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听的“教育之歌”,消费金融们的演奏响而不悦耳

位居微博热搜榜首多日的翟天临论文事件,正伴随着当事人的道歉与退出北大博士后等消息,褪去往日的高温。不可否认的是,该事件引出的不仅是明星学霸人设崩塌的表象,也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满腔愤怒,更是众人对教育重视度愈来愈高的一种折射。

近年来,在市场高需求和资本的双重驱动力作用下,教育行业在去年经济整体下行之际逆风而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生长姿态,据悉去年全年超过13家教育企业成功完成了IPO。

另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预计达2.96亿人,市场规模4330亿元,且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火势越烧越旺的在线教育市场还吸引了度小满、微粒贷、苏宁消费金融、蜡笔分期、招联、海尔消费金融等各路玩家,加入教育行业的阵营,并催生出一系列关于教育金融类的产品。

各路玩家如此乐忠于涉足教育金融领域,无论是为了加快跑马圈地速度,或是为了缓解合规压力,无非是为了在这片新的消费场景里,讨到些许好处。而教育与金融的融合,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蜜糖的成分更多,还是砒霜的成分更多,这一定论在众企业的实践中正得到诠释。

前堵后围之下,消费金融玩家盯上在线教育这块“肥肉”

监管部门为促进消费金融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合规化发展,近年来颁布的政策可称得上“频繁”二字。伴随着“141号文”、“29号文”、“175号文”等政策的相继落地,让作为新金融热风口的消费金融迎来了新的变革。

受场景、用途、年龄、时间、杠杆等多重要素的限制,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企业们不再具备在线借贷昔日的自由性,一些不合规的业务陆续被斩断,业务范围收缩后,寻找新的消费场景成为消费金融企业们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当然,政策条件对消费金融的限制仅是一个诱因,提高市场地位,获得一杯羹才是消费金融们千方百计挖掘新场景,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诱因。

基于以上诱因的刺激,各路玩家纷纷把视线转移到“教育”这片新场景上。据悉,仅2016年期间,便有超过30个平台涌入教育分期市场。其中就包括玖富旗下的教育分期平台蜡笔分期、乐信、麦芽分期、百度旗下的有钱花、蚂蚁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等。

各企业如此积极地投入教育领域,是因为他们看中了该消费场景的发展前景。毕竟,市场规模到达4千亿的在线教育与金融业融合后,能将普惠、场景等基因注入其中,促使消费金融得到很好的应用,夸张点说就是教育是消费金融达到理想应用状态的一个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满足相关合规需求的基础下,发展教育分期业务对于企业而言,教育场景借款人征信的优秀率相比其也场景的征信优秀率更高,故而企业所需面临的教育分期坏账率、风控压力等风险都较小。

在教育分期市场多赢模式中,市场参与者也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让人惊喜的成绩单。如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度小满金融累计为114万人发放了超过130亿元的教育分期贷款,稳居行业第一。而另一边是,如海尔消费金融等玩家以不足1%的线教育分期资产逾期率,健康发展着。

如此看来,在力求进入合规圈内和市场竞争力的双重压力下,各企业为了提高生存率,盯上教育分期这块“肥肉”也无可厚非。但无论是在线教育或是消费金融领域,相互融合后,教育分期行业所需承担的风险也会随之变高。

在线教育正驶出“安全区”,教育分期贷将受凉?

自2017年以来,教育机构和金融机构双双骗贷、跑路等黑幕事件的频频爆发,消费者成为闭环链条上最大的受害者,教育分期贷为换了马甲的“校园贷”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在社会负面舆论的声讨中,教育分期被推向风口浪尖之上。

教育分期市场乱象层出不穷,作为主要“当事人”的教育机构和金融机构,自然也是备受诟病。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在第三方投诉平台21CN聚投诉平台上,仅半年的时间,“培训贷”就以90%的投诉率占得榜首。在第三方投诉平台21CN聚投诉平台中,被投诉的名单就包括英孚、达内、中软国际、有钱花、捷信等知名教育机构和教育分期平台。

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收割了教育市场75%市场份额的百度有钱花,在监管等压力下,也不得不自断羽翼,将合作方收缩到头部和二线的教育机构内。就连头部平台都难逃一劫,更别提市场上其他尾部的倒闭与受损程度了。

而纵观教育分期市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市场半刚性需求的滋养下,趁势而入的在线教育机构给市场带来了不少混乱。为促进行业的合规发展,更好服务于人们,监管部门开始介入整顿。2018年期间,相关部门陆续印发了《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等多个文件。

政策的相继落地也意味着,披上监管的外衣后,那些不符合监管要求“膨胀式”生长的教育机构,正迎来整改期。而在监管的整改过程中,不少机构或因难以完成调整,最后选择主动或被动地推出教育市场。换而言之就是,会有大量的不合规平台难以熬过监管的终极考验,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教育行业被监管“盯”上,这对于本就身处于严监管下的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教育机构数量或骤减的未来,教育分期贷“受凉”怕是发展教育分期的企业们难以避免的一个“发展劫”。

场景、用途仅是敲门砖,风控才是真正的金钥匙

教育分期作为资金应用高度贴合场景的一个消费金融细分领域,自发展之初就备受市场和资本的多方青睐。但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不少教育分期平台却因过于看中场景、用途、市场前景等因素,在加快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忽视了教育分期自身携带的“金融”基因,最终频频上演跑路、高利息、骗贷、“校园贷”等丑闻,一手好牌的教育分期也被打烂了。

当然,消费金融企业们为了合规发展和扩大企业规模,全力探索新场景的初衷并没有错,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更多是因为他们在挖掘新场景的过程中,过于着急,有形无形中降低了审核的门槛,在前端引入了很多易爆之雷,最后难逃暴雷之害。这个说法可以从昔日教育分期贷平台的溃败中,得到最有力的的解释。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上线的贷贷熊便于2015年占领了教育分期的53%市场份额。彼时的贷贷熊可以说是位居行业第一,但这样的市场格局维持的时间并不久,2015年下半年开始掌握教育分期市场掌舵权的贷贷熊便伴随着百度的入局被瓦解了。

届时,贷贷熊与百度一个为了“守一”,一个为了“夺一”,持续一年的时间都在更改产品、减低贷款利息、重力押注IT教育分期。更激烈的是,双方为了抢客源,不惜将还款方式从等额本金走向先息后本再走向自由选择,甚至还将还款周期由一般的6期拉长到12期、18期,贷贷熊甚至还将周期拉长至30期。

如此一来,巨头疯狂式的降低风控圈地,既给自己带来了风险,也牵动着行业的走势。面对巨头平台激烈的攻城守地之战,作为尾部的教育分期平台们不得不在这场战争中,降低风控与被处于较为主动地位的教育机构合作。

这样的局势下,无论是头部平台或是其他知名度较低的平台,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都不自觉地降低前端审核的风控,最后将导致教育这片场景成为高危之地。有相关报道称“按照以前的规矩,培训机构要向分期平台缴纳10%或20%的保证金,确保学员是真正来学习的,但当时为了抢夺市场,谁也不再提起这一点。且行业的通过率也由70%上升到了95%”。

如此一来,日积月累的风控隐患也随着相关事件的爆发被推向了前端,就连昔日巨头贷贷熊也在2016年年底开始缩减放款量,并陆续砍断了教育贷等业务。巨头的陨落也成为了当时风控把控不严的一个缩影。而顺势成为教育分期巨头的百度有钱花,也留下了被投诉、缩减业务等一身伤。

可见,教育分期市场满足监管需求的场景、用途等条件,仅是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一个敲门砖,对于金融企业而言,风控始终是最致命的武器。而经过跑马圈地、监管入局等多轮的洗牌后,企业们如何重整自我,发展好教育分期业务也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难甩的“毒性基因”,消费金融们能守好教育这片净土吗?

虽然教育分期近年来的风波不断,但因该商业模式的共赢性,企业们对该市场的分割热度依旧不减。去年年底,在教育行业迎来强监管之际,阿里旗下的花呗依旧逆势入局,正式击响教育分期市场的新战鼓。

至于阿里的入局,巨头与巨头间的碰撞,能否还教育分期一片净土,这还需要市场花时间去检验。不过,始终不变的是教育分期的净土建设需要将这些年残留下来的“毒性基因”一一去除,才能促进教育分期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交易走向“淘宝式”。说起来,教育分期的本质是电商交易中的一种商品交易,扮演着促进消费者与教育机构间达成合作的一个重要桥梁。企业们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淘宝的交易模式,建立一个“资金中转站”或是交易缓冲期,确保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和教育机构的售货权利,降低相关风险。

另一方面,发展教育分期的企业们要与教育机构做到双向严格赛选和审查,企业们可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技术作为一个筛选参考,从源头上切断利息、课程等不实等情况,切断风险的引子。让学员享受更好的教育服务,切实将教育分期落实成普惠金融,服务更多群体。

总的看来,在线教育市场的增长,为花呗、有钱花们提供了好的场景,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进一步扩大了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但因在线教育与教育分期平台双双野蛮生长,也为市场带来不少“毒性基因”。

如今,浮华褪去,监管涌起,教育市场未来会随着政策的引导走向合规化。相应的,教育分期平台未来需面对的挑战也会愈来愈大。这也预示着,教育分期平台在教育这片场景的蜜糖期即将告一段落,进入新的阶段。对于“教育”这首曲子,想要奏得悦耳,教育分期平台们还需提高风控、完善交易模式等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育市场这片净土上,健康的成长。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2-22
动听的“教育之歌”,消费金融们的演奏响而不悦耳
总的看来,在线教育市场的增长,为花呗、有钱花们提供了好的场景,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进一步扩大了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但因在线教育与教育分期平台双双野蛮生长,也为市场带来不少“毒性基因”。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