专门在夜间发售的理财产品,我们暂且称为“理财夜市”。所以,不论当前,还是未来五至十年,体验感至上的场景金融,一定是未来银行发展之路,“当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金融时,它恰好就在那里”。

二是以提升客户体验感为最终目标,大力推进敏捷化转型。传统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中,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思路和方向,积极提升自身的开发建设能力,有选择地采用“复制”和“跟随”策略,紧盯行业优质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向大中型银行、先进金融科技公司学习,及时进行有选择的“拿来主义”,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最大化的提升客户的体验感。但在自身发展历程中,“敏捷化”转型必不可少,敏捷的信息科技团队、敏捷的产品创新团队、敏捷的业务流程优化团队,只要我们发现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的系统、产品,均可快速的在本行落地,迅捷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中小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公司优势,快速将科技创新产品落地为业务产品。其实,我个人认为,中小银行可淡化产品的产权或自主权,只要能促进业务体验升级,中小银行均可以购买或选用市场上的优质成熟产品。作为使用方,我们要的是迅速的落地效果,要的是提升客户满意度,至于是否自主开发,产权是否归自身所有,应该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三是在稳健经营和科技创新间找到均衡点,以第一原理思想,回归金融本质,不断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走出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一方面,传统银行受限于自身经营的资产负债表的数字压力及面向股东的利润增长压力,加之近几年的“强监管”,稳健经营占主导思想;另一方面,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拥抱客户消费行为的转变,完全依赖传统物理网点的经营思路的发展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同时,务必要承担银行转型发展所面对的风险。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未来五至十年,预计百分之三十的传统银行岗位将要消失,与此同时,也会增加数据分析师、AI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体验设计师、行为心理学家、社群营销专家、区块链整合工程师、合规与风险管理工程师等新设岗位,专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也要纳入银行整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同时,在现有合规的监管体系内,最大化发挥第一原理思想,突破固有的传统经营思路。譬如:我们所有的银行都是依据基准利率,制定本行的存款利率,但利率市场化年代,全球只有一家银行例外--阿联酋迪拜国家银行,于2016年推出一款存款产品,客户能够依据所佩戴的智能手环或手表所计算的“步数”为依据,提供相应的存款奖励,当然,这里只是传达这种突破传统固有方式的一种创新思维。

四是金融科技时代,“数据资产”为第一核心竞争力中小银行自身信息科技的发展一定要在长期“投入”与短期“拿来”之间、在自主开发与外包合作之间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抉择策略。中小银行总体上趋向于采取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向先进同业学习的发展理念,这种方式投资小、落地快,可实现业务创新的快速复制,如:某类业务系统、某个电子渠道、某个智能设备等等。但有的东西可短期复制,有的东西一定需要长久沉淀和研究,短期的复制、学习是会“水土不服”的,如:个性化的业务创新点,还有最为核心的“数据资产”。很多中小银行现在面临行内数据标准化不足、数据多源头、分析和挖掘不足等突出问题,行内数据形成孤岛,未引入第三方大数据,当前总体停留在只为行内提供报表查询、部分经营数据的初始“数据仓库”阶段。而基于场景式的体验式金融服务,需要引入客户的消费数据、行为数据、位置信息等第三方数据,再结合行内的相关客户数据,共同进行客户画像、风险识别、分类识别等大数据建模、挖掘和分析,为后续的智能化转型、人工智能的落地,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数据为传统银行创新变革的核心资产,不可或缺,缺少了大数据支撑的智能化转型,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本无法实现提升客户满意度的体验式金融服务。总而言之,数据是传统中小银行务必要投入信息科技核心实力长期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数据能力的输出是需要周期、需要沉淀和不断优化完善的,短期的“拿来主义”无法形成适合本行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具备超强执行力的学习型技术研发团队。未来我们要面对的是大中型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小型银行倾向于采取“小而精,快而新”的发展思路,有选择的跟进、复制,积极的开发建设,然后快速的落地和创新,尤其是针对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情景式体验服务,要快速最大化满足用户多变的消费场景需求,“用户需要时,银行服务恰好就这里”,那么就需要一支执行能力优越的学习型技术团队,主动拥抱和学习新科技、新技术,乐于领会和接受新知识、新领域,能快速掌握金融科技之核心技术,能取百家之长,快速转换为适应本行的产品或场景,因为在基于场景式的体验式金融服务时代,迅捷性、易用性将是吸引客户的重要举措。同时,为技术团队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成长通道,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薪资水平,确保核心团队的稳定性。未来传统银行的转型发展一定是靠金融科技引领驱动,科技人才队伍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前端柜面人员缩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这将是大势所趋。所以,基本目前整体发展趋势,也更加坚信了笔者坚持从事金融科技领域的决心和信心,全力以赴为金融科技事业最大化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历史上,从来都是危机在倒逼着改革,今天的传统银行,尤其中小型传统银行,更要积极主动地拥抱改革,才能为时代所垂青。让我们率先垂范,迎接新金融时代的到来。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便是生命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92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4-17
金融科技之大浪淘沙--传统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浅析
货币流经互联网的路口有多个选择,而客户最终的选择,尤其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永远优先选择那些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简单、便捷、贴合生活场景的金融服务,因此,原本一直沉淀于传统银行的利润就转移至体验式服务最佳的金融单位。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