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想说说关于银行的“下半场”问题。
下半场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我们并不太认同对“下半场”的定义,“下半场”总有一种日薄西山,殊死一搏定输赢的感觉。然而全行业的发展,还远未到达下半场的状态,充其量只是个新的历史阶段,所以“下半场”论的支持者,似乎多少有些缺乏想象力。
大家可能都已经发现了,当前社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加速数字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离线场景,变得线上化电子化,越来越多的纸质凭证转向了数字凭证,强化对用户实名身份的线上识别,这一切数字化的目标,都为了将各行各业的信息在线上进行连通融合,以期用数字处理能力优化社会的治理模式。
在这场数字化的竞赛中,有两类企业占了先机:以做行业软件为出发点的软件开发企业,以做互联网平台为出发点的互联网企业。
这两种企业选择了不同的数字化切入点,在数字化发展中的参与方式也不太相同。软件开发企业从行业场景为切入点,再用力渗透零售端。而互联网企业是从零售流量为切入点,再不断渗透行业场景。
银行本身其实也是社会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分支,只不过金融的数字化普遍启动较早,主流银行的数字化水平相对较高。
而在金融的场景化、金融的互联网化等时代命题之下,深度参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进而通过社会热点场景获得金融业务发展,日渐成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共识。
但银行这个特殊角色如何参与,金融业务、网络金融、金融科技如何分工参与到社会数字化的发展中,又如何实现组织获利,这却成了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
从金融的角度我们比较好理解,通过调整信贷政策,支持数字化项目建设,支持SAAS云计算AI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而作为网络金融或金融科技,银行从科技视角如何参与,却面临了一个看似“零和”选择问题:是从场景为入口渗透到零售流量运营,还是以自有流量为入口渗透到场景。
平心而论,这两条路对于银行来说,走起来都不顺利。无论是哪一种路径,能够稳步推进并产生商业实效的前提,在于搞清楚“你是谁,为何是你,目的为何”这样的问题。
银行在科技方面的力量更多聚焦于金融IT系统的开发(甚至很多银行核心系统均是外包采购获得),实力更强的银行能够将科技力量延伸至财务系统,以及企业办公管理需要的各类OA系统,能力再强一些的可以实现一些相对互联网化的用户运营系统(此处指互联网化服务,非电子银行服务)。
从左到右,系统的服务维度是逐渐提高的,在开发资源有富余的条件下,以这些系统的过往开发经验,可以让银行有能力对外提供系统服务,但除此以外的非金融行业系统,普遍经历了长时间的行业打磨,与聚焦垂直行业的SAAS服务商比起来,银行在这方面的经验实在不足。
而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互联网通过资本方式大力布局企业SAAS服务,在商业模式上,通过降低或免除开发成本,将更多的收益引入到云计算和用户流量变现上,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银行也难以应对来自互联网的冲击。而数字化转型最终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用户使用到数字化服务,因此在“入口的市场话语权”方面,银行也难见优势。
数字化的进程中,前端需要入口平台的承载,中后台的业务系统需要开发,数据的存储需要云服务的支撑,在数字化服务的每一个层级,都有错综却又极其明确的战略诉求,数字化竞赛早已不仅仅是“提出需求-开发投产”这么“单纯”的事情。
有些企业可能愿意在数字化时代讲前端流量的资本故事,或者靠软件开发赚取承包商的开发收益,或者用云计算去解释高维度的数据服务。
而对于银行来说:
• 前端银行聚焦于电子银行平台,使用体验及用户流量质量与互联网企业比较相形见绌。
• 中台软件开发银行对发展十几年、几十年的垂直行业并不熟悉,对于行业的理解与深层次需求没有长期沉淀。
• 云计算层面与大型机构的云服务相比规模要小得多,而与部分金融科技企业推出的金融云相比,银行的云服务主要以服务内部生态为主,服务维度不够高。
• 在商业模式和跨业经营层面银行面临监管机制的限制。
银行在数字化中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么?
面对数字化的发展大势,银行的金融身份,到底应该从货币层面支持全社会数字化转型项目,顺势而为拉动2B金融的新发展(以金融换金融);还是亲自参与软件开发支持数字化项目发展(以科技开发换业务);还是做前端的聚合获取零售用户(以科技开发换流量)。
在收益上,是依靠开发产生技术服务收入,还是依靠开发合作形成的场景获得场景金融服务收入和用户流量,产生的收入是否能覆盖未来中长期的运维成本,以及在服务规模化以后,运营成本会不会飙升。
而另一方面,从用户流量到场景的延伸模式,低维度的电子银行服务以及频度缺失的低质量入口,提倡多年的增量、全量、用户概念,没有真正的落到具体产品层面,整体银行业还在紧攥“电子账户”、“支付产品”,力求在资金端交易端获得业绩,而非用户端增强交互粘性,构建强有力的入口级渠道。对用户积分、权益的运营,也处在大而杂的同质化状态,这样的发展状态,在零售用户的视角来看早已过时。
在这些问题的解答上,很多银行的观点看法都很粗放,在对市场的焦虑中,很多问题似乎都没来得及仔细论证,在“做完一个项目”和“做好一个项目”之间,距离还有很远。
所以在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中,与具备场景资源的软件公司,以及携用户入口、数据基础倒逼场景的互联网企业相比,银行这一金融机构身份,到底能拿到多少数据份额,又能撬动多大的数据应用价值,我实在无法做非常积极的判断。
自古有一句话叫做“厚积而薄发”,而当前银行在全社会数字化发展的“下半场”焦虑中,多少有些“薄积而厚发”的状态,这种薄积体现在自身产品服务体系、新型合作业务模式和配套内部管理机制的打磨上。
这种“薄积而厚发”的情况虽不是不可为,但却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去弥补薄弱的基础,这种成本可能是资源上的失衡腾挪,也有可能是焦虑试错的损失。
所以针对银行参与数字化社会进程,有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讨论。
• 银行参与数字化发展,以企业金融服务参与到大中型数字化项目是最直接有效的参与模式。而以科技角色参与数字化的发展,需要更完善的服务生态作为支撑。
• 银行网络金融或金融科技参与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评估项目的衍生价值,数据能否形成规模化应用极其关键,小数据难以产生理想的应用价值。通过资本方式参与SAAS服务商,并且通过SAAS服务商的战略合作构建生态服务,是更有效的市场拓展模式,但需要有云服务的支撑。
• 数字化发展能否带来流量价值,取决于服务的入口,而入口的服务方可能并不是数字化发展的主体,银行是否能获得入口的运营权决定了数字化发展的流量变现价值。
• 当前很多行业的数字化发展,主要是业务处理与生产流程的电子化,其对金融的直接贡献并不大,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流程数据进行市场的预测,客户画像完善,风控模型完善。
• 对市场有直接贡献的数字化发展,如交易类的数字化转型,早已在几年前开始启动,竞争趋于红海状态,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协作格局已经相对稳定,可参与竞争的数字化项目,需要有更完善的价值挖掘方法,包括直接获利,壁垒构建,衍生价值挖掘。
关于银行参与数字化的模式,我们做一个整理,供大家参考讨论。
这种模式之中,服务生态的稳定性需要有可以运作的配套机制作为支撑,在这个时代,单打独斗或只是一味强调自身“开发服务能力”,几乎无法满足复杂的社会需求,当前数字化进程的参与深度,更取决于服务生态的完善程度和紧密程度。
老大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完善基础能力,完善内外部的协作模式,让“共享”真的成为“共享”,才能更好的应对复杂环境的变化。
毕竟如果开而不放,合而不作,共而不享,那“共赢”这个目标也就会非常遥远。
在比赛远未结束的时代,或许更应该聚焦健康的训练和战术的打磨,为何要在“下半场”的焦虑中苦苦挣扎呢?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92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