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金融科技公司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公司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他们试图找到与这些可能存在威胁的技术创新者合作的最优方式。
2018年,被认为是开放银行元年。传统银行越来越多的寻求与金融科技新贵开展合作,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加强与其他垂直相关领域的深度合作,改进客户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探索自身的开放之路。
何为开放银行?
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概念源自英国,2015年8月应财政部要求,开放银行工作组(OBWG)成立,旨在研究如何共享使用数据服务客户,构建开放银行。2016年3月,OBWG正式发布《开放银行标准》(“The Open Banking Standard”),提出了开放银行的三大标准(数据标准、API标准及安全标准)以及一个治理模式(维系开放银行标准有效运行的基石),指引如何创造、共享和使用开放银行数据。
此后,英国开放银行推动的主导机构转交给了竞争和市场委员会(CMA)。2016年8月,CMA发布报告正式明确了开放银行的概念,“Open Banking is a brand new, secure way for consumers including small businesses to share information, allowing new and existing companies to offer super-fast payment methods and innovative banking products.”开放银行是一种可以让包括小企业在内的消费者共享信息,允许现有公司和新成立公司提供超高速支付方式和创新银行产品的全新、安全的商业模式。
基于当前开放银行实践,亿欧智库认为开放银行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以API技术为手段,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聚合更多生态场景,为用户提供无感、无缝、无界的金融服务体验。
开放银行最初主要通过数据标准化来实现,是为了解决中小银行发展和客户需求最大化应运而生。未来,开放银行将通过开放自身的数据端口,吸引外部相关企业加入,聚合多种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即想即用,触点无界,服务无限。
开放银行生态参与者有哪些?
亿欧智库: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生态圈图谱
面对开放银行,银行生态原有的参与者都要经历服务能力升级和参与角色蜕变的过程,此外,也会增加一批新的参与方。在金融科技浪潮推动下,开放银行生态将出现六类参与者,包括计算机硬件服务商、金融云服务商、IT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商业银行、垂直行业企业以及客户。
计算机硬件服务商:计算机硬件是银行IT投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IT设备。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为1014.04亿元,其中硬件方面的的投资占到投资总量的52.1%,但与2016年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业务上云作为银行未来发展大趋势,确实对硬件具有一定的冲击,但高性能计算服务器、超融合计算机等需求仍然非常大。另外,浪潮、华为等国产服务器厂商也开始加强金融云能力,为银行输出云服务。
金融云服务商:金融行业“上云”成趋势,银行纷纷意识到金融云对于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41.18%的金融机构已应用云计算,46.80%的金融机构计划应用云计算,已经或计划应用云计算的金融机构共占87.98%接近九成。未来,金融云在银行IT信息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金融云规模将持续增长,也将带动计算机硬件、IT软件及解决方案等快速增长,加速推动银行开放进程。
IT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挖掘银行需求,建设算法等技术能力及通用技术平台,为银行输出技术解决方案。这些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包含新兴创业金融科技公司如同盾科技和第四范式、开拓技术输出新业务的互联网巨头如蚂蚁金服以及通过外部合作摆脱自身被边缘化困境的传统IT技术服务商。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开放银行生态的核心参与者,通过向科技企业学习,积极寻求转型以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开放银行战略领先者多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民营银行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也将加入开放银行战略实施转型中。
垂直行业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个垂直领域的领头企业,他们或服务于C端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或从事B2B业务服务于B端。这些企业存在许多可以切入的金融场景,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自建金融业务,例如滴滴金融利用已掌握的用户出行数据,推出在线信贷产品。
客户:此客户指金融服务的需求端,可分为C端客户、B端客户、G端客户。未来,客户将享受开放银行提供的随人、随时、随需、随地服务。
虽然在开放银行生态图谱中,我们将企业都置于某一个角色中,但是,在现实场景中,部分企业并不是只扮演其中一种角色,而是出于战略需求扮演两种甚至多种角色。这些企业虽然占比较小,却是开放银行生态闭环的构建者、生态构建的推动者。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伴随着开放银行在国外愈演愈烈,中国作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先力量与深度参与者,迅速燃起了对开放银行这种平台化商业理念的研究与试错。
银行、互联网巨头、金融IT服务商、金融科技创新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保险机构等都迅速入局,试图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为商业生态系统的客户、员工、第三方开发者、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服务,使合作双方创造出新的价值,构建新的核心能力。金融科技作为以新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立足于新理念、新政策将形成澎湃的力量,重塑中国金融产业新生态。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92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