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倩倩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100多种区块链公有链技术,但大量公有链为发币而设计,基于实体经济业务运行的链少而又少。]
区块链公有链已经高达100多种,谁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在6月16日的2018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深圳)论坛上,一家去年刚刚成立的区块链创业公司HiggsBlock董事长邓柯称,目前市场上已经有100多种区块链公有链技术,但大量公有链为发币而设计,基于实体经济业务运行的链少而又少。
对于目标不止于发币的区块链来说,开发者、应用数量成了最终制胜的关键。公有链数量巨大而上层应用稀少,区块链形成了“根特别多没长叶子”的市场。这也意味着,对开发者、上层应用的争夺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公有链开始通过给予奖励的方式来沉淀开发者构建生态社区。
公有链2017年爆发
实际上,国内互联网巨头正是在2017年开始了在区块链公有链开源的布局。
2017年7月,百度推出区块链开放平台“BaaS”——一个商业级区块链云计算平台,主要用于帮助企业联盟构建属于自己的区块链网络平台。
同样是在2017年7月,腾讯旗下微众银行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出区块链开源平台(BCOS),并发布了BCOS的金融分支版本——FISCOBCOS,两大平台现已完全开源。
2017年10月11日,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宣布开放区块链技术,支持进口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溯源等。
虚拟货币被认为是区块链最为成熟的应用。邓柯称,大部分数字资产不带业务属性,更像是简单的计价和交易过程。
公众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纷议也在于,这项技术除了发币外还有无应用场景。ICO更像是一场赌博,在ICO中蒙受损失的投资者不在少数,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监管,互联网平台也先后叫停ICO广告。
巨头的开源使行业看到希望。在大量从业者看来,微众银行微粒贷机构间对账平台是区块链应用落地最好的案例。微粒贷通过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优化了联合贷款业务中的备付金管理及对账流程。
但不同于发行虚拟币,区块链在实体业务上的落地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微粒贷机构间对账平台只是个开始。
邓柯认为,区块链落地在实体业务将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业务角色具有不同的共识权限,二是业务数据具有不同的传播范围,三是业务运营经历不同的阶段和流程,这些问题在传统区块链技术中不易得到解决。
以奖励换开发者
事实上,区块链并非一项全新技术,目前基础服务能力还未完善,在对接传统业务、应用场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远兮,鱼龙混杂的区块链行业,哪条链能走到最后?
如何通过公有链成为连接各行各业的区块链基础公共设施,这是多数公有链设计者的愿景。
某种程度上,公有链的技术标准可以视作链上上层应用的底层协议。公有链的设计者都希望开发者在链上搭建应用,进而主导形成区块链应用的统一标准。这也意味着,谁吸引到更多开发者、积累更多应用,谁就有希望成为最终的协议制定者。
HiggsBlockCTO李贵宁称,HiggsBlock会给Trust和Global链上好的应用以商业奖励,来和合作伙伴一起构建HiggsChain社区。
实际上大量公有链都会给予开发者奖励。一位开发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曾在某个发币的公有链上提交应用,并获得了100个该平台发行的虚拟货币,这枚虚拟货币6月17日下午价格在6美元左右。在这条公有链上,每提交一个有效App即可获得100个该平台发行的虚拟货币,排名靠前的应用将获得额外奖励;用户推荐的开发者成功提交了应用,可以同样获得虚拟货币和提成奖励。
但互联网巨头已经先行一步,并在区块链在实体业务落地上取得成绩。开发者是否会更倾向于选择互联网巨头,创业公司又能如何吸引到开发者?
“区块链行业是没有先入优势的。互联网巨头现在是一个中心化平台,商业模式更多是沉淀用户从中收取平台和广告费用,而区块链可以把利益分散到全部节点上,每一个贡献数据的用户都可以得到报偿。让互联网巨头放弃现有利益、自己革自己命是很难的。”邓柯对第一财经表示。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