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风控的窘境:赚钱不易,生存更难

当借贷的核心风控环节必须回归金融机构,风控“外脑”们或许只有连接起更多金融机构,承担起全行业哨兵的作用才有机会杀向未来。

这注定是一个只有少数玩家的未来。

01 行情变了

2019年1月,浙江银保监会发文,要求城商行和民营银行“核心风控环节不得外包”。这不是监管第一次发文要求风控回归金融机构,第三方风控从业者都已经感到有些麻木,“一直这么说,但各个机构都是下有对策,无非不叫风控”。一家业内有相对领先地位的风控公司创始人这么回应政策带来的变化。

一秒到账,额度高,无抵押”如今互联网借贷业务司空见惯的宣传文案背后是风控技术的支持。“有数据总比没数据好。”在这个逻辑之下,7成没有央行信贷征信记录的用户们被“大数据评分”,这也催生出一个数据和技术双轮驱动的第三方风控市场。

外接数据或者团队驻场是近两年比较主流的第三方风控合作方式。传统金融机构们用这种方式来解决进军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人才、数据和技术积累问题。

“这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也要看各机构相关业务开展的情况。”在新颜智能科技CEO黄向前看来这个时间窗口为第三方风控留下了与金融机构长期可持续的合作机会。

根据亿欧智库的《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业报告》中预测:2020年金融科技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元,其中智能风控75.9亿元,占比31%。

然而另一头,却是一些媒体上第三方风控90%公司将退场的寒冬风声。

事实上,2018年,在“一边暴雷,一边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奇观里,一些第三方风控公司刚刚从2017年底的行业低谷里缓过气来。“如果现金贷再那么玩下去,行业里绝大多数公司都会死。”一家第三方风控公司的负责人说得很直白。

他指的是现金贷利息高到回本赚钱只需要一半人还钱的那段时间。“那做风控还有什么意义?”

现在行情变了,监管趋严、利率下降、坏账上升,金融机构开始节衣缩食,“对严肃专业的风控机构来说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风控工作要往精细化的角度去走。”算话科技的创始人蒋庆军认为金融机构要挑选更好的用户,对于第三方风控的依赖度会更高。虽然“好日子的时候,一个金融机构可能会接十个数据源做风控,现在可能要砍掉五个,我们必须要争取在那五个留下来的机构里。”

活下来,也许并不那么容易。

02 转型!

业内一家有相当市占率的公司新颜科技正在进行一次冒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家公司正在向人工智能转型。“如果单纯做评分,我们可能只需要五六十人就好了,现在多出来的一两百人是为了做生物识别和NLP。”新颜科技CEO黄向前对零壹财经说。这意味着几千万的成本。

选择生物识别,是因为他们看好人脸和声纹识别在未来成为行业标配的前景,对于已经有大量用户的公司而言,这有助于其巩固合作与数据优势。在风控领域,失去客户也意味着失去最新的数据,相比技术门槛,数据滚雪球的优势对于后来者而言也许更难跨越。

目前人脸和语音识别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新颜之所以选择自研而非集成,是因为“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就是很长的时间优势,还可以探索、延伸、加强。”

而一家以技术见长,目前已经服务了多家银行的风控公司冰鉴科技CEO顾凌云对技术的时间窗口则并不乐观。虽然在银行领域他们已经有相对明显的先发优势,但他依然认同“技术护城河存在的时间并不会长久”,“关键在于技术和业务的强耦合”。冰鉴在2018年上半年就开始以PaaS+SaaS模式切入银行服务,目前处在扩张阶段。

服务银行也面临着挑战,一是银行内部复杂多样的系统增加了很多困难,二是银行的决策流程跟不上互联网速度,三是银行人员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和掌握度还需要提高。

人工智能、转向银行服务是目前第三方风控的行业趋势。也不乏政策风声下,带着流量、数据和技术为金融机构赋能的巨头们。腾讯FIT将“场景金融”作为获取金融机构的触手,并运用C端优势布局风控和反欺诈;蚂蚁金服不止为银行做APP、小程序,还与其进行深入的场景合作。

而对于并不财大气粗又没那么多资源的创业公司而言,更关键的还在于活下去。蒋庆军在电话中提到了综合成本的控制。他认为开发新产品如果不能迅速赚钱可能会带来财务危机,另外“产品丰富不等于产品有竞争力”、“新老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要打个问号”,虽然他也笑言:“如果你给我十个亿,我马上会去尝试一些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

第三方风控公司转型背后是“数据—风控—互金”整个产业链面临的挑战:上游,2017年网络安全法公布以后,大数据行业洗牌,对风控而言,数据供应市场的变化意味着风险策略和产品形态的调整,大量公司在获取数据时增加了用户授权及脱敏环节确保数据合规,然而依然面临政策风险;下游,P2P雷潮与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带来的是客户数量的锐减,将目光投向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成为风控公司的普遍选择。

上下游的不稳定加上如今投融资市场的遇冷,很多风控公司的融资信息依然停留在两三年前。依据零壹财经投融资数据,过去三年(16、17、18),国内针对个人信贷的第三方风控公司融资次数依次为22、21和26次,融资超过C轮(包括C轮)的公司仅18家。

03 过去&未来

业内某家头部公司的官网上曾挂着两款风控评分产品:一个黑名单洗白和白名单拉黑;一个大数据评分。虽然后来,前者因为买名单和处理数据的叠加成本太高而成为凸显后者“物美价廉”的存在。但这样的产品形态直观地反应了早期市场上鱼龙混杂的情况。“一些客户买了黑名单和白名单却信不过,就有这个需求。”该公司CEO田进(化名)说。

黑名单白名单满天飞曾一度是这个行业汹涌的暗流,除了疯狂的黑灰产,也曾有公司试图把黑白名单共享放到明面上来。

“早期一些爬数据的和卖黑名单的可能赚到了钱。”蒋庆军猜测,行业里存在以不合规的方式赚取第一桶金然后洗白的公司。“很多行业都是这样,越不合规越容易赚钱,当然也不会长久。”

赚钱不易。

目前大部分风控公司的主要盈利点则来自评分。蒋庆军给零壹财经算了一笔账:依据央行征信中心的数据,2015年前四个月个人征信系统机构用户日均查询161.2万次。以国内每日借贷人数为200万计,假设平均每个人都到多家借贷机构申请,而借贷机构会查询多家评分,则每天的总查询次数也不过小几千万次。查询产品要么包年,要么按次收费,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在早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免费的试用期甚至长达半年。

而联合建模服务的主要客户是银行,出于政策、安全和个性化定制的需要,银行更倾向于驻场服务,对于第三方风控公司来说,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互联网基因让今天的第三方风控能够扮演一部分助力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业务的角色;当前的征信国情又让第三方风控实际上承担着一定数据共享的作用;而风控的应有之义就包含着行业反欺诈的前哨。

行业存续的理由也是行业需要警惕的未来。核心风控环节回归金融机构,数据共享的规范和隐忧,客户、数据和流量的马太效应造成的部分垄断。

要么拥有独特垂直的数据,要么抓住技术的时间窗口精准切入。风控“外脑”们或许只有连接起更多金融机构,承担起全行业哨兵的作用才有机会杀向未来。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2-24
第三方风控的窘境:赚钱不易,生存更难
要么拥有独特垂直的数据,要么抓住技术的时间窗口精准切入。风控“外脑”们或许只有连接起更多金融机构,承担起全行业哨兵的作用才有机会杀向未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