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在我国表现出了强劲增长态势。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纷纷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另一方面具有一定场景和流量的新兴机构也趁机切入金融科技。
在金融强监管背景下,新兴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走向融合渐成趋势。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网”)联手滴滴推出的滴水贷便是这种趋势的一个表现。
经对比,笔者发现,滴水贷与微众银行的微粒贷颇为相似。那么,究竟什么是滴水贷呢?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异同呢?谁更胜一筹呢?笔者试着分析分析。
何为滴水贷?
打开滴滴APP,进入钱包,点击借钱,便可进入滴水贷,其界面如图1所示。
(来源:滴水贷界面截图)
笔者分析《授信合同》发现,“滴水贷”是滴滴联合新网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因放贷机构不同,存在独立放贷和联合放贷两种模式。
独立放贷即放贷人仅为新网银行的借贷模式。其总体关系如图2所示。
图 2 独立放贷
联合放贷为由新网银行和与其合作金融机构共同作为放贷人的借贷模式。其总体关系如图3所示。
图 3 联合放贷
从总体关系图看,无论是独立放贷还是联合放贷,滴滴平台扮演的均为纯引流角色,并不提供风险评估等贷前服务。至于贷后管理,未见滴滴平台提供相关贷后服务。在对滴水贷简单了解过后,再来滴水贷与微粒贷有何异同。
申请:由芝麻分VS央行征信到统一为央行征信
不管是滴水贷还是微粒贷,在使用之前均需要用户提出申请,用户申请过后,会借助于相关风控模型对申请者进行信用评估。就风控模型而言,其原理其实大同小异。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能获得哪些数据,然后才是这些数据选择适当的模型。简言之,是数据决定了模型,而很难做到依据模型选择数据。
笔者分析发现,滴水贷在申请环节采集的信息包括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储蓄卡号、手机号码、央行征信,而微粒贷采集的信息只包括身份验证信息、央行征信。
微粒贷看似采集信息少,实则多于滴水贷,后文将略作分析。在2018年9月之前,滴水贷采用芝麻分作为贷前风险评估依据之一,之后与微粒贷一样,均采用央行征信。
滴水贷和微粒贷目前均采用央行征信,笔者认为:一个原因在于两者的信贷提供方均为银行,均具有接入央行征信的资格和便利;第二个原因在于,尽管一些观点认为,央行征信覆盖范围有限、其他数据更有价值。
但实际上央行征信数据的信贷属性的确具有良好的信贷审批价值,甚至有些机构基于央行征信报告衍生出多个变量用于个人申请评分;第三个原因在于,与芝麻分相比,央行征信的合规性似乎更好。
信息流:二者虽相似但区别也明显
笔者经过整理发现,滴水贷在信息来源、信息使用、信息共享和信息保护等方面与微粒贷貌似(表1)。
1、微粒贷信息来源更广。二者均采用平台采集的信息加央行征信信息作为信用审核依据,但显然微粒贷的平台信息来源渠道更多,原因在于腾讯拥有QQ和微信两大社交平台的数据支持。
2、信息使用基本一致。二者均主要用于信用评估与分析、催还、征信需要三个方面,但滴水贷列示更具体。
3、信息共享对象中滴水贷无滴滴方。二者信息共享对象虽相似,基本共享于贷方、贷方合作伙伴、央行以及律所等第三方机构,但滴水贷的信息流基本独立于滴滴,只限于用户与贷款人两者之间。从相关合同分析看,滴滴平台似乎未获取滴水贷相关的贷后数据。
4、信息保护:微粒贷多了一层。滴水贷只采取了合适的安全措施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保护用户信息,但是未表明设立风控体系进行系统性保护,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微粒贷的信息保护更加规范可靠一些。
聊完信息流,我们再看看滴水贷和微粒贷的信贷提供方——信贷方数量。
信贷方数量:1:50+
不管是滴水贷还是微粒贷,信贷提供方均为持牌机构。微粒贷的信贷方数量在50家以上(表2)。而滴水贷的信贷提供方目前仅为新网银行。
资料来源:微众银行官网
短期看,滴水贷的信贷方数量明显少于微粒贷。长期看,滴水贷的信贷方数量是否会增长,一方面取决于滴滴平台与新网银行之间是否签署了排他协议,若签署了排他协议,则协议期内恐难增长。
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滴滴平台自身的流量是否足以支撑足够多信贷方的资金投放需求,否则较高的系统对接等启动成本难以得到有效覆盖的情况下,信贷方数量恐难增长。
金额、期限与利率:微粒贷金额范围更大,滴水贷利率更有弹性
对用户而言,贷款期限、利率和金额最为重要,当然便捷性也是重要因素。笔者发现,滴水贷和微粒贷在三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微粒贷借款额度范围更大。滴水贷最低借款额高于微粒贷但其最高可借额低于微粒贷。微粒贷满足用户的贷款需求更广,较滴水贷,既能满足低于1000元贷款的用户需求,还能满足高于20万元贷款的用户需求。
2、滴水贷分期更灵活。滴水贷有4种分期选择且分期间隔以3期递增,而微粒贷只有3种分期选择且分期间隔以5期递增。滴水贷更进一步细分用户需求,更精准满足用户借贷需求,但只限于12个月的短期贷款;而微粒贷可以选择20期还款,还款期长于12月,其不止面向1年以内的短期贷款。相比之下,滴水贷更加注重于贷款流动性。
3、滴水贷最低利率低于微粒贷。滴水贷利率按照使用天数及使用金额以0.005%递增核定利率,而微粒贷利率固定。二者相比之下,滴水贷对需求更短期、金额更小的借款人更有利,而微粒贷对需求较长期、金额较大的借款人更有利。
4、 滴水贷与微粒贷借款均用于日常消费。二者均明确显示借款不能用于购买住房的消费,但是滴水贷更加明确规定借款用途。
小结
金融科技在我国的兴起,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消费需求旺盛等红利,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等信息保护相对宽松,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仅就个人隐私保护而言,笔者注意到不管是微粒贷还是滴水贷,均采集了一定的个人隐私信息。
当然,两者均采取了相当的保护措施。两者在促进个人消费、提高个人福利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如何从法律制度、内部控制和技术管理等方面,更加有效的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发生亚马逊信息泄露类似事件,确实是个值得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