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零壹财经和LendIt联合主办的2015移动金融国际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此次峰会以“移动金融,掌握未来”为主题,零壹财经CEO柏亮、宜信CEO唐宁,LendIt联合创始人Peter Renton及其带领的美国互联网金融代表团出席了峰会。
此次峰会上,零壹财经发布了《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5》精华版。据显示,《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5》归纳概括了2014年中国P2P借贷行业的基本概况,据白皮书显示,P2P借贷的主要模式愈发明朗,形成了“类行用卡模式”、“类担保债券模式”及“类资产证券化模式”三种;白皮书最后展望了行业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观点之一认为,未来场景化、移动化服务能力将成为行业竞争重点,预计2015年以手机APP或移动网站为载体,针对各种消费、支付场景提供投资服务的P2P借贷平台将越来越多,对移动端、个性化理财需求的争夺将成为行业竞争新热点。
互联网金融发力移动端
自互联网金融崛起以来,其发展不断刷新历史和市场;一方面,互联网对传统金融的重塑和再造在加速,各类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通过互联网获得新的生命力、抓住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金融模式和产品日新月异,斑斓生长。宜信CEO唐宁在谈及移动金融创新时表示,这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扎实的基础支撑,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移动金融的蓬勃发展,正来源于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改变,而最深刻的改变来自于移动互联网,它使人与网络无缝对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金融,因而成为金融创新中最受欢迎的领域。零壹财经CEO柏亮认为,移动金融改变了用户的金融资产的生存方式。很多P2P公司既没有网点也没有网站,而是通过移动端的方式生产出新的优质资产,力求用户服务的精确化。就移动互联网如何助力普惠金融,东方邦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洋指出,互联网拉平了世界,打通了投融资的渠道,连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他表示,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可能会颠覆整个社会生态系统。
在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看来,互联网的规模效应呈现出了移动化、娱乐化、消费化、场景化、媒体化、O2O等特点。而这一系列的现象背后,成为移动金融发力的背景。目前,智能手机用户数普及率最高的中国已经成为移动金融的发展最快的国家。向上金服CEO袁成龙认为,得移动者得天下,移动金融是大势所趋,移动金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几大现状:第一,中国金融消费者的理财习惯正在因此改变;第二点,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第三点,互联网金融的移动化、社交化和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第四点,移动金融助推新经济业态的形成。
作为2015年P2P网贷全球峰会的主办方,LendIt带领的美国互联网金融代表团成为这次峰会的亮点,来自美国Orchard Platform公司的Jeremy Todd在主题演讲中着重讲解了移动端在P2P领域的创新及美国P2P借贷行业的创新实践方式。Jeremy Todd表示,互联网金融公司要获取客户并增强客户粘度,移动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APP的运用能更好的减少借贷工作操作与运营的难度,并帮助互联网金融公司更好地检查其运行状况等。Jeremy Todd从P2P平台特征、杠杆风险、资金供应、投资组合回报等方面介绍了美国P2P借贷行业操作的创新实践方式。建议中国P2P行业发展可以借鉴美国P2P行业的发展模式。
金融大数据成为新契机
随着大数据在互联网移动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愈发紧密,包括金融大数据和大数据征信作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被提及。
宜信CEO唐宁认为,P2P网贷的风控能力需要利用大数据予以提升,解决一人多贷现象也许以大数据为基础、行业共同努力。他指出,P2P借贷平台亟需寻求一种机制,把自己的数据和行业共享,迈出解决一人多贷问题的第一步。
就如何借助大数据征信实现普惠金融,FICO中国区总裁陈建称,行业需要创造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和云评分的结合体,寻求创造一个中国市场普惠金融的关键的风险管理方式,将一个一个的大数据的孤岛进行连结,切实转化成服务于普惠金融的手段。
个人征信牌照即将发放,大数据征信行业又一次受到社会的关注,据腾讯新闻的消息,央行正在对首批入围个人征信牌照的8家机构进行调研,包括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
当下,移动金融的发展与整个产业生态的关系越发紧密,银行、P2P、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技术供应、网络安全、资金托管、大数据征信、反欺诈技术等在行业发展中成为平台基建之一,《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5》显示,强化专业分工,生态圈进一步扩大正在成为P2P行业趋势,专业分工将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提升行业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这一趋势下,不同领域机构的合作,正成为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平台并购、资源重组的注脚。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